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收视率?市场?媒介利益
作者:王兰柱

        这是一个泛媒介的时代。尽管大众媒介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小众媒介和个人媒介渗透到受众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泛媒介时代的市场不应该仅仅以细分来看待,碎片化的描述亦不为过。

        收视率是以规模测度的比率,是服务于大众媒介的。服务于小众媒介和个人媒介的是点击率(可以理解为从信息点上击中受众的频次)。点击率不象收视率,不计时间只计人次数。小众媒介和个人媒介激发受众点击行为的新习惯,加快了受众使用媒介的节奏,这也传导至对大众媒介的使用,人们开始热衷于扫台,而不是花时间看电视。这个变化首先从年轻人开始,并逐渐向年龄大的人蔓延。

        为了维持以收视率为利基的市场,大众媒介至少正在努力做三方面的营销促进。一是尽可能强化忠实观众的收视率;二是对那些非忠实观众,不强调其收视率但强调其人群价值;三是以收视份额的比较优势弱化收视率萎缩的尴尬。但这并不能逆转趋势。趋势是大众媒介的规模营销优势正在被小众媒介及个人媒介的精准营销优势所消融。

        市场开始关注精准营销的效果评估。这个效果不再如大众媒介一般只需要广度意义上的规模测量,更需要深度意义上的情感测量。后者实现的难度很大,所以仍然没有一个被市场可接受的基于小众媒介和个人媒介营销效果的评估方法。但是即便如此,企业营销活动还是非常青睐对这些新兴媒体的选择。尽管大众媒介批评说其中不乏泡沫,却没有阻止热情。

        眼下的金融危机似乎能够对新兴媒介的泡沫发挥些消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众媒介也感觉到寒意来袭。市场收缩了,媒介利益格局未曾再造。收视率依然要扮演大众媒介中利益协调与估值的重要角色。

        不妨帮全中国的电视台算一笔帐。就说全国有3000个电视频道,每个频道平均一天可以获得100个广告收视点,每个收视点价值500元广告费的话,这差不多就是全国一年的电视广告收入约550个亿,平均到每个频道约1800万每年,个人认为这差不多是电视台频道外包经营的起步价。非常好的电视频道一年能赚到十个亿的广告收入,一是它一天所获得的广告收视点差不多能翻3倍,另外就是它的单一收视点价格已经高达近万元。这个万元的高价基本上只适用于全国性的频道和全国性的市场,因为它另一方面被庞大的观众基数所稀释了。

        2009年观众收看电视的总量不会增加,广告收视的点数不会增加,受金融危机影响,平均的收视点价格也难增长,所以2009年的电视广告格局基本上仍是结构分划的问题。强势频道再多些份额,弱势频道再少些份额,总有一个门槛会使那些入不敷出的频道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

        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2010年12月21日,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2010年12月21日,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2010年12月21日,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2010年12月21日,内容示意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我是这段是以文字假字。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