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创新节目编排思路 开拓收视增长新途
作者:李霖华1

1: 作者来自天津电视台发展研究部。

        众所周知,电视作为一种随时间流动而线性展开的传播媒介,是通过节目编排来体现与观众之间互动的。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可收看到的频道数量越来越多。在电视观众总收视量 (时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随着可收看到的频道数量的增多,频道(或节目)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在多频道时代的电视竞争格局下,节目编排的作用和效果越来越多地被电视人所重视和开发,涌现出许多新的节目编排策略和方法,逐渐成为各频道争夺观众、提升收视和增加广告创收的另一"法宝"。

        在2010年各频道表现出的节目编排策略及趋势中,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哪些特色和趋势?本文主要以天津收视市场为例,从节目播出后的收视效果看节目编排效果,从收视分析的角度对2010年节目编排的创新和趋势进行深度的分析和阐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借鉴。

一、电视节目编排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节目编排,是指在节目播出之前有专门的人员对即将播出的所有节目进行排列、组合,并在一段时间内形成较为固定的节目框架表的节目编播方式。其目标是有效对准目标观众群,吸引尽可能多的电视观众收看,强化频道(或节目)的竞争能力,提升频道(或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影响节目编排的因素很多,时间资源、观众因素、节目因素、媒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是节目编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在实际的操作中,电视台的编排人员对这些因素都要综合考虑。

        从收视分析的角度看,影响节目编排的因素主要是通过与观众收看行为密切相关的收视数据来体现的。合适的节目放在合适的时间段播出才能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收看,取得更好的收视效果,才能吸引广告客户追加投资购买电视时段,增加电视台的广告创收和利润,此时观众和广告客户的需求和节目的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否则内容再好的节目也不会受到观众和广告客户的关注和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好节目创新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各频道的节目编排,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二、2010年节目编排的新特征

        2010年天津收视市场,频道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央视和天津台的位置互换,截至2010年11月30日,天津台全天时段的市场份额较2009年提升6个百分点,增幅达到18.9%。除了与全台领导重视、全台上下齐心努力外,新节目和优质电视剧不断涌现、节目编排方式的创新等都促成了全台收视的整体提升。各级频道节目和内容的编排设置在2010年表现出以下特征:

1、长假特殊编排效果初显

        随着我国假日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春节和国庆为代表的长假特殊编排策略,越来越多地得到电视观众的欢迎与认可,电视台也越来越重视这一特别编排策略。所谓长假编排,是指电视台针对春节和国庆假期采取的特殊编排策略 。春节和国庆假日,既具有各自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影响,也是我国全年中休息时间最长的法定节假日。因此各频道的春节和国庆长假特殊编排都会围绕节日本身的意义和节日的假期生活这两个中心展开,在节目内容、节目播出和节目的资源整合等方面上都有其特色和亮点。

        如在2010年的春节和国庆长假特别编排中,天津台分别推出全台春节、国庆节目编排季,全台整体的市场份额同比历年是最好的一年(图1)。全台及各频道从上到下及早动手、统筹管理、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各频道积极配合,制作出大时段的直播、大型晚会、综艺节目、精编节目、优质电视剧等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给天津观众奉献出独特的电视大餐,令观众耳目一新。

        假日期间的《美食新气象春节特别节目》、《天房之夜笑在津湾》、《京津沪欢乐世博笑林盛典》、《快乐加油站2总决赛》、《综艺食8街-新唐伯虎点秋香》、《天津电视台2010年春节晚会》、《天津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文艺晚会》、《中国因你更美丽2010泊客中国盛典》、《金秋乐逍遥五省市大型系列文艺晚会》等特别节目、晚会都在天津本地有较好的收视表现。

图1 2007-2010年天津台春节、国庆期间市场份额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季播"概念得以充分运用

        自从2005年央视经济频道、重庆卫视、湖南卫视等频道尝试"季播"编排以来,不少频道以元旦、寒假(含春节)、五一、暑期、十一这五大节日为支柱,制定贯穿全年的季播编排策略。以学生寒、暑假期为标志的编排季越来越受到各频道的重视,纷纷在季播编排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寒暑假期,学生的收看时间明显高于平时,随着受众人群的变化,各频道,如都市、少儿、科教等频道,纷纷推出寒暑期特别编排。

        2010年,这种"暑期"编排策略运用得更加充分、自如,湖南、安徽等省级卫视,央视综合、综艺频道等纷纷推出暑期特别编排。如央视综合频道7月12日起将初次尝试横向打通全天时段,除了固定新闻栏目不变外,推出了《第一动画乐园》、《第一精选剧场》、《第一情感剧场》、《第一夏日剧场》、《第一精彩》、《第一精品》、《第一夜场》七个"第一"。从央视综合频道暑期的全天收视走势中能够明显看出(图2),央视综合频道暑假期间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较改版前6月份均有所增长。9:00-13:30、14:45-16:00、17:30-18:30等时段收视提升明显,其中9:00-11:00时段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的增幅分别为132%和108%,在全天各时段中增幅最为显著。暑期节目中除了学生观众喜爱的动画片、电视剧外,部分节目的精编成为提升收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如综艺类的《第1精彩》和《精彩1刻》以及专题类的《军事纪实第1精品》、《第一精品之发现之旅》、《动物世界第1精品》都获得了较好的收视表现。

图2 央视综合频道暑期编排前后全天收视走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开辟非黄金时段收视新增长点

        如果说季播性编排强调的是编排策略的完整性,对于非黄金时段编排的重视则将这种完整性扩展到每一天的编排策略上,这就是非黄金时段节目编排的创新。近几年的研究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电视产业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在行业内外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需在我们在客观分析观众全天收视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节目编排策略,全天候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收视需求。

        如北京科教频道是一个以法制、科教、健康为特色的频道,通过几年的时间重点打造了《法治进行时》、《现场说法》、《养生堂》以及晚八点的《非常》系列等知名栏目,全天形成多个日播栏目带。该频道全天时段中收视贡献最大的时段是午间的法制时段(11:30-13:00),自2008年以来午间时段逐渐形成了由《现场说法》+《法治进行时》+《大家说法》组成的日播节目群,其中《法治进行时》、《大家说法》、《治安播报》等栏目的2007年以来的平均收视率都超过5%,市场份额超过30%。

        自2009年以来继续发挥原午间时段法制节目的优势外,北京科教频道逐渐开辟出傍晚17:00-18:00时段(图3),以健康养生为主的日播节目带,主推《魅力科学》、《科学实验室》、《养生堂》等栏目,替代了之前播出的电视剧,使之与后面的《健康北京》相连,健康养生带较改版前延伸了1小时。2010年该时段(17:00-18:00)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较2008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图3 2007年以来北京科教频道全天收视走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台部分频道也开始非黄金时段节目编排的探索和尝试:如滨海频道在2009年7月的改版中,在傍晚17:00-19:00推出了以故事为主题的节目带,既有帮忙类的《谁在说》、《帮助》,也有法制类的《今日开庭》精编,2010年8月起,又推出了《非常网络》和《非常说名》,2010年至11月份,滨海频道17:00-19:00时段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为1.09%和5.04%,较2009年改版前的0.23%和1.1%提升了0.86和3.94个百分点,增幅也在300%以上(图4)。

图4 滨海频道傍晚时段(16:00-20:00)收视走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另外,文艺、影视、都市、体育、科教、少儿、公共等频道也注重不同时段节目带的编排策略,天津台频道组整体份额尤其是非黄金时段份额提升效果显著。

4、晚间自制节目带效果初现

        2010年,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加大了对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和插播广告的管理力度,各频道尤其是省级卫视频道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制栏目的创新中,许多新的节目样态脱颖而出。婚恋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婚姻秀《婚姻保卫战》、《爱情保卫战》;家庭生活秀《老公看你的》、《欢喜冤家》等都是2010年出现的较为热门的节目形态。各省级卫视频道根据各自的频道定位实现节目资源的系列化配置。

        截至2010年11月,天津电视台各频道加大了晚间节目带的打造,以老带新:卫视频道在快乐生活剧场后推出《今夜有戏》(周一至五),加上周末的大综艺《津夜嘉年华》、《综艺食8街》形成晚间21:20-22:20节目带,10月底推出《爱情保卫战》、《非你莫属》新栏目;文艺频道自2010年1月起在每晚多彩剧场后打造了21:35的自制栏目带,新上《音乐HIGH客》;体育频道力争在非赛事时段完善晚间20:00-21:00的节目带,有天津台自制的《民间奥运》、《高尔夫》,也有外购的《世界娱乐摔跤表演》、《西班牙斗牛之夜》等;科教频道2010年1月起打造法制(《真相》)+养生(《健康大学堂》、《天天养生》)+访谈(《男人世界》)三档自制晚间节目带,形成一个节目群;公共频道6月1日起,逐渐打造21:00-22:00晚间节目带(《新说法》+特色栏目带),其他时段增加《乡约》、《致富高招》、《大事小情》等外购及精编类节目,收视表现较改版前有明显提升。

5、电视剧的巧妙编排显著提升收视

        电视剧是电视观众最喜爱收看的节目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各频道之间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首播剧还是重播剧,编排得当不仅能使该剧场获得较好的收视表现,还能带动剧场前、后节目的收视提升,甚至促进频道整体份额的提升。2010年以来,天津台着重对卫视、滨海、文艺、影视频道四大主要剧场的电视剧资源重新分配,充分考虑天津观众的收看习惯和行为特征,不仅在剧场的开播时间上实行分频道错峰开播,而且电视剧的题材也与剧场定位紧密联系,播出了《杨光的新生活》、《三国》、《铁梨花》、《大宅门的女人》、《北方有佳人》等热播剧(表1),有效地应对了同时段其他卫视频道的竞争。

表1 2010年1-11月天津地区电视剧收视前10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2010年天津收视市场的晚间黄金时段的竞争格局中(表2)能够看出,天津台晚间时段电视剧资源的争夺仍然是央视和天津台各剧场之间的竞争,而天津台晚间黄金时段有4个剧场播出电视剧,每天播出至少9集新电视剧,从19:30到23:00都有不同剧场的电视剧播出,逐渐形成了播出时间、剧目风格题材等错峰、错位编排的格局。

表2 2010年天津地区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不仅是首播剧,合理编排非黄金时段的重播剧和高收视电视剧,也是提升白天和深夜剧场时段市场份额的一个有效策略。如2010年1月初,影视频道对白天的剧场进行调整,下午的感动剧场改在上午6:30播出,每天3集,以女性、情感戏为主;原上午时段的震撼剧场移在下午14:00播出4集,取得较好的收视表现;7月份,晚八点剧场3集连播,增设12点剧场,原晚间剧场时段播出电影。两次调整后的收视提升幅度较大,效果明显。

图5 影视频道全天时段收视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天津影视频道全天各剧场时段中(图5),6:30-7:15、8:30-12:30、13:00-18:00等时段提升明显,尤其是7月1日起晚八点3集连播后,第3集的峰值明显高于2009年同时段,且23:30-24:30时段提升也较为明显。白天时段(7:00-18:00)的市场份额较2009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增幅31%。

三、2010年节目编排创新的启示

        以上是笔者从收视角度对2010年天津市场上各频道在节目编排创新方面的经验进行的归纳和梳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任何节目编排方式只是某个时段特定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地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加以改进。在电视频道多元化的今天,电视观众已不局限于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的播出,因此需要电视工作者从节目编排思路上寻找新的特征和趋势,不仅能更人性化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还能使节目实现有效传播,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使节目形成合力,频道特色更加鲜明,发挥电视媒体的整体优势,实现1+1〉2的传播效果。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