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2012年综艺节目收视分析
作者:赵晖

  2012年,没有了"超女"和"快男"的综艺节目市场,依旧是歌唱类节目的天下,《中国好声音》等声音类选秀节目的异军突起,也让各家卫视看到,好的节目还是有市场的。央视也首次放低姿态,将各家卫视的优秀选手集合起来办节目,让观众看到,节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3年伊始,本文将为您盘点2012年的综艺节目事件,一起重温我们刚刚走过的一年。

   一、综艺节目整体播出收视状况

   1、综艺节目收视分钟数基本保持稳定,较2011年有小幅下降

   2012年所有调查城市观众全年人均综艺节目收视量为6340分钟,较2011年有所下降(图1)。从综艺节目分月收视分钟数走势来看(图2),综艺节目的收视季节性突出地表现为春节期间的收视量大幅提升,不同年份间由于春节所在月份不同而形成明显的差异。从4月份开始到8月,2012年综艺节目的收视分钟数都比2011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6月份减少最明显,降幅达到16%。过了暑期后,2012年9月、11月和12月的收视量平均比2011年同期提高了9%左右。

   图1 2008-2012年综艺节目的全年人均收视时长及增幅(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2 2010-2012年综艺节目分月收视量比较(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综艺娱乐节目各周天收视增幅差异明显,周五和周日收视量增加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大部分周天综艺节目播出量都有一定的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值为周三,下降25.3%。周一和周六变化幅度不大,与2011年接近。周二和周四的收视量分别下降了14.6%和9.6%。收视量有所增加的周天是周五和周日,增加的幅度分为别4.1%和4.2%(图3)。可以看出,"限娱令"的确限制了卫视频道的综艺节目播出量并改变了频道的播出策略,各主要卫视更倾向于把强势的综艺节目集中于周末播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周末的播出和收视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图3 2010-2012年综艺节目分周天收视量比较(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观众收看综艺节目时段整体后移

   "限娱令"推出后,观众收看综艺娱乐节目的主要时段由原先的19:00-22:00后移到了晚间21:00-23:00。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22:00-23:00时段和0:00-1:00时段收视量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2012年同比增幅分别在32%和29%(图4)。

   图4 2010-2012年综艺节目全天分时段收视量对比(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综艺节目收视竞争格局

   1、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视格局基本稳定,省级卫视份额略有下滑

   2012年综艺节目的市场竞争格局没有明显的变化。省级上星频道份额微降,但仍以46.3%的收视份额保持领先,中央级频道33%的收视份额保持稳定。2012年地面频道在综艺节目上的市场空间仍不足20%,但省级非上星频道和市级频道在2012年都略有上升,其中省级非上星频道份额为14.9%,市级频道只占4.9%份额(图5)。

   图5 2010-2012年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视份额(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012年观众全年综艺节目人均收视量相比2011年有小幅度下降,从不同级别频道组来看,省级上星频道下降幅度最大,达到5.6%,中央级频道组也出现4.5%的降幅,市级频道整体收视量较2011年有1.3%的增长(表1)。

   表1 2010-2012年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视量对比(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限娱令下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播出量收缩,卫视频道收视比重下降明显

   从综艺节目在各频道组内收播比重与资源使用效率来看,中央级频道和省级上星频道综艺节目2012年的收视比重均有所下降,但其资源使用效率始终为较高的正值;地面频道的收视及播出比重与2011年差异很小,资源使用效率仍然比较低(图6)。

   图6 2011-2012年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收播比重(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综艺节目的收视向强势频道集中,单频道份额各有进退

   2012年综艺节目收视份额排进前10位的频道份额合计63.6,较2011年的62.5增加了1.1个百分点,综艺节目的收视进一步向强势频道集中。中央台三套以21.3%的市场份额继续占据头名位置,且较2011年有2.4%的增长。江苏卫视凭借16.5%的份额增长后达到9.3%的水平,排到第二名的位置。湖南卫视8.8%的份额排在第三名的位置,出现了25.4%的下滑。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卫视和天津卫视,2012年份额均有超过38%的增长(表2)。

   表2 2011-2012年综艺节目收视份额排名前10位的频道(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4、强势频道综艺节目形成差异化的受众定位,区隔竞争

   从各年龄段观众综艺节目总收视量观察,观众的总收视时长基本随年龄段增长呈递增态势,且45岁及以上的观众收视时长明显高于45岁以下观众,对比2011年,55岁以下观众在各级频道综艺节目的收视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年龄在4-14岁的观众,下降幅度为16%。各级频道组中下降最多的是省级上星频道(表3)。

   表3 2012年各年龄段观众收看各级频道综艺节目总分钟数(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由于频道观众定位及节目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综艺节目收视量排名前五位的频道在观众特征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中央台综合频道和中央三套在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观众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在35-54岁的中年观众中集中度较高,湖南卫视则更吸引25岁以下、年轻、女性观众。在受教育程度上各频道的差异并不太明显(图7)。

   图7 2012年主要频道综艺节目观众集中度(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综艺娱乐节目2012年发展动向

   (一) 中央台综艺节目发展动向

   央视2012年的关键词就是"创新"。2012年,中央台放下姿态,与民同乐。央视一套推出了《谢天谢地你来啦》、《开讲啦》等一批口碑不错的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全力打造的一档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该节目由崔永元主持,这档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参演嘉宾来说"一切都是未知"。嘉宾们分别打开一扇门进入不同的主题场景,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对门后面的情景及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更一无所知,同时面对任何问题都只能说"是"。因此,明星们面对未知挑战表现出的机智反应成为节目的最大看点,也成为演员的智商测试。

   除此之外,中央台二套推出了一档由崔永元、周立波两位名嘴首度合作的全民脱口秀节目《小崔说立波秀》,每期节目时长为60分钟,从9月28日开始每晚21:20在CCTV-2十日连播,以财经的视角和大家一起聊聊生活中的你我都摆脱不了的十种关系。

   2012年各大卫视歌唱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打"得水深火热,央视在岁末将各地方卫视集合起来,办一档歌唱类节目,把大家喜欢的选手全都聚集在了央视的舞台上,《直通春晚》也就这样诞生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恒大音乐协办《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11月4日开启,全国12大才艺竞秀节目的36名优秀选手正式通过该节目,争夺三个进军蛇年春晚的名额。 《直通春晚》第一场到第九场的收视不断攀升,获得观众的关注(图8)。

   图8 《直通春晚》11月4日-12月30日每期收视走势图(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央视全面改版升级多个综艺节目,不断推出观赏性、话题性、创新性俱在的新综艺节目、新活动,深度发掘频道"黄金价值",打造全年持续不断的市场热点,为企业带来最丰厚的投资回报。央视从12月份开始于周六黄金档推出《梦想合唱团》,这是央视近20年来首次在这个时段播放综艺节目,而《星光大道》也将移师央视一套。此外,央视一套将陆续对18点档的节目进行了调整,一批新的综艺栏目将进入央视一套。这也意味着央视将加入卫视的综艺竞争大军。   

   (二) 省卫视综艺节目发展动向

   1、声音类选秀大放异彩

   2012年虽然没有"快女快男"的加入,但音乐选秀节目依然火热,除了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还有上海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以及广西卫视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等等。都说春天是播种梦想的时候,虽然广电总局关于选秀节目的相关政策给如今的节目制作和播出增加了诸多限制,但各省级卫视依旧各出绝招,高调推出强档选秀节目。相比起以往的"快男超女",今年的选秀节目有了很大的不同,没有局限性别或者唱法,以声音为主,民歌、清唱等音乐也登堂入室,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感观享受。

   《中国好声音》节目开播伊始就有不错的收视起点,比赛进行中基本处于收视持续上升的状态,9月30日决赛在所有调查城市的收视率突破了4%、收视份额高达15.4%(图9)。

   图9 2012年暑期《中国好声音》每期收视走势(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婚恋交友类节目寻求新的突破点

   尽管2012年《中国好声音》成为了新一代选秀节目的标杆,但是相亲、求职类节目还是拥有固定的收视人群,毕竟这些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还是会受到观众的关注。虽然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上海东方卫视的《谁能百里挑一》也同样力求在相亲类节目中突围,但是始终没有逃出《非诚勿扰》的"包围"。从《非诚勿扰》节目两年来的月度收视走势上看,节目首播时段的收视率非常稳定,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图10)。

   图10 2011-2012年《非诚勿扰》月度收视走势(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2010年掀起荧屏相亲热,《非诚勿扰》继去年的美国专场后,在龙年开年趁势推出英国专场,同2011年美国专场一样,英国专场男女嘉宾个个都是高学历,大多都活跃在金融、教育、医学等领域。据统计,20位女嘉宾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分别来自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等世界知名学府,既有和郎朗师承一家的青年钢琴家,还有长相酷似胡海泉的技术男。事实上,记者发现,如今和《非诚勿扰》一样热衷"走出去"的节目不在少数,有卫视甚至为冲关节目设置了阿根廷专场,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把演播室和外景都设置在国外的电视综艺节目。

   浙江卫视透露2013年准备引进美国的著名交友速配类节目《The choice》。节目中,四个男嘉宾坐在转椅上,背对着舞台听单身女嘉宾说话,如果感觉合适,便"转椅"看"未来女友"长什么样。此外,湖南卫视2013年1月将开播的相亲节目《爱的车轮战》、福建东南卫视《约会万人迷》、上海台的《相约星期六》等多档相亲节目均声称要采用"盲选"形式,不管机制如何,嘉宾都要先背对相亲者,等相亲者表演完毕,另一方再决定是否转过椅子,与相亲者牵手。

   3、 职场类节目抢尽话题

   新政策的出台催生了更多"去娱乐化"的新型节目,因此,竞相研发求职类节目成为卫视突围的重点。除了已有的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江苏卫视一连推出了两档职场节目——《职来职往》和《脱颖而出》,福建东南卫视、重庆卫视分别推出了《步步为赢》和《我是谁》,一时间求职类节目成为新宠,以"井喷"的态势轰炸荧屏。

   在一众职场节目中,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凭借几个话题性事件冲入年度收视排行榜,而主持人张绍刚的"毒舌"也成了焦点话题。节目中,张绍刚犀利的点评和颇有进攻性的追问,经常令求职者招架不住,进而导致戏剧性场面的发生,从高校女教师吴铮真崩溃大哭,到他与海归女刘俐俐激烈"互掐",再到留法学生郭杰当场晕倒……张绍刚的"强势主持",引起不少网友反感,而节目以话题博眼球的行为,也一度激起外界的抵触情绪。除了《非你莫属》通过"海归门"、"学历门"引发争议外,不少节目被指是披着求职马甲大搞娱乐噱头,如《脱颖而出》里,应聘女保镖职位的美女们身穿比基尼秀身材的内容,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4、"真人秀"依托"真实"成为荧屏热点

   进入2012年,"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梦想成真》、《一站到底》、《纵横四海》、《大爱东方》、《平民英雄》、《步步为赢》等,加上此前的《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真人秀"类节目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真人秀"节目的回潮,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纪实性综艺节目的偏爱,对戴着面具招摇的厌恶和逆反,标志着电视人对观众需求的一种理性呼应。从《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花儿朵朵》、《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中走出来的一批平民英雄、草根明星,如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刘大成、菜花甜妈、大衣哥等,成为广大观众可资借鉴的人生模板,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抑或辛酸与汗水,撩拨起寻常百姓心底那股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情愫,而这种吻合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栏目,必然会得到收视市场的认可(图11),赢得主流观众的眼球和管理层的首肯。

   图11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3-4季节目每期收视率走势(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 地面频道综艺节目创新亮点

   2012年,各地方台也不甘寂寞,纷纷开始效仿省卫视办起了"谈话类"、"歌唱类"和"相亲类"等节目来瓜分综艺节目市场蛋糕。那么城市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迅速突围,锁定目标人群,扩大市场份额,以提高地方台的品牌影响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1、 相亲类-广州广播电视台《全城热恋》

   《全城热恋》是广州广播电视台全新推出的一档婚恋交友节目,通过轻松的游戏,真诚的沟通,为单身男女搭建起一个婚恋交友平台。6位男嘉宾与6位女嘉宾在舞台上通过热恋话题讨论、互动游戏、才艺展示、密室拷问等环节互相了解,现场选择,速配成功。

   节目特点之一:本土化。结合婚恋交友的特点,该节目更注重本地男女嘉宾的交流和沟通。男女嘉宾均来自广东地区的各行各业,无论是海警、飞机师、大学教师,还是护士、摄影师、银行职员,都没有限制。嘉宾在节目结束后,仍然可以建立起婚恋交友的可能性,真正为有婚恋需要的人搭建一座爱的桥梁。

   节目特点之二:娱乐性。在节目中设置一些特别环节:"一箭钟情"、"才艺表演"、"密室拷问"、"一锤定姻",各式各样充满娱乐性、趣味性的环节让男女嘉宾在节目过程中增进相互的了解,打破尴尬的气氛,拉近彼此的距离。

   除此之外,同类型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节目还有成都地区的《相亲进行时》、浙江地区的《相亲才会赢》以及上海地区的《相约星期六》等等。

   2、 谈话类-BTV文艺频道《星夜故事》

   《星夜故事》是一档全新的综艺谈话节目,2012年1月起,每周四晚19:35分在BTV文艺频道播出,时长50分钟。节目主打"故事牌"——"昨天的我们,今天的故事"是栏目的定位理念。创作团队十分注重创新,不仅在设置了"星夜博物馆"、"星夜故事会"两个独具特色的精致板块,还为主持人增设乐队+主唱,打造"即兴脱口唱"的特色互动形式,这在国内是首例。

   节目主要针对15-44岁的年轻受众,风格时尚,内容新鲜,注重故事的挖掘和人物的选择,用独家视角展现明星的各种"社会关系"。比如:名师高徒(展现师徒、师生间的传承故事)、明星同学会(展现同学情谊及成长故事)、一起走过的日子(同事情、战友情、公益情、创业情)、我们的纪念日(艺术院校校庆日、艺术团体成立日等专场)等。

   3、 歌唱类-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妈妈咪呀》

   《妈妈咪呀》是SMG与新娱乐联合推出的一档大型女性歌唱真人秀节目,源自曾在韩国创造收视奇迹的王牌节目《Super Diva》。一群热爱唱歌的妈妈们在节目中一展歌喉,通过歌声诉说自己的心声。《妈妈咪呀》第一季在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以高收视率收官,也让不少因为成家而搁浅了自己的舞台梦想的主妇们在节目中一展歌喉、绽放惊人魅力。第二季《妈妈咪呀》从2013年1月起,由地面频道转为东方卫视上星播出,作为2013年的开年巨制,誓要点燃中国"绝望主妇"们的华丽逆袭。

   国内各大卫视争抢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节目版权,电视节目风格较为欧化。而作为地面频道,新娱乐则将目光瞄准了韩国市场。"首先,从性价比而言,韩国节目的模式费用相对性价比更高,同时在情感的共鸣上,相信同在亚洲的韩国节目更能与中国百姓产生共鸣。"该节目总导演巫建辉同时也透露,为了让节目更"接地气",节目中也将加入更多符合国内观众口味的元素,让节目朴实真诚的本质更能打动中国观众的心。

   四、2012年综艺节目特点解读  

   1、草根当主角,电视媒体的独特风景

   电视艺术作为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关注平民百姓,给平民百姓提供展示的舞台,既是电视受众的选择,又是电视人履行"三贴近"的结果。支撑传统电视的不是社会精英阶层,而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旭日阳刚、西单女孩、菜花甜妈、大衣哥等的人生经历、情感故事,特别是对命运的不甘与抗争,最容易拨动平民百姓的心弦,得到主流受众的认同。

   《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这些节目之所以比青歌赛更有看点,更受欢迎,其魅力主要来源于草根身上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故事,以及他们原生态的真实呈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流露出人性的率真,为观众提供了镜鉴社会现实的窗口。

   关注草根,重视草根,体现了媒体对主流受众群体的尊重,必然会得到平民百姓的收视呼应。

2、去低俗化,观众与电视人的双重选择

   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被解读为"限娱令"的文件,限制的并不是娱乐,而是过度娱乐和娱乐的低俗化倾向。此 "限娱令"的出台对电视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一股清风,有益于整个行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有益于建立客观公正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以校正节目生产的导向。实际上,去低俗化不仅是政策约束的结果,也是观众与电视人的必然选择。因为,在过度娱乐的风潮中,始终伴随着批判的声音。同时,低俗的娱乐也非有良知的电视人的选择。

   "限娱令"实施后,过度娱乐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综艺娱乐节目覆盖晚间黄金档的状况不复存在,一些新闻、教育、法制、生活服务类节目开始登陆晚间黄金档,同时,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态度真诚的综艺类节目。

   3、彰显公益,媒体人社会责任感增强

   在"第五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中,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和《感动中国》被评为年度特别节目,这两档节目的获奖得益于一个共同的元素——"公益"。不仅央视,其他卫视也把公益作为一个内容制作趋向,彰显公益,标志着电视人社会责任感的觉醒。凸显社会主流价值理应成为电视人的行为自觉。

   公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类是侧重物质帮扶的,主要栏目有:《天声一队》(湖南卫视)、《纵横四海》(山东卫视),以及此前的《梦想合唱团》(央视)、《欢乐合唱团》(东南卫视)。另一类是侧重精神感召的,主要栏目有:《开学第一课》(央视)、《中国梦想秀》(浙江卫视)。与直接的物质帮扶相比,泛公益色彩的精神感召类栏目更符合电视的传播特质。每年一届的《感动中国》,以及季播的《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堪称此类栏目的典型。

   强化公益色彩,弘扬社会慈善,是电视艺术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综艺类节目的公益走向,契合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诉求,应当引起电视人的重视。

   4、强调节目功能,电视服务意识再升级

   2012年年初,福建东南卫视引入江苏卫视《职来职往》的制作团队,上了一档职场类节目《步步为赢》,偏居一隅的东南卫视不惜重金打造这档职场真人秀节目,意在功能性节目市场分得一杯羹。在他们看来,婚恋、求职等功能性节目依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福建东南卫视总监叶雄彪为《步步为赢》做的注脚是:"现在已经不是以前做综艺节目的时代了,那时候,单纯做做游戏,逗人开心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收视效果。现在,节目必须体现社会价值,同时,要引导受众的价值观。"

   体现社会价值,引导受众的价值观,是当今电视人对电视服务理念的新诠释。换言之,将价值观融入服务类综艺节目之中,用综艺的形式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职场类节目的服务功能吻合了当下找工作的社会需求,有着广泛的收视市场,这是电视传媒选择功能性综艺节目的市场依据。

   功能性综艺节目还包括婚恋交友类、生活服务类、情感疏导类、知识普及类等。生活服务类节目是娱乐节目受限后电视台最先开发的节目类型,生活有多少维度,节目就有多少服务的可能。辽宁卫视的《复合天使》、青海卫视的《牵手》都属于此类节目。

   知识普及类节目,包括《冲出危机》、《安全密码》等,同样是综艺节目的开发方向。湖北卫视的《冲出危机》精选世界各类灾难和事故,通过解剖典型危机案例,体验仿真危难场景,演示实用求生技能等,探讨应急处置方案,传递公共安全知识。贵州卫视的《安全密码》,既讲悬念故事,又传播安全知识和危机处理技巧。另外,河南卫视的《钢镚大财神》、宁夏卫视的《健康大财富》、湖北卫视的《饮食养生汇》都属于此类节目。

   厨艺类节目,经过前几年的探索,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厨类拔萃》是东南卫视一档大型美食竞技"真人秀"节目,他们希望有一定烹饪技巧的美食达人,为观众带来美食技巧、美食梦想和有关美食的故事。《顶级厨师》是上海东方卫视引进的一档版权节目,该栏目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哈尔滨等大城市寻找平民美食家,同时邀请葛优、海清、那英、曾志伟等名人和专业美食评论家一起组成美食观察团,助力平民实现厨师梦想。

   结语

   不同于新闻和电视剧,综艺类节目是电视人终极PK的阵地,体现着电视台的综合实力。把握综艺节目发展趋势,了解综艺节目创作规律,提高综艺节目生产水平,不仅是频道与频道、台与台竞争的需要,也是传统电视应对新媒体蚕食的需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不断提升节目品质,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