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从中网赛事转播收视看中国网球的普及与发展
作者:周夏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曾有"贵族运动"之雅称。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4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并形成高潮在美国,目前网球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

   随着中国体育逐渐融入世界,网球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在中国,网球公开赛创办于2004年,每年一届定期在北京举行。由于该赛事同时拥有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和国际网球联合会(ITF)等三大国际网球组织的赛事举办权,开始吸引阿扎伦卡、纳达尔、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达文波特、毛瑞斯莫、辛吉斯等全世界最顶尖的选手先后前来参赛。中网,已经成为亚洲地区设置最全、级别最高、参赛球员最多的国际网球赛事。在2009年赛事全面升级后,中国网球公开赛与印第安维尔斯公开赛、迈阿密公开赛和马德里公开赛并称为"四大超级赛事"。

   中网赛事经过了8年的发展,其现场观众数、电视转播覆盖率和媒体宣传总量逐年递增。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国内已有8个频道播出,累积转播超过294小时。根据CSM媒介研究所有省网的收视调查数据,9月28日-10月7日共10天的赛程里,CCTV5共转播赛事43小时,收看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观众总人数近0.45亿,占全国电视总人口的3.3%。

   女子网球赛事的关注度远高于男子网球

   对于国人而言,中国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比赛更加吸引眼球。虽然历史上张德培三次夺得单打冠军头衔,但是美籍华裔的身份也让中国观众对除他之外乏善可陈的中国男子网球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女子网球赛事。虽然在2012年的中网赛季中,90后小将张择成功晋级八强,创造了中国男子选手公开赛年代以来在巡回赛场上的最佳成绩,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男子网球的希望,但目前谈起中国网球,人们关注更多的还是李娜、彭帅、晏紫等网球女将。

   对比CCTV5播出的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女子网球与男子网球的平均收视可以看出,观众收看男子网球比赛的平均收视率仅为0.07%,而收看女子网球比赛的平均收视率则达到了0.12%。由此可见,中国观众对女子网球赛事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男子网球赛事(图1)。

   图1 2012年CCTV5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女子网球赛事的平均收视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同时CSM媒介研究的收视调查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重度观众更多地集中在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收入较高的城市人口(图2)。这表明网球运动在中国还处在普及的初级阶段。

   图2 2012年CCTV5中国网球公开赛观众构成与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李娜"单飞"带动中国网球改革步伐

   不久前,李娜在法网夺冠又为中国网球创造了新的历史,同时她也成为亚洲球员在大满贯赛事上夺冠的第一人,世界排名直升到第四位。

   李娜的成功,让国人为之振奋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大讨论。有人说,李娜的成功得益于"单飞",并呼吁对由国家主导的体育机制进行改革。有人强调,李娜成功的这条路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举国体制这一传统培养体制。也有人说,李娜的实力是来自传统体制培养,而动力却来自"单飞"。不管怎样,李娜夺冠带来的推动是巨大的,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网球,也让更多青少年拿起球拍。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也表示,在李娜成功的基础上,中国网球运动员培养机制的改革步伐今后会迈得更大,李娜成功的经验可能会促使更多的网球运动员走上单飞这条道路。

   中国网球金花纷纷走向职业化

   从2009年年初开始,郑洁、彭帅、晏紫等人纷纷正式脱离国家队,开始走上"自负盈亏"的职业化道路,告别了"铁饭碗",当上了"个体户"。随之而来的是大满贯赛事等重要比赛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中国金花们的身影。赛事奖金基本无需分成,全归个人所有,但开销也全部由自己支付。中国网球金花们在并存的机遇和挑战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不确定性下,在人们犹疑不定的目光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可以自由选择赛事,可以自由选择搭档,并且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教练,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来打理。一门心思为自己赚钱,让金花们有了更大的动力,成绩也因此而节节攀升。在单飞的过程中,多数金花很快找到了感觉,同时也在诸如成绩和收入等方面得到了很多。网球金花纷纷单飞,并没有人们预想的那样"水土不服",让人们为金花们悬着的那颗心慢慢放了下来。总的来说,从原来的国有体制,到后来的自主训练,部分网球运动员"单飞"的时机切入掌握得比较好。事实证明,我国顶尖的运动员闯入国际职业网坛积极迎合了国际先进运动潮流,从李娜、郑洁、彭帅、晏紫等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近年来的成绩来看,"单飞"的效果值得肯定,不仅让中国网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也让中国的网球运动员逐渐走向职业化。

   女子网球比赛星光熠熠

   在2012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女子网球比赛可谓星光熠熠,阿扎伦卡、A?拉德万斯卡、李娜、彭帅等纷纷前来参赛。虽然李娜不敌莎拉波娃,止步四强,没能如愿进入决赛,但这并不影响如今中国球迷对中国网球运动员的喜爱和痴迷。在女单第三轮中,李娜在与彭帅的比赛中,耗时2小时27分,最终以4:6、6:2、7:6的比分逆转取胜,这场比赛的转播使本届中网的收视达到高潮,成为了本届中网赛事收视冠军。由此可见,中国观众对网球的热情更钟情于我们中国的选手(图3)。

   图3 2012年CCTV5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网球决赛、半决赛与女单第三轮收视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中国网球逐步与世界接轨

   纵观中国网球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网球堪称中国体育最为"职业化"的项目,且近年来一直处于良性和快速的发展当中,中国网球如今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虽然各项数据显示,中国观众对2012年的中网关注度不如2008年,但根据最后几场赛事的收视数据来看:在国人对网球逐渐升温的热情中,在政府及各级领导对网球的重视中,相信中国网球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