(2005年6月13日,上海)电视剧收视经历了怎样的一轮涨落?电视剧交易市场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付费频道的成长又给电视剧市场带来了什么契机?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再度联手打造了《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解码电视剧市场。
竞争成就了市场,市场在竞争中壮大。2004年全国33城市156个频道共播出1500余部、180000余集电视剧,比2003年增长了5.8%;年度电视剧广告投放总额占到电视广告投放总额的44.1%。这些数字表明,电视剧市场的商机正在孕育并扩大,这也催生了这部《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以下简称《报告》)的出炉。
《报告》充分利用以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为平台的第一手市场调查数据,由众多专家学者携手编撰,对中国电视剧的播出与收视,电视剧制作、交易及广告经营,影视频道运营和电视剧的国际交流等进行了全面独到的分析,并有众多深入的发现。
传奇剧获新宠,都市生活剧热播。《报告》显示,传奇剧取代涉案剧,成为2004年荧屏的新宠,该类剧占全国电视剧收视份额高达20.5%;而都市生活剧也表现不俗。在各类电视剧中,《大姐》、《香樟树》和《成吉思汗》成为2004年全国上星频道播出的收视率表现最好的三部剧。“谁把握了电视剧题材的脉络,谁就把握了观众的收视需求,那么也就赢得了市场地位。”上海电视节办公室陈晓萌主任谈到。
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报告》显示,2004年电视剧制作数量有所突破,实现年度增长18.1%,电视剧交易市场规模达到43亿元人民币,总量呈现供大于求局面。然而,由于各类制作公司实力参差不齐,精品剧依然供不应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副总经理郑维东先生谈到:“电视剧制作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是制作公司在残酷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报告》通过对当前电视剧市场极为详尽的洞察与分析,揭示中国电视剧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其未来演进趋势,为相关人士解码中国电视剧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CSM副总经理郑维东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CSM副总经理郑维东在上海电视节电视剧专场发布《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
现场接受上海电视台的采访畅谈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与趋势
《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十大发现
一、2004年电视剧播出集数呈上升趋势而人均收视时间与上年基本持平。2004年全国33个城市156个频道17:00至24:00共播出电视剧1598部、183121集,播出集数比2003年增长5.8%。2004年中国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是56.5分钟,与前几年相比,电视剧收视时间在电视收视时间中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晚间黄金时段是观众收看电视剧最多的时段,华北地区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最长,女性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明显多于男性,年龄越大的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也越多。
二、取代涉案剧,传奇剧成为2004年全国和地方市场观众收看最多的电视剧类型。2004年传奇剧在全国电视剧市场中收视份额高达20.5%,其次是都市生活剧、普通百姓剧和武打剧,这四类剧的收视份额合计超过了55%。在各类电视剧中,《大姐》、《香樟树》和《成吉思汗》是全国市场收视率表现最好的三部剧。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地方市场,传奇剧也是观众收看最多的电视剧类型,收视份额均超过20%,其次是都市生活剧和武打剧。
三、电视剧制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突破。2004年电视剧不论是在申报数量、制作数量还是在制作长度上均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全国电视剧申报数量为2843部、69613集,创历史新高,电视剧制作数量也实现年度增长18.1%的好成绩。电视剧制作机构中民营制作公司虽然进一步壮大,但整体实力仍然不强。电视剧制作的精品化、类型化、人性化和国际化以及电视剧投资的理性化成为趋势。
四、电视剧交易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但精品剧依然供不应求。2004年电视剧交易规模达43亿元人民币,超过2003年。涉案剧受广电总局政策影响,遭受到致命打击,市场萎缩至原来的四分之一不到,古装剧也较前几年有所降温。虽然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和电视台对频道资源的深度挖掘以及数字电视加速发展、新技术运用和新媒体的兴起将导致电视剧需求量继续上升,但是政策因素对电视剧市场的供需状况仍将具有重要影响。
五、电视剧买卖双方以点论价渐成趋势。电视剧质量、制片方信誉、主创阵容、频道价值、时段价值、购买方预算以及市场的炒作程度等都会影响电视剧的价格,其中故事内容和演员阵容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随着电视剧购买成本的大幅上升和业内对电视剧播放效果的更多关注,电视剧以点论价渐成趋势。但是如何准确评估电视剧的价值,完善定价机制,达到双赢目的,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六、电视剧广告市场继续稳定增长。2004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电视广告市场和电视剧广告市场继续稳定增长,电视剧广告仍然是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2004年电视剧广告投放额占电视广告投放总额的44.1%。
七、特约播映、剧场冠名等软性广告成为电视剧广告的主要形式。由于广电总局17号令对电视广告时长和黄金时间电视剧插播广告的限制,特约播映、剧场冠名等广告形式逐渐在电视剧广告中占据重要位置,电影媒体置入式广告在电视剧广告中得到运用。电视剧联播剧场的经营状况不佳,生存空间有限。
八、模拟影视频道专业化、集中化趋势逐渐凸现。随着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一些频道由大众化向分众化过渡,由影视、文化、娱乐多节目类型的综合频道向专业播出电影和电视剧的频道转化,模拟影视频道呈现出向省级台集中的趋势。在频道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节目凸显其重要性,尤其是在优秀电视剧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影视频道与影视频道以及影视频道与非影视频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九、付费影视频道正积极迈向市场。在已开播的54个付费频道中,影视频道占16个。我国各级电视台对付费频道的重视很大程度还停留在观念上,付费影视频道的对象化、个性化以及节目编播特色表明付费影视频道正积极迈向市场。付费影视频道市场具有极大潜力,但目前数字电视大环境和节目源成为付费影视频道发展的两大瓶颈。
十、我国电视剧引进政策进一步宽松,国产剧外销地区更加广泛,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2004年我国大陆批准引进发行的电视剧共计70部,1297集,港台剧依然最多,占45部,韩国剧次之。韩国剧以长篇多部系列的形式出现,对国产电视剧有所冲击。2004年,我国大陆电视剧外销地区更加广泛,美国、日本等非华语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比例明显上升,但港台等传统外销地区的份额萎缩。电视剧外销类型也更加多样,除了古装剧,时装剧、偶像剧等也开始热销。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