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传统类型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有其较为固定的观众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介选择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电视媒体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撼动,而形式内容一直沿袭着固有模式的体育类节目更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自有播出以来,体育类节目一直秉承着"老三样"(即赛事转播、体育新闻和评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风格。由于体育类节目的资源性(主要依靠赛事资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在收视方面遇重大赛事时高涨,无大型赛事时收视低迷的特征。
从CSM媒介研究历年所有调查城市观众体育节目的人均收视量我们可以看到(图1):每逢奥运年(2004年、2008年),观众的体育收视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2008年,因为有了北京奥运会,当年的体育收视达到历史最高,在遇有世界杯的年份(2002年、2006年、2010年),全年体育收视量也明显高于没有重大赛事的年份(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
图1 2002-2011年体育节目人均收视总分钟数变化(历年所有调查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体育节目的这种"大年、小年"特征固然显示出了体育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地位,同时也暴露了当前我国体育节目主要依靠体育赛事转播这一形式的单一性,以及体育类频道收视表现高度依赖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被动性。体育节目需要更多的创新以打破其"资源型"的限制,打造多渠道、多形式的节目风格与节目内容,以应对观众收视口味多变所带来的挑战。在各体育频道正为"创新"这一课题而苦恼的时候,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频道的《弈棋耍大牌》和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快乐健身一箩筐》突出重围,成为了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弈棋耍大牌》:"娱乐化"+"生活化"棋牌类节目打出草根牌
在我们的印象中,棋牌类节目就是一张桌子、两个人对面而坐,枯燥乏味,高深而遥远,也因此棋牌类节目一直是极小众人群在收看,收看人群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偏老龄的观众(45岁及以上)对这一项目更加喜爱。棋牌节目对于各体育频道而言一直是如同鸡肋的存在,若播出收视率的确偏低,若不播出这类节目却也一直有其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于是大多数体育频道都会把这类节目放在午夜、早间等较不重要的时段播出,收视表现也差强人意。2011年3月,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频道推出了一档创新性的棋牌类节目《弈棋耍大牌》,受到上海地区观众的广泛好评,其灵活的节目形式、轻松的内容完全打破了以往棋牌类节目给观众的印象,时至今日该节目已成为五星体育的收视王牌,根据CSM媒介研究在上海地区的收视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6月期间《弈棋耍大牌》的平均收视率高达0.71%,是2012年上半年五星体育频道收视率的近两倍,在这半年中55%的上海观众曾收看过《弈棋耍大牌》节目,可见其已摆脱了小众人群的限制,是一档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节目。
那么这档节目是凭借什么而受到观众青睐的呢?首先,《弈棋耍大牌》打出了"草根牌"这一杀手锏,"零门槛"与"网络海选"让更多的百姓可以参与进来,不仅有奖金可以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可以与中华象棋第一人胡荣华大师进行面对面对局的机会;其次是该节目充分融合了时下流行的娱乐风,欢快的配乐、逗趣的节目风格使其淡化了竞技的紧张感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再次,该节目选择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棋牌游戏搬上荧屏,中国象棋、四国军棋、斗地主、三国杀在不同的分众群产生了共鸣,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传统棋牌类节目从没做到过的。拥有了这三张王牌,高收视表现已然是囊中之物了。
《快乐健身一箩筐》:健身节目实用化
体育运动在开办之初,目的在于使人身体健康、身心愉悦,而现今的体育节目大多更重视竞技体育,缺少群众基础。健身类节目本该是较为贴近百姓的一类节目,旨在带领民众强身健体,不过现在播出的大多数健身类节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以教授各种健身操或健身动作为主,如CCTV5的《健身舞起来》、广州电视台竞赛频道的《蕙兰瑜伽》、广东电视体育频道的《KITTY健身操》、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频道《健身时代》等,观众对这类节目缺乏兴趣,也因在家中受到场地的限制而难以执行,缺少实用性,因此这类节目的收视表现通常不太理想。
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快乐健身一箩筐》则打出了亲民实用牌,这是一档非竞技类栏目,打破常规地以谈话的节目形式,邀请知名专家与主持人面对面在轻松的氛围下谈论健身之道,内容不仅涉及健身,更是横跨了医学界、营养健康界和健身界,对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指点迷津,真正做到贴心、实用、有指导性。《快乐健身一箩筐》开播五年来一直有着不错的市场占有率和收视率,根据CSM媒介研究收视调查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该节目首播的平均收视率为0.61%,是频道平均收视的近两倍,半年中63%的北京观众收看过该节目,该节目让关注健身不再是老年人的事情,时至今日《快乐健身一箩筐》已成为北京观众的"健康指导丛书"。
近年来各类节目都在力求创新以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竞争,体育节目创新势在必行。各地的体育频道一直致力于节目创新,而单一的"娱乐风"已渐渐让观众麻木。创新形式单一和可创新的节目类型有限是体育节目创新路上的两大顽石。我国体育节目创新的道路刚刚开启,经验不足,如何让中国观众看到更多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优秀体育节目是体育媒体人的新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