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广播新媒体化的发展图景
作者:解永利

        新媒体,从其物理属性上看,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概念,对于媒介传播带来的变化,表面显示为新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载体,直接参与和传统媒体的竞争,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新技术改变了信息消费者的习惯,逐步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改变着人们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并推动了媒体传播模式的变革。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要想获得发展,其信息供给方式将要发生变化。原来广播信息是广播电台自己生产、单向发布给听众的,现在要加入听众创造的内容并与听众交流,从大众化到个性化,从单一模式到复合模式,从发布式到交互式等,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同质化到差异化,从低价值到高价值。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播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共开办广播节目2452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43%,是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市场。全国收音机拥有量超过5亿台,听众规模超过12亿。广播要想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化是拓展市场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传统广播"新媒体化"的原因

1、新媒体化是媒介发展的趋势

        广播新媒体化顺应了媒介发展的大趋势——媒介融合,未来媒体在形态上将越来越趋向"多媒体化"。以报纸为例,有人试想,未来的报纸将是全色印刷电子版,它仍然像报纸,有报头、头版、标题、内容与图片。但它不仅仅有这些,随着电子光笔的点击,一个新闻图片就可以转变为视频、音频,甚至电子商务网站及购物商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报纸的相应区域查看相关的历史分析、音像数据、最新评论等,如果读者对一条新闻有什么想法,可以自动录制自己的声音反馈给编辑部,读者评价从"读者来信"的延时反馈"进化"到"电子反馈"的即时反馈。未来的新闻产品是以"多媒体化"的形式制作的,而发布渠道则是以"新媒体的多介质平台"呈现的。广播作为重要的媒介成员,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顺应媒介汇流的大势,新媒体化是必由之路。

2、新媒体化可以弥补先天弱势

        新媒体化不是谁消亡谁的问题,媒介组织将在原有的媒介形态的基础上容纳尽可能多的新媒体形式,比如说报社可以提供视频,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办杂志,报社、电台、电视台共同站在新媒体的起跑线上,都可以扬长避短通过网络报道实现自己的新媒体之路。在新媒体化的道路上快吃慢,强吃弱,谁速度最快,调整最及时,谁就最有可能胜出。"新媒体化"给广播提供了一个弥补介质弱势的机会。

3、新媒体化可以扩大传播效应

        传统广播的表现形式非常单一,声音是它唯一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媒体的需求越来越全方位、多元化。广播新媒体化,能够使广播的内容资源以文本、图片、数据、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出现,实现了"一个源头、多个流向"的最大传播效应。

4、新媒体化能很好地强调传播的各个层面

        广播实现新媒体化后,能很好地结合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5种传播形式,是一种微传播与巨传播相结合的形式。广播可以借助"新媒体化"将先前单一的"大众传播"形式扩展到多种传播形式,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二、传统广播"新媒体化"的途径

        综合来看,广播"新媒体化"有两个重要的平台,一个是网络平台,一个是手机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可以实现广播的"图文化"和"可视化",将广播的音频内容和视频拍摄的内容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络、手机这两个平台上,供用户选择,将声音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重点强调"和"重复再现"。这是弥补广播单渠道传播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广播、网络、手机"多平台、"音频、图文、网络视频、手机视频"多形式的传播。广播可视化还可走"切片化"之路,对内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切片化"处理,多角度、多层次地将广播内容与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三、传统广播"新媒体化"的意义

        "新媒体化"后创制的新产品,无论是在线产品还是手机产品,都能很好地提升传统广播的内在价值。对传统广播的促进作用如下:

1、提升人们对传统广播的兴趣

        随着网络与手机的普及,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与渠道已发生了改变。中国目前拥有3亿网民和7亿手机用户,并且这个群体还将不断增长,传统广播内容通过上述"新媒体化"的方式不但能满足原有听众的多元需求,还能吸引到原有广播听众以外的新生受众。

2、为广播贡献原创内容

        广播"新媒体化""后,能够吸引到大量的来自民间的原创内容,丰富广播节目素材,增加观点与意见的多元性,密切与受众的联系。

3、突破地域局限

        广播是一种"区域媒介",听众基本是以区域划分的,而"新媒体化"后的广播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地域突破,例如将有着同一爱好、同一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使得广播从"区域媒介"走向"趣缘媒介",增强广播与受众的粘度。

4、实现"用户化"

        广播"新媒体化"中涉及到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实现"用户化",以"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细分的受众概念将被全新的"用户"概念取代,未来广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多媒体需求的"用户",而不是先前传统意义上的"听众",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将听众当用户来维护,满足他们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培养忠诚度与依赖感是未来广播新媒体化着力的一个方向。

        到目前为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的竞争,显然不仅仅,或者说越来越多的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之争"上,新技术的获得将以越来越短的时间向零成本靠近。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直接的结果就是技术之外的门槛越来越高。广播新媒体化进程中对于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手段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广播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也改变了广播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同时,新媒体的优势不能涵盖广播的一切,广播也有不可取代之处。广播只有与以新媒体进行充分地融合和互补,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传统广播新媒体化是新时期广播通过介质的多元吸纳、内容的多样表现而增强自身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方法,能使传统广播走出原有的单一介质播出、单一渠道传送的局限性,从而为未来广播发展开拓更广泛的空间。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