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2011年新闻综合频率收听状况分析
作者:解永利

  毋庸置疑,频率专业化是当前我国广播发展的大趋势,而在众多类型的专业频率中,新闻综合频率(新闻频率)作为各个电台承载舆论宣传的主频率,承担了相对较多的宣传报道任务和公共服务内容,在电台内部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外部收听表现及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广播电台在整个媒介市场的竞争状况及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研究和分析新闻综合频率在收听市场的表现对一个电台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除非特别说明,本文基于CSM媒介研究2011年33个城市的四波调查数据,重点分析2011年新闻综合频率的整体收听状况,以期找寻规律性的发展特征与趋势供业内参考、借鉴。

一、新闻综合频率竞争地位及收听场所

1、新闻综合频率竞争实力强劲
  从各类型频率所占市场份额可以看出,新闻综合、交通和音乐频率领跑广播收听市场,而新闻综合频率更是以27.31%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比排名第二、三位的交通频率和音乐频率分别多出了近6个和12百分点,其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图1)。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闻频率对一个电台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作用。

图1 2011年各类型专业频率所占市场份额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在家"是主要收听场所,收听时长稳中有降

  各类型专业频率与收听场所对应性分析表明,"在家"是听众收听新闻综合频率的主要场所。从新闻综合频率在各场所不同收听时长情况来看,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听众对新闻综合频率的收听有80%多是在家里进行的。从历年情况分析,听众收听新闻综合频率的时长基本稳定,有小幅下降,从2009年的24分钟下降到了2010年和2011年的23分钟,与之相应,各场所收听时长也均有下降或保持稳定,具体表现为在家收听从2009年的21分钟降至2010年的20分钟,直至2011年的19分钟;车上市场表现稍好,2010年收听时长为19分钟,较2010年略有下降,而2011年又有所回升,恢复到了2009年的水平;工作/学习场所和其他场所收听新闻综合广播频率的时长相对较短(图2-3)。

图2 2011年各类型专业频率与收听场所对应性分析图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3 新闻综合频率历年各场所收听时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各城市新闻综合频率收听表现

  从各城市受众收听新闻综合频率的时长占收听所有频率时长的比重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城市新闻综合频率所占的比重都较大,33个城市中,绍兴、成都、佛山等7个城市新闻综合频率的收听时长占到所有频率收听时长的40%以上;武汉、石家庄、上海等11个城市该比重占到了30%-40%;另外有重庆、无锡、济南等11个城市该比重达到了20%-30%;天津、北京、广州、哈尔滨新闻综合频率的收听比重相对较低,在20%以下。总体而言,受众收听新闻综合频率的时长所占比重较大,反映出新闻综合频率在一个广播电台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1)。

表1 2011年各城市新闻综合频率收听时长所占比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历年 新闻综合频率收听情况

1、早、午、傍晚波峰时段收听逐年下降

  从上文分析可以了解"在家"是广播听众收听新闻综合类广播的主战场,所以以下我们主要通过"所有场所"和"在家"的收听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从历年所有场所全天收听走势可以看出,新闻综合频率全天收听走势较为稳定,全天收听率走势趋同,但是早、午、晚出行高峰期间收听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早间高峰时段收听率水平下降了1-2个百分点,午间、晚间高峰时段也有一定下降,其他时段则差异不显著。在家收听的全天收听走势与所有场所基本一致,早间7:00、午间12:00、傍晚18:30左右收听有较为明显下降(图4-5)。

图4 新闻综合频率历年收听走势图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5 新闻综合频率"在家收听"历年收听走势图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周末在家收听新闻综合频率较多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收听时长均呈现稳中有降趋势,所有场所历年工作日和周末收听时长基本持平;家中收听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周末历年的收听时长普遍高于工作日,周末受众休息时待在家中的时间较工作日多,在家收听广播的时间相对充裕,,新闻综合频率周末在家的收听时长略高于工作日(图6-7)。

图6 新闻综合频率工作日/周末收听时长比较(所有收听场所)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7 新闻综合频率"在家收听"工作日/周末收听时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四、新闻综合频率听众构成特征

1、老年、中等学历和中等收入水平听众是主要群体

  新闻综合频率在所有场所和家中的主体受众群有很多共性,65岁及以上、非在职人士、初高中学历和个人月收入在1001-2500元的受众群构成了两个场所中共同的听众群,同时这部分人群的收听喜好度也较高,更倾向于收听新闻综合类广播。两场所听众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有场所男性和在职人士的比例高,在家中则是女性和非在职人群的比例较高,且此类人群更偏向于收听新闻综合类广播,这与此类人群有较多闲暇时间待在家里有很大的关系(图8-9)。

图8 2011年新闻综合频率所有场所听众构成和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9 2011年新闻综合频率在家听众构成和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主体听众群稳定,中高收入听众比例增多

  从2009年至2011年三年新闻综合频率听众构成可以看出,主体听众群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男性、中老年人群、初高中学历和个人月收入在1001-2500元的听众群构成了新闻综合频率的主体受众群,且这些人的收听喜好度也较高。在共性中也有细微差别,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到2011年,1501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在听众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上升,反映出中高收入群体收听新闻综合类频率的比例有所提高(图10-11)。

图10 历年新闻综合频率听众构成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11 历年新闻综合频率听众集中度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各目标听众收听新闻综合频率的场所各有偏重

  根据目标受众与收听场所对应性分析可知,偏好于在家收听新闻综合类广播的人群主要包括低收入、低学历、无职业的老年人,这类人群有更多闲暇时间待在家里,一定程度决定了他们更多喜欢在家收听广播;倾向于在车上收听新闻综合类广播的受众主要是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中青年男士,该类人群拥有私家车的比例较高,每天有更多机会开车或坐车,因此他们更多选择在车上收听新闻综合类频率;喜欢在工作/学习场所收听新闻综合类广播的受众主要以中等学历、中等收入的在职人士居多,这些人群白天一般都在工作岗位,他们选择在工作期间收听广播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播的伴随性特征较为明显(图12)。

图12 2011年目标听众和收听场所对应性分析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小结:

  从2011年收听情况看,随着媒介市场竞争加剧,新闻综合类频率收听稳中略降,作为主力收听地点的"家里"更加明显,但在整个广播收听市场中,此类频率仍是竞争实力强劲的专业频率。2011年以27.31%的市场份额领先于其他专业频率,有18个城市新闻综合频率的收听时长占所在地区整体收听时长的比重都在30%以上;新闻综合频率主体听众群体较为稳定,借助于车载收听市场的发展,中高收入群在听众构成中比例有所上升。新闻综合类频率肩负着广播电台主要的舆论宣传任务,同时也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讯与信息服务,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作为广播市场中数量较多的一类专业频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不断提升频率、节目的品质,吸引更多的听众忠实收听。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