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军事节目主要定位于向广大国民介绍本国的军事情况、讲解军事知识、进行国防教育,同时也担负着提高现役军人政治素养、文化修养,传递军事信息、普及军事科技以及丰富军人文化生活的作用。在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下,电视军事节目作为一个具有思想深度和参考价值的信息传播媒介,有助于激发观众对现代军事和国防发展的兴趣,提高国民的国防意识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由于军事节目的功能不同,电视军事节目的形式也丰富多样。除传统意义的专题类军事节目以外,还涉及综艺、新闻/时事、生活服务等多种节目类型。笔者在对2011年1-5月和2010年同期71城所有频道节目名称中含"军"、"国防"、"子弟兵"、"防务"字样的节目进行筛选后1,发现除专题军事类节目以外,表现军事题材内容的非专题军事类节目超过40个,本文主要对上述两类电视军事节目的收播概况和分类进行分析介绍。
1: 筛选节目类型不包含电视剧、电影、戏剧和音乐。
与2010年同期电视军事节目的整体收播情况相比,2011年1-5月军事节目的播出时长从1195小时增长至1659小时,增幅达38.85%。此外,观众人均每天的收视时长也从2010年1-5月的5.36分钟提升至5.95分钟(图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电视军事节目内容决定其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性特征,但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从2011年1-5月电视军事节目整体播出情况来看,专题类军事节目播出时长在所有军事节目播出总时长的所占比重超过86%,新闻/时事和综艺类军事节目也分别有7.79%和5.52%的播出比重。但相比之下,专题类军事节目中有近90%的播出时长是由专业军事类节目贡献的,而且专题军事类节目更是在所有电视军事节目中占了77.2%的播出量,从这个角度看,军事节目更多以专业化视角的专题军事类节目形式播出(图2)。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利益,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电视台也看重军事节目播出的意义和市场所占份额,军事类节目在各级频道中都有播出,其中中央级频道和省级非上星频道军事节目的播出份额较高,2011年1-5月均占所有电视军事节目播出总时长的40%以上。
虽然从伊拉克战争到现在的卡扎菲政局动荡,这些与国防有关的话题,都可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资,但当涉及军事题材的专业内容时,中央级频道更容易得到观众认可。这主要是由于相比制播资源贫乏、频道权威性相对较弱的地面频道,中央级频道在这个专业领域更有"底气"说话。作为地面频道两大组成部分的省级非上星频道和市级频道,军事节目的播出时长占所有军事节目播出总时长的一半以上,收视时长仅占所有军事节目收视总时长的10%。而更具权威性、节目资源更充裕的中央级频道则以43.4%的播出份额得到观众电视军事节目82%的收视份额(图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电视军事节目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其观众收视特征与所有电视节目的整体观众收视特征有相似之处。随着年龄增长,个体逐渐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军事等国家事务产生了解的欲望,从2011年1-5月的收视数据也确实可以看出,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观众随着年龄的递增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军事节目。然而电视军事节目传递的毕竟是更为特殊的专业领域内容,因此从主要收视群体上看,还是以男性收视居多,这与所有电视节目女性收看时间更长的基本格局有所不同。此外,与所有节目小学至高中的中等学历观众收看时间更长不同,中高学历观众收看电视军事节目的时间也在逐渐提升(图4)。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电视军事节目以传递军事信息、宣传军事知识为目的,在表现方式上力求能以大众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综艺类军事节目《伟大旗帜领航程2011年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辽宁台教育青少频道播出的戏剧类军事节目《我是一个兵来自沈阳军区英模群体的诗报告》、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的音乐类军事节目《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70周年音乐会铁军颂盐阜情印青作品专场》等多种节目形式就有效拉近了军民之间的距离。除了这些非常规节目以外,电视军事节目还有常规播出的军事栏目,如中央电视台七套《防务新观察》、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防务时空》等。
军事节目由于内容涉及领域较为特殊,节目制作需要较多时间,因此从播出周期看,2010年1-5月电视军事节目以周播为主,且播出时长普遍在30分钟以内。相比而言,采用日播形式播出军事节目的频道多为资力雄厚的电视台,如广东卫视、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和中央电视台七套等,像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2011年新开播的军事节目《军情连连看》这样时长在45分钟以上的日播节目数量更是相对较少(表1)。
2: 此表中不包含综艺晚会、音乐和戏剧类军事节目。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众所周知,电视收视行为与观众生活作息安排相关,不同时期的生活安排差异会反映在收视行为上。高学历观众受日常正常工作时间限制,收视更多地集中在假期,因此,与71城市整体市场中大学及以上高学历观众收视走势相似,高学历观众对电视军事节目的收视水平在假日期间相对更高,且相对其他节目收视来说,高学历观众军事节目收视的这种假期效应尤为突出(图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电视军事节目其实就是利用电视媒介向社会大众传播有关军事理论、军事政策、军营生活、军事态势等军事类节目题材的总称。在对各类电视军事节目收视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电视军事节目功能及内容角度考虑,可以将电视军事节目大致分为军事新闻类节目和军事文化娱乐类节目两大类。
军事新闻类节目多以近期或正在进行的战事、军事方面举行的活动以及军队的发展、国家防务方面的建设类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具有新闻节目的三大特性,即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洁性。而根据对时间的不同表述方式,又可将这类节目分为军事信息类节目和军事评论类节目。
军事信息类节目对最新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军事事件做简单的报道陈述,这类节目由于更具有新闻性,因此常以日播的形式出现。同时也正是由于日播这种播出形式,观众容易形成惯性收视,此类节目的每日观众规模容易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如中央电视台七套每日播出的《军事报道》,以"发布权威军事新闻,展示全军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为宗旨,立足军队,面向社会,除及时报道国家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军事动态,展现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成就以外,还会及时报道国际军事方面的最新动态。历经多年稳定播出,观众已经养成习惯固定在晚间19:30开始收看《军事报道》,观众规模较为稳定,且受假期影响不明显(图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军事评论类节目是以某一军事事件为题材所做的有深度的、有拓展性的报道节目。以系列节目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它是信息类报道的扩展和补充。这类军事节目多针对热点军事话题进行分析评述,总结归纳,阐明观点,它对于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把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另外由于评论的话题为观众所关注,所以又具有受众广泛性。加之军事类节目特殊的专业背景,像凤凰卫视中文台每周三播出的《军情观察室》通过网罗每周全球热点军事话题,将身边刚发生的事与军情联系起来,具有吸引高学历"含金层"观众的亮点(图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另外,这样深度评论的军事节目通过向大众介绍本国的军事情况、讲解军事知识,成为对广大民众进行国防教育的平台,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它面向军民各界,以谈话、专题、体验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国防教育,宣传国防政策,弘扬爱国精神,且也更关注军事爱好者,主要介绍军事方面知识,以及切实有用的信息。
一般来说,当人们想起军事文化时,总会和严格的等级、绝对的服从联系在一起,但面对目前和平有序的社会环境,人们也希望看到形式上更为轻松的、更易接受的军事文化。由于电视军事节目具有的政治性、保密性、敏感性等特质,使其无法完全接受电视市场常用夸张、移接、个性展示、颠覆感情色彩、规则破坏等娱乐手段,但是娱乐元素运用于军事电视文艺节目确实是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事实上所有的军事文化娱乐类节目都需要通过"人"来表现,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参与者来体现节目的娱乐性。一方面,军事文化娱乐类节目邀请普通官兵参加节目,并借此增强节目的真实感,提升节目的娱乐效应。如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的由普通官兵参加的娱乐真人秀节目《超级战士》便是一档运用"真人秀"娱乐元素的节目。《超级战士》是一档由部队官兵参与的益智型军事对抗电视文艺节目,将军事对抗、比武的竞技娱乐化、趣味化是《超级战士》节目的突出特点,每期节目都在特定的范围内选拔一定数量的军队基层官兵作为选手参加比赛。官兵们以挑战极限,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通过激烈竞争和残酷淘汰,最终决出冠军。《超级战士》在节目形态上顺应了年轻观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需求。
另一方面,军事文化娱乐类节目也借由"明星"的参与,将军营文化的"雅"通过"俗"的手段展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不觉得单调和乏味,同时也制造了娱乐品位。连续多年的《军营笑星大拜年》节目,就是用"明星"来提升军事电视文艺节目娱乐品位的。《军营笑星大拜年》节目自2005年开始,在春节期间制作播出7场,邀请著名军内外笑星参演。2006年的《军营明星大拜年》、2007年的《军营新星大拜年》则按艺术门类分为歌舞、体育、影视、书画、笑星7个专辑,来自军地的400多位明星嘉宾参加了演出,受到部队官兵和地方观众的好评。2008年的《军营大拜年》连续7天让观众领略祖国东西南北的年俗文化和地域风情,军地各路明星用家乡方言给全国的父老乡亲拜年。2009年的《军营大拜年》则分别设立陆军、海军、空军、武警、第二炮兵和北京军区专场,以及由基层文艺骨干表演的综合专场,军地明星联袂加盟,风格各异,好戏连台。2010年的《军营大拜年》将舞台从演播室搬到基层,行程10万公里,组织7个专场、30多个拍摄地点,200余名军队文艺工作者参与慰问演出。2011年《军营大拜年》分为《边陲篇》、《海洋篇》、《蓝天篇》、《草原篇》、《阵地篇》和《高原篇》等7个篇章,为观众带来不同军营生活感受。
军事文化娱乐类节目作为军事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不断影响国内电视传媒发展路径和格局的大环境下,其内容与制作手段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在运用娱乐元素、丰富节目形态方面做了积极而大胆的尝试。艺术欣赏和娱乐,包括军事类文艺晚会、音乐会、舞蹈节目等军事文化娱乐类节目满足了人们对军事文化的感性需求(表2)。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军事电视文艺节目在引入娱乐元素时,一些电视娱乐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军事电视人的高度重视,并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确保军事电视文艺节目健康发展,履行好军事宣传职能。电视使节目和观众的需求形成互动,它们相互左右,共同决定电视军事节目的未来发展方向。电视军事节目的传播应发挥电视传媒整体优势,在注意电视军事报道的保密性、特殊性的前提下,受众定位要准确,正确发挥电视传媒"声、画、快、广、远"的媒体资源优势。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