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中国动画市场新变化及其思考
作者:胡波

    勿庸质疑,中国的动画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消息显示,未来3年,整个动漫产业市场呈现年均110%以上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为了进一步采掘国产动画的金矿,国家自2004年起,先后出台各项措施,刺激国产动画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尝试从国内动画市场的新变化和尚且存在的问题入手,反思中国动画市场如何捋顺产业链,从而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动画市场新变化

(一)动画市场政策新变化

    国家广电总局自2003年底开始对动画产业进行调研,制定了以发展国产动画为中心、建立少儿频道、扩大播出需求、刺激动画生产、并对海外引进动画片的倾销进行管理等措施。2004年,国家首次颁布了有关动画产业的相关政策。随后几年中,国产动画年产量不断增加,仅2005年一年的作品量就几近过去几年的总量。2006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先后出台了国产电视动画片(含合拍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制度、十部委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黄金时段禁止播出国外动画等一系列政策规定1,为国产动画保驾护航。

1: 2006年7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决定自2006年8月1日起,取消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含合拍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制度。2006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由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10个部门组成,文化部为牵头单位,建立十部委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合拍动画片在这一时段播出,需报广电总局批准。

    这些政策主要从标准制定、资金投入、税收以及产业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为我国国产动画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和基础:

1、制定动漫标准

    十部委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将负责制定动漫游戏产业行业标准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动漫企业认定标准;负责制定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的布局和规划,订立基地相关标准,同时负责基地的认定,并建立有关评估机制。这些标准的制定和评估为我国国产动画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动画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准则。

2、设立专项基金,建设民族动漫素材库

    根据十部委联席会议精神,财政部将于未来五年动用30亿元人民币作为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民族民间动漫素材库的建设。该专项资金还将用于地方政府配套措施,以及建立动漫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等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文化部还将对内地动漫企业进行考察,决定重点扶持的企业目标。

3、鼓励非公有资本,实行优惠税收政策

    联席会议制度鼓励我国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平等地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境内上市融资;同时,对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我国动漫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适当补助动漫产品出口译制经费,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国产动漫作品和产品到海外参展。企业出口动漫产品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出口退(免)税政策等。

4、建立动漫产业基地,提供大型展示平台

    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苏州、福州、常州、杭州、长沙等地,建立了15个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同时,文化部将积极为优秀的原创动漫作品提供大型展示平台,文化部等七大部委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将出现众多国家原创动漫。而此举的另一目的也是让政府更多的了解国内具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明确未来的扶持方向。

    此外,十部委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作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决策机构,除了研究拟定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外,还将协调解决推进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指导、督促、检查各地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等,力争在五至十年内使中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

(二)动画市场制作与交易新变化

1、动画产量呈飞跃性发展

    2006年,国产动画的产量达到了82000分钟,超过了2003年以前产量的总和,是2005年生产量的近两倍(表1),可以说国内动画的产量在2006年呈现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尽管国产动画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和国产动画每年高达25万分钟的潜在需求量2相比,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国内动画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2: "央视成立动画公司 推动中国原创动画产业",源自新华网。

表1 2000年至2004年国产动画产量

数据来源:据相关资料整理

2、动画交易平台不断扩大

    和以往搭借着各种影视节目的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平台成交动画节目有所不同,2006年各种专门的动漫交易平台层出不穷,数量众多。不仅在经济较发达的香港、上海、广州、杭州等沿海地区动漫展会如火如荼,在陕西、山西、河北、广西等地区也出现了专门的以动漫为主题的展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在2006年"十一"黄金周前后,全国各大中城市就举办了22个动漫节展和10个动漫论坛、交易会。

    而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动漫节",2006年4月28日至5月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此次动漫节以纪念中国动画80年为契机,按照"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的要求,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动漫产业博览会,展览内容涵盖动漫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展区面积达4.6万平方米,展位总数2500个,其中境外展位占24%。参观博览会展览的人数达到28万人次,超过首届的1.33倍,产业博览会总成交额37.3亿元。

    各类动漫展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动画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与交易平台。

    除去动漫展会,去年国内也有类似《女孩,你的一分钟有多长》(中华轩动画、广东中凯文化联手推出)这类低成本的FLASH动画,绕开广电发行系统,通过网络和海外授权来扩大影响和发行赢利,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三)动画市场播出与收视新变化

1、播出平台逐步完善

    全国动画播映体系逐步完善。到2006年底,全国有47个省市少儿频道和4个卡通卫视频道开播。作为国产动画的重要播出渠道,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296个省辖市落地,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360分钟。中央电视台一、三、四、六、七套频道也都在播出国产动画片。北京、上海、湖南动画上星频道、广东嘉佳卡通频道运营效果良好,已成为国产动画的重要播出平台。

2、播出总量不断提高

    根据CSM对全国动画节目的监测数据,从2004年到2006年,动画节目的总体播出时间在逐年递增,2004年为1996365分钟,2005年为2741496分钟,2006年为3198439分钟,2005年较之2004年增幅为37.3%,2006年较之2005年增幅为16.7%。

图1 2004年至2006年动画节目总体播出时间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人均收视时间也在不断增加

    与动画节目的总体播出时间逐年递增的趋势相同,2004年动画节目人均收视总分钟数为748分钟,2005年为972分钟,2006年为1202分钟,2005年较之2004年的增幅为29.9%,2006年较之2005年的增幅为23.7%。

图2 2004年至2006年动画节目人均收视时间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关于国产动画市场的思考

    尽管整个国内动画市场无论在政策协调、制作生产以及播出收视等方面都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但是国产动画在策划—制作—发行—播出—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整个产业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尽管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刺激国产动画市场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还难以看到很明显的效益;国产动画尽管产量不断增加,甚至2006年出现飞跃性增长,但是相对于国产动画每年25万分钟的巨大市场需求,市场的缺口还很大;国产动画的播出平台尽管已经搭建地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国产动画产量不足,很多电视台只能大量播放国外动画,加上国产动画普遍质量不高,因此国外动画节目普遍占据较高的收视表现。此外,国产动画播出价格过低、从业人员普遍薪酬过低以及国产动画市场运作手段的匮乏,导致动画衍生产品单调、质量不高,没有吸引力,很难收回投资,使得国产动画陷入资金的恶循环等等。此外,国产动画在整个产业链中还存在着创意缺乏、题材单一、播出机制尚需规范、市场运作手段匮乏以及人才瓶颈等多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以期对国产动画市场有所反思和裨益。

1、创意为先,加强动画节目的前期调研

    尽管国家政策为国产动画市场注射了一系列强心针,国产动画也显现了良性的成长态势。但是一方面由于政策实施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另一方面国产动画长期的积贫积弱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善,因此在目前的国内动画市场,国外引进动画依然占据强势地位。如2006年全国127城市市场动画节目收视率排名中,国外引进的动画节目在排行榜上依然保持强劲地位(表2)。

表2 2006年动画节目收视率排名前10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国产动画长期以来不敌国外动画,其根本原因就是内容的空洞和创意的缺乏。动画创意中的一个最重要部分就是想象力。想象力可以说是一部的动画片的灵魂。一部缺乏想象力的动画片是无法想象的。除了上述榜单中的优秀动画,在国内外脍炙人口的诸多经典动画片中,无一不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如国产经典的《大闹天空》、《哪吒闹海》,日本的《铁臂阿童木》、《花仙子》、《机器猫》,美国的总动员系列等等,都是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除了充分运用了拟人、夸张等手法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法就是变身法,如孙悟空的72变,超人总动员中各种超能力的变形等等,都是从变身、变形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几米说:"上帝没有给我天使的翅膀,于是我用幻想去飞翔"。幻想和想象力就是让动画飞翔的翅膀。在近年来比较优秀的国产动画如《马丁的早晨》(马丁是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孩,有两个好伙伴郭莫和罗娜。每天早上当马丁醒来后,都会有一个新的角色在等待他。比如他会力大无比如超人,又会变成小龙人、变成国王、变成外星人、变成原始人、变成侦探、变成机器人甚至克隆出三个马丁,由此而引发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等,也是成功运用了各种变身的手法,获得了小观众的青睐。

    除了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还有一种特别的创意也值得注意,就是颠覆传统的创意。比如三国演义是我国传统的动画题材,甚至日本也做了一部三国内容的动画《三国志》。但是近年来流传甚广的却是广州统一数码的大制作《Q版三国》,这部《Q版三国》可以说是颠覆传统的典型,它通过对三国人物的完全的颠覆和恶搞,完全取得了周星弛电影中的无里头搞笑效果。尽管作为一部成人动画,可能并不完全适合孩子们,但恰恰是通过该片唤起了有些孩子对三国演义原著的关注。

    此外,国产动画要注重动画节目的前期调研。国外的动画节目非常注重节目的前期调研,如美国著名的儿童频道尼克洛迪恩(Nickelodeon) 每年会举办250次座谈会,在公园、游乐场、学校等一切孩子嫩到达的地方将制作的节目拿给孩子和家长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等。尼克洛迪恩(Nickelodeon)还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查,比如《天才小子吉米》(Jimmy Neutron)就是在电视播出之前,通过网上预演,收集了观众的各种意见3。此外,日本动画也很注重市场的前期调研。日本一般是以漫画为市场探测器,选择制作人气高的漫画作品制作动画,而且经常调查读者喜欢的动画类别进行排行比较,重点宣传推广受欢迎的动画片。由于日本国内动画市场的竟争也十分残酷,因此促使日本动画年产量和质量都在逐年提高。而中国的国产动画通常是动画剧本相当保密,制作者费了相当大的心思要给观众们一个惊喜,等播出后却往往收效平平。由于缺乏和观众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因此国产动画市场经常准星较不准,制作者费尽心力,但市场却不买帐。因此,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动画制作公司,做动画首先要考虑到其受众群体,加强节目的受众调研,时刻要想着观众爱看什么样的动画,而不是我想要做什么样的动画。

3: 殷俊,陈维璐:《世界顶级少儿频道节目战略》,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第2期。

2、从题材上,加强对青年动画题材的开发

    根据微软大百科全书对动画的定义是:动画(移动的图片)是通过记录一系列的静止的图象来产生的,这些图象可以是手绘的图形、物体或者是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通过连续播放静止的图片而把他们放在一起以制造一种连续运动的错觉来产生。

    动画只是一种艺术样式,从来就没有一个定义将动画的受众局限于少儿。将动画单纯地定位为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只是我们人为地将动画的受众范围缩小了,从观念上局限了动画的发展空间。这也造成了目前中国少儿动画发展较快,而成人动画则进展缓慢的局面。

    从收视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动画片的观众主要由4-14岁、初中以下教育程度、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学生和无业者群体构成。4-14岁的少儿观众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在投入时间方面都是中国动画市场的主力(图3)。中国的动画片依然在界定传统的少儿节目类型,成人动画或者说青年动画还没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图3 2006年全国127城市动画片节目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而在全球动画市场,一直以来,成人动画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其动漫产业为其第二大产业,产值每年230万亿日元,年盈利百亿美元,其中30岁以上的成人动漫产品就占到一半以上。4仅仅以此类推,以未来几年我国动画市场预计1000亿总量计,成人动画的市场价值也高达500亿元;其次,成人动画的受众数量众多,根据我国现有的人口规模估算,我国14-35岁的青年群体--成人动画的核心受众总数大约有4亿左右。并且这些青年群体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程度与相当的购买能力,比少儿更加具有市场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青少年受日本美国的青年动漫产品的熏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青年动漫需求市场。当国内动漫无法满足要求时,自然而然地会求诸于外,日韩的青年动漫在国内的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 《成人动画"相中"名著》,文汇报 ,2004-07-28。

    在看到了青年动漫市场的巨大需求后,国内动画制作也开始了对青年动漫作品的尝试。如上海美影集团制作并播出的《我为歌狂》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梦里人》这两部系列动画片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动画节目中青春动漫的创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5

5: 《国产动画青春片:用中国故事吸引中国少年》,http://www.gmw.cn/01ds/2002-01/23/06-1E47F6E0B97BFBB848256B4A0003451F.htm

3、动画播出实施分级制

    108集大型国产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年初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后,收视率节节走高。该片创下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800家电视台的同步热播、收视率首度超过了国外动画片、短短数月来就达到1500万册以上的图书销售量等数项市场记录,被称为:"是中国国产动画片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国家广电总局下达黄金时段禁播国外动画片的'保护令'后,国产动画片在市场上交出的第一份完美的答卷。"

    然而,答卷还没写完就戛然而止。2月26日,央视少儿频道在播出第89集后突然决定停播该片,引起众说纷纭。

    据南方某媒体报道,《虹蓝》是被央视紧急停播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家长反映该片对孩子们有"不良"影响,有一位网名老蛋的家长在网上发帖"紧急请求央视停播《虹蓝》",认为这部动画片"内容低级,充满了暴力、情色、脏口、恐吓、威胁,故事毫无创新,动画形式抄袭国外动画,向小观众传递了一个暴力加无知的价值取向。"该媒体表示,正是因为这些意见,导致这部动画片中途被"腰斩"。一方面,《虹蓝》的停播让家长们拍手称快,另一方面,无数小虹迷们则对突然停播表示不满、愤怒和悲哀。

    家长与虹迷的矛盾引发了双方在网上的争辩不休尚在其次,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最令播出机构左右为难。播吧,家长们不答应;不播吧,虹迷们不答应。其实,依笔者之见,《虹蓝》由于其江湖环境,确有部分"暴力、血腥和粗口"镜头,但就其主旨而言,其实它还是一部宣扬勇敢、智慧、坚强、爱心精神,承载教育意义的动画,而并非完全的商业娱乐动画。但是部分"暴力、血腥和粗口"镜头确实容易对一些低幼儿童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国产动画实施分级制的确是刻不容缓。连网友老蛋也承认,其十岁的儿子看后并无什么不良影响,而其5岁小女看后则整天打打杀杀,爆出粗口。可见,这部动画片可能更适合年龄稍大、有一定分辨力的孩子。

    在美国,电视节目普遍使用自动分级系统,目前美国的电视分级制度是在1996年由全国广播电视联盟、全国有线电视联盟、美国电影协会(也就是著名的MPAA)共同制定的。分级的信息会在节目开始时候显示在屏幕上,通常是左上方,时间是15秒,如果节目时间长于1小时,那么在以后的开始的每小时都要显示分级信息。美国的电视节目共分为7级:

    TV—Y,适合所有儿童;

    TV—Y7,适合7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

    TV—Y7—FV,在适合7岁以上儿童的节目中,节目的幻想暴力内容要更加强烈一些;

    TV—G,适合所有观众,内容中没有或极少暴力,没有下流语言,没有或极少关于性的对话;

    TV—PG,儿童必须在父母指导下观看,其中可能含有父母认为不适宜14岁及以下儿童观看的内容;

    TV—14,提醒家长须警惕,此类节目中可能含有很多不适宜14岁及以下儿童观看的内容;强烈建议家长对此类节目严格监控,并防止14岁以下儿童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观看。

    TV—MA ,仅限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收看。

    美国父母可以根据电视节目的分级为不同年龄孩子选择合适节目。因此,上述的《虹蓝》如果能够分级,标明年龄限制,可能不会引起家长如此反感。分级制既可以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让虹迷们得以一饱眼福。

    尽管由于我国现实的国情影响,我国电视电影的分级制尚未实行,但是就电视动画而言,分级制的确刻不容缓。一方面,青年动画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不分等级的动画对幼儿的确存在不好的影响。因此,就保护幼儿身心和兼顾动画市场两方面,分级制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在目前国产动画尚未实行分级制的情况下,家长的陪同观看和引导可能要比简单的禁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更好。

4、注重产业链的开发与拓展

    按照国际惯例,动画片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动画片本身的播出市场;第二个层次是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卡通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包括服装、玩具、饮料、儿童用品等。而且,每一个层次都要比前一个层次的收入要大、周期要长。

    国外的衍生产品已经成为其动画经济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如美国的米老鼠、史努比均来自长达30年之久的漫画连载,这两部动画片创造的商业形象的关联产品,每年给美国带来超过500亿美元的收入,"超人"的漫画书在拍成电影之前已经出版了596集,仅漫画书收入就超过2.5亿美元,《狮子王》的音像制品和衍生产品的利润总和已经高达10亿美元。日本的《机器猫》至今漫画单行本总销售量已经超过1亿册,已经改编成3部电影,票房超过3亿美元,其关联授权产品超过2000种,涵盖玩具、文具、服饰、个人护理用品、食品、游戏等方面6。而中国动画由于缺少原创的、具有想象力和流行性的虚拟明星,因此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可以说是有心无力,中国动画的周边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动漫衍生产品所占据。

6: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动画节目市场研究课题组:《2004-2005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

    国内动画市场的衍生产品除了被经典的国外卡通形象所占领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叫做"COSPLAY"的动漫表现形式,也大多被国外动漫形象所占据。"COSPLAY"是青少年通过对原本不存在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偶像化角色进行的体会和学习,从而达到自身有所进步的目的。这种体会和学习大多是在对角色喜爱得无以复加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化身为角色,从而去满足内心的愿望,因此广受青年观众欢迎,并且市场巨大。一件"COSPLAY"服装或道具几百元或上千元是常有的事。但是,这样巨大的市场由于国产动画欠缺原创明星,也不得不拱手相让。因此,国产动画在原创明星的开发和推广上可谓任重道远。

    尽管国产动画在第三层次的衍生产品开发中力不从心,但是在第二层次--图书音像市场中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上文提到的上美集团的第一部青年动画作品《我为歌狂》和以及大型动画《宝莲灯》在动画音乐的宣传和推广上就有其成功之处,前者还捧红了流行歌手胡彦宾,可以说这两部动画片对流行音乐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为歌狂》这部动画片还取得了书籍、音像制品等商业上的成功。

    除了传统的动画周边市场,动画产业链在新媒体趋势下也有待重新发掘和拓展。如国产动画已经在移动和联通都推出了手机动画业务,《精灵世纪》成为通过流媒体技术推出的第1部国产3D动画大片,《憨八龟的故事》也和QQ合作推出p2p网络播放等等7。流媒体成为动画片的一种新选择,不仅为动漫形象和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互动和快速的平台,并且也由此衍生出一条新型的动画产业链模式,拓展了动画产业链的内涵。但新媒体动画产业链要求广电总局及相关部门加快加大互联网视频(包括动画片)播放的监管和引导,保障各部门的合法权益,保证国产动画市场的健康发展。

7: 陈谷川:国产动画如何借力广电总局的阶段性保护,南方网。

5、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提高动画从业人员待遇

    在我国动画人才市场,动画人才的培养体系比较完备。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7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全国动漫企业达5473家,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在校学生达到46.6万人。可以说,我国动漫人才的后备力量相当充足。

    另一方面,中国动画市场的制作力量也非常强大。中国有一批制作力量非常强大的动画公司,许多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动画如《魔卡少女樱》、《犬夜叉》、《浪客剑心》、《棋魂》、《机动战士高达》等大部分的加工程序是在中国进行的。这些公司因为长年替国外加工动画,累积了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有些作业人员甚至达到世界级的水准。

    尽管中国动画后备力量充足,制作技术和力量也不逊色国外,为什么中国却做不出世界级的国产动画呢?

    一是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投资不足。在十部委联席会议制度前,国家并没有对动画产业的专向资金,我国动画每年相对固定的投资不到1亿元。由于资金缺口过大,国产动画制作量远远不能满足播出需求,大量国外动画占据播放市场。

    因为量少质低,导致我国动画的播放价格过低,国产动画制作成本每分钟高达万元以上,而电视台的购买价格只在每分钟几百元到两千元之间,两者之间差价相当大,国产动画制作企业很难在播出环节盈利。

    同时由于缺乏原创虚拟明星以及后期市场运作手段的匮乏,导致国产动画衍生产品市场开发不够,动画制作商很难通过衍生产品的售卖获得高额利润以补偿动画制作、推广中产生的高额成本。

    动画企业很难收回投资,导致动画编剧、动画制作人员薪酬过低,和国产影视剧编剧每集数千元的报酬相比,国产动画编剧的稿酬只有每集数百元,甚至不到百元,严重影响了动画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动画企业由于效益低下,还时有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进一步加深了整个动画产业的恶性循环。

    因此,要改变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目前的状态,首先要在政策、资金、税收方面给予动画企业一系列的优惠,提高对动画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待遇,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注重对青年动画题材的开发。相信随着动画产业大环境的越来越好,国产动画的黄金时代不日到来。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