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指标体系由收视率、到达率、人均收视分钟数等核心指标和忠实度、集中度、观众构成、市场份额、平均到达率等一系列衍生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在电视收视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研究评估节目(频道)收视表现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2006年CSM推出的Infosys升级版在原有收视指标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AvMins(View))、人均总收视分钟数(观众)(TMins(View))、人均收视段数(观众)(AvNumSes)、平均每段收视时长(分钟)(AvSL(Min))等新指标,为电视频道与节目评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具,使得我们对节目(频道)收视特征的了解更加精确与全面。以下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新指标的计算原理以及在节目(频道)收视分析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计算方法: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是观众日平均收视时长(分钟)与日平均收视人口(平均到达率)的比值,可针对特定频道、特定时段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
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是一定时期内特定频道、特定时段(节目)实际收看的观众平均每人每天的收视时间长度。节目(频道)吸引观众停留的时间越长,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就越大。该指标数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收看节目(频道)的观众对节目的忠实程度。
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区别于人均收视分钟数(AvMins)的是,前者的统计范围是实际发生收视的观众,后者的统计范围是总体电视推及人口。在计算公式中表现出的差别是分母不同,前者是的分母是平均到达率(平均每天收看过该节目至少一分钟以上的观众数量),后者的分母是总体电视人口。一些专业频道或针对小众的节目由于面向的是少部分目标观众,如果仅分析人均收视分钟数,并不能恰当反映其特点。我们除了可以分析目标观众收视率以外,还可以通过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指标,从实际收看节目的观众对节目的忠实度角度分析这类节目(频道)的收视特点及对观众的影响。
计算方法:人均收视总分钟数(观众)是观众的总收视时长(分钟)与日平均收视人口(平均到达率)的比值,可针对特定频道、特定时段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人均收视总分钟数(观众)=
人均收视总分钟数(观众)是一段时期内特定频道、特定时段(节目)实际收看的观众平均每人累计收视的时间,是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与天数的乘积。
计算方法:人均收视段数(观众)是一定时期内某一节目(频道)观众日平均收看段数与日平均观众规模(平均到达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人均收视段数(观众)=
人均收视段数(观众)是特定时期内,平均每个观众在换台过程中停留在某一节目(频道)收看的次数。例如,18:00-20:00期间,某个观众前后4次停留收看某个频道,这名观众在这段时间内对该频道的收视段数为4段。比较播出时间相同的节目,观众收视段数越多,表明转出转入换台越频繁,每次停留在该节目的时间越短,在频繁的进出中,相对长时间忠实收看的时间也就越少。
在分析节目(频道)收视时,人均收视段数(观众)可以与人均收视分钟(观众)相结合。对于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相同的节目,人均收视段数(观众)越小表明观众离开返回的变化次数越少,每一次收视停留的时间越长,该节目(频道)对吸引观众连续收看的能力越强。反之,人均收视段数(观众)越多,表明观众在节目收视过程中换台的次数越多,观众更倾向于游离状态而非连续收看。
计算方法:平均每段收视时长(分钟)是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个观众收看某一频道(节目)的总时长与平均收视段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平均每段收视时长(分钟)=
平均每段收视时长(观众)是一定时期内某一节目(频道)实际收看观众平均每次收视停留的时间,数值越大,表明观众平均每次连续收看的时间越长。
从计算公式和实际意义可以看出,这四个指标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均收视总分钟数(观众)是人均收视段数(观众)和平均每段收视时长的乘积,已知其中的任何两个数值,都可以直接计算出第三个指标的数值。
人均收视总分钟数(观众)=人均收视段数(观众)X平均每段收视时长(分钟)
这四个指标在节目、频道的收视分析中可以作为对收视率、市场份额等的补充,更具体地描绘实际收视观众的收视特征,反映节目(频道)的竞争力。
由于这四个指标都是以实际收视观众(看过某个节目/频道至少一分钟以上的观众)为基础计算的,所以其结果能告诉我们的是实际收视观众的平均收视特征,而不能直接推断观众规模的大小,因此仅仅从这几个指标数值的大小无法简单推断出节目的收视率、市场份额、到达率、忠实度等情况。我们在使用这些指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1)、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或人均收视总分钟数(观众)高的节目,其收视率、市场份额、到达率并不一定就高。2)人均收视段数(观众)的大小也与收视率数值的高低无直接的推断关系。3)平均每段收视时长越长并不意味节目(频道)的收视率、忠实度数值越高。
中央台十套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基于实际收看观众的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为6.35,及收看过该节目的观众,平均每人收看6.35分钟;基于整体电视人口的人均收视分钟数为0.02。观众在收看节目过程中通过换台转出再转入,节目收看被分割成几段,平均每个收看该节目的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平均收看2.29个段,平均每段持续收看2.79分钟。北京卫视同一时段播出的"特别关注"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为19.41,平均每个收看该节目的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平均收看1.17个段,平均每段持续收看16.53分钟。
如果用户希望更加详细地了解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意义,我们将随时准备为您解答。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指标,现举一例来说明这几个收视指标的计算原理。
某电视市场的所有电视人口 A、B、C、D、E、F、G、H、I、J
某节目播出时间1800-2200,该节目连续播出两天观众收看的情况如下,其中括号内为每个观众的收视时长(单位:分钟)。各项指标计算如下: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