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影视演员选秀活动——电视台制播资源整合的近水楼台
作者:陈晓洲

    2007年6月,对于影视演员选秀活动是个风云际会的时期。6月初,"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李旭丹姚迪一对林妹妹宝姐姐携走进了大观园,历经10个月的选秀活动的尾声开启了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的序曲,人们也将对活动的内容形式、参赛选手、最终结果的褒贬和议论转向对即将开拍的新版《红楼梦》的忐忑和期盼。转眼到了6月底,张嘉倪在一年的拍摄之后,终于让观众在《又见一帘幽梦》中看到了2006年"寻找紫菱"找到的这个紫菱,以电视剧的开播完成了从演员选秀到电视剧播出的完整对接。

    从2006年播出的"天使任务"(山东卫视)、"寻找紫菱"(湖南卫视)、"超级新秀"(安徽卫视)和"第一次心动"(重庆卫视),以及跨年度延续10个月的"红楼梦中人"(北京卫视),我们可以从活动的起因、活动的目的以及活动的过程三个方面观察影视演员选秀活动的特征。

起因:电视台搭建资源整合的平台

    选演员原本是影视剧拍摄前的必经步骤,每部戏如此每个时代如此,司空见惯。据报道87版《红楼梦》演员也是经过"海选"产生的,可见从群众中选择演员也是由来以久,只是当时这些工作都未经电视节目或电视活动进行"大众传播"。可是近两年选演员出现了全新的操作方式,从"行内人士参与"的"圈内选择"发展到了"全民参与"的"公开电视活动"。影视剧的全程全方位营销是一个原因,电视台的资源整合趋势更是这个变化的重要发端。作为电视剧播出平台的电视台,由于处于电视剧制播链条下游,越来越不满足于只从播出中收获收视率和广告费,在荧屏内外拓展用武之地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

    从电视传播市场的客观环境上看,2005年以《超级女声》为最强音的娱乐选秀活动无可争辩地宣示,发动观众参与、整合多种资源可以较快地扩大影响力并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从电视台面对竞争的主观意愿上看,电视台都在苦心孤诣地寻求节目创新和竞争中的突破,什么是优势、如何发挥优势、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优势,是电视台迫在眉睫要回答的问题,是只争朝夕要完成的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从观众电视消费的特点上看,影视演员选秀与电视平台非常契合,以至观众可能觉得这个新形式的出现是如此的顺理成章,似乎这原本就是电视台传播内容的一部分,因为观众已经习惯于在电视上看选秀并行使自己的意见参与权,已经习惯于将电视剧作为电视收看的最主要内容,已经习惯将电视节目作为获得文化娱乐信息的主要途径。

    从电视台在节目制播中所处的位置上看,电视台作为电视剧最终的播出方,本就连接着观众和制作方,于是近水楼台,晋身为影视演员选秀活动的组织者,进一步成为联合制作方、联系观众的中枢。

    于是,在探索新思路、新方式、新内容带来的新的增长点的过程中,敏锐的电视人发现了既能调动观众参与,又能发挥电视台得天独厚的节目制作优势,还能打通投资制作和播出各环节,同时可以创造和把握影视热剧的交集点——影视演员选秀活动,既可获得活动期内的短期效应,又有影视剧营销的长远影响。

目的:更明确的选拔目标和活动营销目的

    选秀顾名思义,是以选拔出最终获胜者为目标,所以选秀活动都在终点处为他们展示一扇通向光亮未来的大门,门后面是一道步步升高实现梦想的阶梯,不同之处可能是那扇门的轮廓有的模糊有的清晰,那道阶梯有的平缓有的陡峭。略想之下就会发现,选拔出最终获胜者的过程,即选秀活动本身有独立于选拔结果以外的目的,那就是聚集人气、吸引注意力和扩大影响。因此,选秀活动的目的可以分为选拔目的和活动目的。与才艺选秀活动相比,影视演员选秀在两个目的上有更加明确的指向。

    以选拔目的而论,以上面列举的几个影视演员选秀活动为例,多数都是为一个即定的影视作品挑选即定的角色。因为已经明确了是为某个角色选演员,而角色特点是相对确定的,所以挑选标准会更明确,比赛内容和形式围绕目标和标准更紧密。

    由于有了明确的角色扮演目标,使得影视演员选秀的选拔标准不再如平民才艺选秀那样多样和灵活,而是以适合人物塑造为第一准绳,选手的突出个性或性格魅力让位于与角色人物的符合性。所以,选手既要展示演技突出自身特点,又要显示对角色的理解,以及自身与角色要求的吻合度和贴近性。"红楼梦中人"最后未能万紫千红中捧出贾宝玉,许多事后的评论并未指摘决赛中三位选手的个性或风采,而是更多地遗憾于他们欠缺角色应该具备的古典气质。如胡玫导演赛后表示的,"三位选手都缺少角色的内在气质,虽然他们都很阳光,但我个人觉得他们还是缺少古典气质和宝玉特有的忧郁感,所以很遗憾,我们没能选中他们"。1

1: "胡玫称钗黛人选心中早有数 谭飞否认炒作之说", "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http://hlmzr.btv.com.cn/article.php?id=56295

    由于有了明确的角色扮演目标,也使得内容和环节的设置多是考验选手是否适合扮演某个角色,观察选手与角色需要的外形和内涵是否吻合,即使是其它的才艺展示也是为了加深对选手可塑性和表演能力的了解。例如,"红楼梦中人"选秀中安排了《杜十娘》、《蔡文姬》、《月牙儿》等中国经典名剧的台词片断表演,这些剧目既有古典情怀,又有悲剧气质,由选手现场演绎,考核选手的语言塑造能力和声音表现力。着现代装的才艺展示、"红楼外传"想象力小品表演等则给选手展现多方面表演才能的机会。 如果我们对比平民才艺选秀,无论是唱歌为主还是表演为主,环节设计的重点都是展示选手的个性,没有既定的"应该具备"或"不应该具备"的条框,没有既定的吻合与不吻合的判定。如果说吻合,那就是吻合评委、观众、粉丝的喜好。

    由于有了明确的角色扮演目标,使得选手被选中后立即按照相对清晰的短期计划开始发展,演艺培训、加深剧本和人物理解等内功心法,和宣传造势的外功修为,都是为了电视剧拍摄和播出的效果服务,为成功到位地塑造人物获得观众的关注和认可服务。而平民选秀的佼佼者,既可能有签约不同演艺公司的选择,也可能有签约后定位和包装风格的选择,唱歌还是演戏?唱什么歌演什么戏?突出什么风格走什么路线?都是未知的。未知的就有新鲜感,观众期待着看到"她或他将是什么样"。对于影视演员选秀,角色已知,于是观众的期待则落在了"她或他会演成什么样"。观众的期待不同,为后续的市场营销和当选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影视演员选秀被选中的,要在展示个人魅力的同时更多地传递自己与角色的关系,以"我像大家心目中的她"、"我能演好她"为重点;相反,平民选秀的选手,却要切忌模仿,不在于"我像谁"而在于"我是谁",突出个性吸引大众。玉米们喜欢的是李宇春的本色个性,而观众们在意的是张嘉倪扮演的紫菱是否如小说中的灵动感人。

    以活动目的而论,影视演员选秀除了与一般选秀一样借资源整合和活动营销提升媒体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以外,还明确地承担了影视剧的宣传推广功能。

    从宣传的角度,通过"寻找紫菱"和"红楼梦中人"等,不但千呼万唤选出的主人公扮演者成为焦点人物,有关电视剧拍摄种种信息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以影视演员选秀活动为开始,电视剧尚未拍摄就已早早地进入了观众的注意力范围。

    从电视剧内容宣传的角度,为了将参赛的选手与原著人物相对照,读过原著小说的人开始重温,未读过的人则被吸引而开卷阅读。当人们回忆起或新建立起心目中紫菱和费云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时,无形之中就为以后收看电视剧酝酿了情绪。

    从电视剧编剧、导演演员推广和曝光的角度,影视演员选秀虽然聚光在个别主人公扮演者的选择上,但在活动期间会有大量内容庞杂的有关主创人员的信息被不断报道,其中有情节人物设定的悬念,有评头论足,有明星八卦等等。例如"寻找紫菱"活动期间,先是有关于费云帆扮演者可能出自韩国的报道,后又出现影迷强烈推举保剑锋出演楚濂的消息。直至最后方中信和保剑锋两大男主角尘埃落定,又有关于琼瑶对各个已定演员的评论被多处报道。随着选秀活动的结束,聚光灯转向了电视剧拍摄,选出的新人演技如何,与其他演员合作如何等,继续成为报道的标题和观众关注议论的话题。对电视剧的关注,就这样从选秀活动开始延续到了电视剧拍摄的整个过程,为电视剧的播出做了全面的热身。

过程:以电视台制播资源整合贯穿始终

    北京台历时10个月跨10大赛区的江中亮嗓"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2006年8月21日启动到2007年6月9日颠峰之站落幕,集中展现了电视剧台制播资源的整合运用。

    "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2006年8月21日活动启动开始网上报名,9月9日北京大观园启动地面报名,9月28日全国报名点启动,在全国设立了10大赛区,最终报名人数达到了45万,约10万人参与海选,官方网站累积点击率突破了3.15亿人次注释2。同时,在大观园开设了《红楼讲坛》、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燕园话红楼》等红学讲座。据"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报道,在北京海选之初,北京大观园游客量就翻了四倍,为活动冠名的江中亮嗓不仅销量增加了一倍更带动企业的股票价格一路攀升,作为选手培训基地的温都水城也迅速变成了全国知名的度假休闲场所2

2: "10月风雨 红楼梦中人倍受瞩目","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http://hlmzr.btv.com.cn/article.php?id=56304

    在"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进行的前前后后,活动组织者、导演和投资方之间的合作与分歧,也曾被报道得沸沸扬扬,个中原委也颇多揣测。同时,涉及活动形式与《红楼梦》经典巨著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也是见仁见智,各种角度的评论唇枪舌剑。毕竟《红楼梦》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太重大,于此意义上讲,对《红楼梦》原著的尊重和仰止、对《红楼梦》影视剧重拍的尊重和理解,既体现了大众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也体现了传媒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者觉得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所说的尤其通俗明了又意味深长,"参加海选者不要把当演员作为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参加一个难得的、高雅的、有层次的文化活动,就很有意义了。海选的价值,也许在于使人们对《红楼梦》有更多的兴趣与了解,而不是着眼于找几个演员。"3

3: "红楼梦中人选秀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突破","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http://hlmzr.btv.com.cn/article.php?id=55244

    由于"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是新近完成的极具典型性的影视演员选秀活动,所以本文仅将其作为资源整合的例子加以呈现,不妄论其他。

    在活动全程中,以比赛和相关节目两条主线,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人"活动中北京台节目制播资源整合的清晰路径:

比赛主线(晚间黄金时间播出节目为例):

海选纪实播出2次:2006年12月17日(周日)、12月24日(周日)

录像播出北京赛区复赛2次:2007年1月1日、1月2日

直播北京赛区复赛宝黛钗专场3场:2007年1月16日、1月17日、1月23日

直播10大分赛区决赛10场:2007年2月2日—3月17日之间,周五、周六和周日

直播全国总决赛19场:2007年4月1日—6月9日之间,周五、周六和周日,其中5月5日开始最后10场"颠峰之战"

相关节目主线:

首尾呼应播出电视剧

    活动之初,北京卫视黄金时间播出87版《红楼梦》,2006年8月14日—9月3日

    活动尾声,北京卫视黄金时间播出《曹雪芹》,2007年5月28日—6月13日。

全程贯穿制作播出专题节目(首播为主):

    除北京三套的电视先锋榜红楼梦中人特别报道和名师讲坛的红楼梦特别系列节目以外,北京台在长假期推出不同的红楼专题节目:

    2006年十一长假期间

    《今日话题》十一特别节目 《五品红楼》,北京卫视,19:40播出,10月2日—10月6日,每期15分钟

    《雅芳每日文娱播报》十一特别节目《燕园话红楼》,北京二套,19:00播出,10月1日—7日播出7期,每期50分钟

    2007年春节长假期间,《七品红楼》,北京卫视,17:30,2月18日-2月24日,每期50分钟

    2007年五一长假期间,《红楼梦中人全国总决赛大型电视活动大回眸》, 5月1日—5月5日,北京卫视13:45播出 / 北京二套10:35播出,每期80分钟

    除了比赛以外,其他相关节目多是围绕《红楼梦》原著展开的,有《红楼梦》电视剧重播,有《红楼梦》原著品读,传播的主要内容是《红楼梦》知识,普及的是《红楼梦》文化,既吻合了主办方一再强调的活动发起的初衷,也的确让更多人带着对《红楼梦》更多的理解以更大的兴趣来关注"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这也是"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与其他基于流行文化的影视选秀活动的最主要不同之处。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表示的,有很多人愿意再去读《红楼梦》,甚至愿意调动自己的经验,愿意调动自己的记忆,来讨论这些演员是不是更像《红楼梦》的角色,其实所有这些调动过程,本身就是对红楼文化的一个推广的过程。这个红楼选秀活动,它在客观上肯定是起到了扩大红楼文化在今天的生活当中的影响。4

4: "胡玫表示新版'红楼'最迟明年春节后开拍","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http://hlmzr.btv.com.cn/article.php?id=56285

相关节目之电视剧

    "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于2006年8月21日正式启动,在此前一周,北京卫视于8月14日开始晚间20:00电视剧段播出87版《红楼梦》,日播2集。第一版电视剧《红楼梦》由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开始拍摄,1987年在中央台首度播出,所以该剧后来多被称为87版《红楼梦》,也有称为83版《红楼梦》。电视剧是电视台拥有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节目资源之一,播出电视剧是电视台最常规最得天独厚的传播方式,同时电视剧也是观众最主要的节目收看内容。所以,在活动之初以播出《红楼梦》为开端,可以唤回人们对《红楼梦》原著及《红楼梦》电视剧的记忆,快速调动起人们对《红楼梦》电视剧重拍和重拍遴选演员活动的关注;同时,又可以借助高调开场的活动增强人们对老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收看兴趣,提高收视效果。利用电视剧和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带动,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北京卫视2006年1-8月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中,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收视率进入前三甲。

    首尾呼应,在2007年5月"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收官阶段,北京卫视适时于最后两场比赛进行之前的5月28日开始播出《曹雪芹》。虽然雪芹先生的生平细节仍在红学界的研究考证中,导演王静也曾经表示"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红楼梦》和曹雪芹,我只在演绎我心中的《红楼梦》和曹雪芹"5,但能在选秀活动最高潮时播出也算是该剧播出的最佳时机。《曹雪芹》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中心出品,是导演王静十年磨一剑之作,由台湾演员庹宗华饰演曹雪芹,于2003年12月在中央台八套电视剧频道首播。2007年5月底,经过将近10个月《红楼梦》电视剧演员选秀活动和《红楼梦》相关节目、红学讲座等的不断强化,不但选手更深入仔细地阅读理解原著,观众中的《红楼梦》热也持续升温。《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心血所化,越想理解《红楼梦》,一定就越渴望更多地了解曹雪芹。此时播出《曹雪芹》,应该是电视台将活动和电视剧巧妙结合的又一次精心安排。《曹雪芹》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略高于北京卫视1-6月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的平均收视水平。而且,收看过《曹雪芹》的观众中,88%观众也收看了"红楼梦中人"颠峰之战;收看《曹雪芹》的观众收看"红楼梦中人"颠峰之战的收视率比所有观众的平均收视率高70%多。同时,收看过"红楼梦中人"颠峰之战的观众收看《曹雪芹》的收视率也比所有观众平均收视率高40%以上。显示出两个节目之间的观众联系非常紧密,电视剧资源和活动节目资源联合可以获得巩固收视的突出效果。

5: "红楼圆梦——《曹雪芹》导演王静专访",中央台网站http://www.cctv.com/teleplay/special/C11376/20031204/101282.shtml

相关节目之专题节目

    与电视剧同为电视台节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是栏目,利用长假期集中栏目资源播出专门制作的《红楼梦》主题节目,是北京台"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中制播整合的又一特点。顺应长假期人们的收视习惯进行节目编排是有中国特色编播季的典型特征,长假期间,不但观众收视时间更长,而且更容易保持连续收看,很多电视台都针对长假期进行了特殊编排,尤其是制作系列节目每天连续播出,与观众定立长假期的收看约会。"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全程10个月,期间经历了三个长假期,北京台的主题节目制作播出各有安排,利用三个假期机会一个也不能少。

    活动开始1个半月后就到了2006年十一长假,北京台利用主频道的品牌栏目搭载《红楼梦》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品牌栏目的影响力,凝聚观众对《红楼梦》的关注。北京卫视每天19:40播出的《今日话题》,于10月2日—10月6日连续5天播出十一特别节目 《五品红楼》,由著名红学家、美食家胡文彬先生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解读《红楼梦》,依次播出"亦荤亦素品红楼"、"雪庐鹿香缀红楼"、"清粥细点润红楼"、"茶香四溢沁红楼——饮茶和文化"以及"满月清辉照红楼"。尤其是10月6日恰逢中秋节,当天播出《五品红楼》的最后一期讲的正是《红楼梦》中跟中秋有关的习俗和饮食,例如螃蟹宴,以及螃蟹宴里的菊花诗和螃蟹诗。与此同时,北京二套的品牌节目《每日文娱播报》也推出了十一特别节目《燕园话红楼》, 10月1日至7日每天19:00播出。

    2007年春节正值分赛区决赛即将结束之时,10个赛区中的8个已经完成了决赛,只待广州和台北赛区春节后决赛完成就进入更加精彩激烈的全国总决赛。北京卫视春节7天假期每天17:30播出50分钟节目《七品红楼》,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分7篇介绍了《红楼梦》中有关传统节日的描写,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依次播出春节篇、元宵篇、清明篇、芒种篇、端午篇、中秋篇和重阳篇,匠心独俱。

    全国总决赛从2007年4月1日开始,每周末播出(周六/日,或周五),到五一之前几乎赛程过半,完成了19场总决赛中的9场,五一之后将开始最后冲刺的颠峰之战。于是,在2007年五一期间,北京台中午播出了《红楼梦中人全国总决赛大型电视活动大回眸》,对总决赛进行集锦式回顾,可以让前期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收看到每场总决赛的观众借机弥补遗憾收看精华,又可以让观众通过对总决赛前半程精彩内容的回顾激发起对最后阶段比赛节目的收视期待。每期80分钟的回顾节目于5月1日至5月5日在北京卫视13:45播出,5月1日至6日在北京二套10:35播出。与回顾节目首尾相接,5月6日"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全国总决赛最后的"颠峰之战"打响了。

比赛

    "颠峰之战"比赛直播创造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比赛节目播出时长和收视率的两个最高峰。"颠峰之战"10场比赛,平均时长超过160分钟,最后两场播出近4个小时。收视率最高的自然非最后一场大结局莫数,其在北京的收视份额超过25%。收视紧随其后的是5月20日(周日)晚上播出的黛玉组5进3决赛,在北京的收视率份额也超过20%。基于35城市,两场比赛的收视率都在当日省卫视所有节目中排名第二。"颠峰之战"所有10场比赛都位列播出日省卫视所有节目的收视前四位内,位居综艺节目中的冠亚军之位。(注:5月13日87版《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病逝,年仅42岁。5月17号下午这一消息通过媒体正式发布并得到证实。5月18日,陈晓旭遗体告别仪式在深圳殡仪馆举行。5月19日和20日正逢黛玉组8进5和5进3决赛,在5月19日比赛开始首先为陈晓旭举行了悼念仪式)。

图1 "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分赛区决赛及全国总决赛收视率走势35城市,4岁及以上所有人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除了比赛和相关节目,选秀活动或者电视大型活动目前通行的明星专家评委、官方网站、观众投票参与及跨媒体宣传推广等,影视选秀活动也同样全面发动,这些已经成为了电视台举办大型活动的必修课,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活动中,因为周笔畅经常演唱陶喆的歌曲,所以的确有人因为喜欢周笔畅而更留意更喜欢陶喆,这是连带效应。2006年延续至2007年的"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也有其连带效应,活动的确唤起了更多人对《红楼梦》原著和《红楼梦》文化的兴趣和思考,对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回忆,对猝然仙去的"原版"林黛玉饰演者陈晓旭的缅怀。这些是人们于其他影视选秀和娱乐才艺选秀不曾寄托的情怀和情结,这也形成了"红楼梦中人"比赛的观众特征与其他当代言情题材影视剧演员选秀的观众特征差异,收看"红楼梦中人"比赛的观众中45岁以上成熟观众、大学及大学以上教育程度观众的比例都明显更高。

图2 "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比赛观众构成,35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消息称,新版《红楼梦》最迟明年春节后开拍4,在我们拭目以待的时候,重庆卫视 "第1次心动" 2007年海选完成,7月全国比赛开锣,最终会与2006年一样选出6位优胜选手参演互动情景现代剧。同时,据报道,2006年"第一次心动"全国六强选手参演的"互动"系列剧《爱谁谁》于2007年8月初在重庆举行开机仪式,该剧今年拍摄100集,前20集将于8月底在重庆卫视播出。该剧播映期间会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可通过投票决定演员的去留,并将继续投票决定其他"心动"选手来代替6

4: "胡玫表示新版'红楼'最迟明年春节后开拍","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http://hlmzr.btv.com.cn/article.php?id=56285

6: "《爱谁谁》百集互动 观众投票决定角色去留",腾讯娱乐、新浪娱乐等 http://ent.qq.com/a/20070802/000060.htm;"《爱谁谁》重庆开机 将打造中国首部互动剧",http://ent.sina.com.cn/v/m/2007-08-03/17581663375.shtml

    影视演员选秀仍在继续,仍将坚持和发扬制作播出的资源整合优势,以各不相同的内容和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多更新的电视剧体验。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