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故事广播讲好故事
作者:封翔

        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阵痛与调整,中国广播业已经基本结束了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为特征的粗放式经营发展阶段,而逐渐步入到以资源重组、结构调整和行业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整合时期。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日益多元化的受众市场需求,决定服务内容需随着听众需求的不断分化而发生变化,专业性广播电台应运而生,为听众在某方面的需求提供深度和广度的报道,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也促使广播事业必须借助创新向类型化发展之路探索。在业已形成的新闻广播、交通广播、音乐广播等一系列类型化广播频率中,故事广播也是重要的一员。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采用数据日期范围为2008年和2009年4波调查期间1,地区范围为2008年32个收听率调查城市12和2009年32个收听率调查城市3

1: 2008年4波日期为0224-0315,0525-0614,0824-0913,1102-1122;2009年4波日期为0222-0314,0531-0620,0830-0919,1101-1121

2: 2008年32广播城市包括:北京、长春、长沙、成都、重庆、大连、佛山、福州、广州、杭州、哈尔滨、合肥、济南、南京、宁波、青岛、清远、上海、绍兴、沈阳、深圳、石家庄、苏州、天津、乌鲁木齐、武汉、无锡、西安、厦门、郑州、中山、淄博。

3: 2009年32广播城市包括:北京、长春、长沙、成都、重庆、大连、佛山、福州、广州、杭州、哈尔滨、合肥、济南、南京、宁波、青岛、清远、上海、韶关、绍兴、沈阳、深圳、石家庄、苏州、天津、乌鲁木齐、武汉、无锡、西安、厦门、郑州、淄博。

一、故事广播是"新兴"的类型化频率

        故事广播是广播发展历程中的"新兴"的类型化频率。其"新"表现为:中国首家故事广播——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于2005年3月27日正式开播,至今仅有5年的历史,在广播发展历史上属于新生事物;其"兴"表现为:继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开播后,全国各地故事广播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已有40余家广播电台相继开播故事广播频率,迅速形成了继类型化的音乐广播后,又一全新的类型化广播频率,从数量上体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兴盛势头;其"兴"还表现为:这一新兴产物,凭借其鲜明的频道定位,突出节目的故事性、趣味性,用新颖、生动、丰富的节目来吸引听众,从收听效果上体现出兴旺生机,故事广播收听量明显提升,由2008年的日均收听2.32分钟提升至2009年的2.73分钟,提升幅度超过17%。

二、故事广播是提升收听效果的类型化频率

        故事广播经过不长时间的发展,听众规模和收听量稳步提升,尤其在下午时段收听提升明显;在家收听是听众收听广播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故事广播收听增幅最大的场所;从分目标听众角度看,25-44岁、大学本科、高收入的高传播价值听众收听增幅较高。

1、全天收听稳步提升

        从媒体传播效果角度看,平均到达率反映了听众规模,体现了媒体传播两个维度之一的广度,人均收听分钟数则反映了媒体传播两个维度之一的深度。对比2008年和2009年平均水平,无论从收听量还是收听规模方面,故事广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均听众规模由2008年的2.48%提升至2009年的2.85%,提升幅度达到15%,人均收听分钟数也增长了0.4分钟,两个维度的提升说明故事广播向强影响力类型化频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竞争力稳步提升(图1)。

图1 故事广播全天收听提升明显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下午时段收听提升明显

        时段收听走势显示,故事广播全天收听基本平稳,收听起伏不大,体现出该类频率利于形成稳定的收听习惯。2009年收听较2008年取得了明显提升,05:15-07:45、11:00-16:30和17:00-22:00时段是故事广播收听提升最为明显的时段,尤其是下午时段,此时段在2008年收听相对是收听低谷,2009年收听则由0.2%提升至超过0.3%,提升幅度超过50%;收听下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09:00-11:00和22:00-23:45时段,相对下降幅度较小(图2)。

图2 故事广播全天收听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主要提升来自在家收听

        不同地点收听故事广播时间显示,在各个收听场所收听故事广播均有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在家收听,收听时长由1.97分钟提升至2.32分钟,提升幅度接近了18%,同时在家收听也是收听故事广播的主要场所,占所有地点收听比重的85%。车上、工作/学习场所和其他场所收听故事广播也有少量增长,均增长了0.02分钟(图3)。

图3 不同地点收听故事广播时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4、25-44岁、大学本科、高收入听众收听增幅显著

        55岁及以上、月收入501-1500元、小学和初中学历的男性听众收听故事广播的时间较长,此类听众2009年收听时间比2008年均有增长,增长幅度不一。

        从目标年龄段看,虽然老年观众的收听时间较长,但25-44岁听众收听量增幅明显,超出了18%的平均增幅,增幅达到了28%,仅次于65岁及以上听众的收听增幅。

        从个人月收入看,各收入水平听众收听时间均有提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增幅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月收入2501元及以上的听众收听增幅更是达到了58%。

        从个人受教育程度看,各目标听众收听故事广播时间均有增加,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听众增加尤为明显,收听时间由1.09分钟增加至1.78分钟,增幅超过了60%,居所有分目标听众收听增长之冠(表1)。

表1 各类目标听众故事广播收听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故事广播的听众特征

        曾有学者说,广播是想象的艺术,讲故事应该是广播的强项,广播没有画面,更容易使听众展开丰富的想象。故事广播里播出的节目,无论是情感类,还是悬疑类,不仅要求听众投入时间,还要求听众投入情感,甚至投入智力,并且是长时间的投入,中青年人生活节奏较快,进而导致一些年龄偏大、收入偏低的听众成为故事广播的主体听众群,这一特征与广播听众的整体特征相似。

        各类听众收听故事广播的表现分解为平均到达率和平均忠实度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不同听众对故事广播的收听差异。处于第一象限的听众,说明对故事广播拥有较高的听众规模和忠实度,是收听的重度听众;位于第二象限的听众虽然规模不大,但忠实度较高,是收听的稳定听众;在第三象限的听众规模和忠实度均较低,属于收听的轻度听众;在第四象限,听众规模较大,但收听不忠实,处于这个象限的听众是游离听众,需要通过调整节目提高其忠实度进而吸纳为重度听众的听众群。

        55岁以上、中等收入的男性听众为故事广播的重度听众;同时较多的目标听众处于两个象限交界的位置,说明此类听众群体正处于分化中,也体现了故事广播还处在不断探索听众定位的发展阶段(图4)。

图4 故事广播在不同听众群间的收听广度和深度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收听故事广播的主体听众群为35岁及以上、中低收入水平、中等学历的男性听众,其中男性、55岁以上、个人月收入在501-1500、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听众对故事广播的喜好度较高,主体听众呈现老龄、低学历、中低收入特征(图5)。

图5 2009年全国故事广播的听众构成和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对不同收听地点目标收听的集中度对应性分析反映出听众在不同地点对故事广播的收听偏好情况。在四个不同场所中,在车上收听是听众选择收听故事广播最少的场所,这和故事广播播出节目类型和听众群体特征相关。例如,故事需要听众用心感悟,而不仅仅是伴随收听。同时,车上收听更多为中青年上班族选择,而他们并非故事广播的主体听众,他们在车上的收听需求更倾向于获取交通信息和新闻。 不同类型人群收听故事广播的场所选择倾向性印证了收听率于听众特征密切相关,选择在车上收听故事广播的听众主要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听众群,选择在工作/学习场所收听故事广播的听众主要是大学本科的听众,选择在家收听的听众主要是65岁以上或者10-14岁的听众群,符合他们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图6)。

图6 不同目标对收听场所的喜好度分析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四、主要故事广播收听现状

        经过5年的发展,全国主要城市故事广播纷纷成立,根据不同内容风格,故事类广播基本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南方城市为主)节目兼具故事播讲与故事综艺,北派(以北方城市为主)节目基本以长篇联播节目覆盖全天。在故事广播整体提升的大背景下,本文选择几个代表性故事广播,以了解其目前收听现状。

1、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

        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是首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故事广播频率,2006年底,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进行分频,统一呼号、统一品牌、两个频率、两套节目,一个为合肥故事广播AM1170小说畅听频率,一个为合肥故事广播FM98.8。从合肥地区各频率竞争力表现看,合肥故事广播FM98.8处于强势频率地位,合肥故事广播AM1170处属于优势频率(图7)。

图7 合肥地区各频率全天时段竞争力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重庆故事广播FM103.5

        重庆故事广播FM103.5成立于2008年1月,以文化娱乐服务资讯为框架,以《1035故事会》、《大头小当家》、《听书俱乐部》、《夜色倾听》等特色栏目为骨干内容,以《档案揭秘》、《愈夜愈惊心》、《好书播不停》等引进节目为鲜活补充的专业频率,属于典型的南派故事广播。重庆故事广播全天收听表现显示,在全天各个时段收听均有明显提升,早间、下午和晚间收听增幅明显。

图8 重庆故事广播全天收听走势(重庆地区)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辽宁故事广播AM900

        辽宁故事广播AM900于2006年10月开播,是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批准的东北第一家省级专业故事广播,以"故事立台",以"讲故事"为基本特色,以语言类艺术为主要内容,向受众提供一套"类型化"的专业广播节目,属于比较典型的北派故事广播。

        收视趋势表明,辽宁故事广播听众规模和听众忠实度均稳步提升;从频率竞争地位看,辽宁故事广播提升幅度较大,全天市场份额由8.16%提升至11.55%,名次也由第5位提升至第2位(表2)。

图9 辽宁 广播电台听众规模和忠实度趋势(沈阳地区)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表2 沈阳广播市场排名前5的频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五、故事频率的发展瓶颈

1、故事广播收听总量偏低

        故事广播在2009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占广播整体收听量的比重看,2008年故事广播占全部频率收听量的2.7%,2009年占3.1%,虽然有了明显进步,但从总量看,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远低于交通广播的22%,新闻广播的30%,音乐广播的17%等。

2、互动性、及时性弱

        广播与其他媒介相比,重要的优势就是它能和听众之间构成即时互动。故事广播则几乎很少互动。演播形式播出的节目,没有空间插入对听众反馈的回复,接热线电话、念短信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大多数故事类广播仍然秉承"我播你听"的播出理念,节目的受众参与度普遍偏低。即使精彩的故事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但苦于无法及时交流,听众便不能畅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致使节目的收听效果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听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可能下降并影响到其收听表现。因为录播,故事广播不太可能像新闻台那样第一时间关注新闻事件,同时也因为录制工期长而反映社会热点的时效性上要弱于其它类型化频率。

3、节奏较慢

        故事广播播出的节目,如根据连续剧和小说等改编的故事节目,为了展示故事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等,节奏往往不能太快,而且不是通过一期节目就能讲述结束的,往往需要多期、几十期甚至上百讲才能演播结束,需要听众长时间的投入精力,对都市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年轻听众而言,必然导致听众流失。

4、缺少"有用"性

        广播节目需要满足听众不同的需求,好听而且"有用"的节目更能吸引听众长久地关注。故事广播不可能像生活台那样报菜价,也不可能像交通台报路况。对听众来说,故事广播可能"好听",但未必"有用"。

六、小结

        节目的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各地方电台纷纷开办故事类广播,使其在短短几年里收听不断提升,已迈入成长期,在此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它快速发展的一面,也不能不关注到它逐渐遭遇的瓶颈,虽然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的听众收听量提升幅度很大,但不能改变老龄、低学历、中低收入的主体听众特征,同时故事广播互动性、及时性、有用性等较弱的先天缺陷也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加以弥补,找到一条保持"特色"扬长避短的道路,加快故事广播的发展。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