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发生于驻足收看和流动选择的往复循环之间。驻足,收看特定频道和节目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流动,在不同频道之间、同频道不同节目之间、甚至相同节目播出进程中的离开或加入。
基于观众收看时长的观众忠实度研究,对于了解节目和频道的观众黏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观众流入流出的观众流动研究,对于细致了解节目的收视变化来源、节目间的相互承接和频道间观众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观众流动,反映为流向(流出、流入和保持)和流量(流向中的观众数量),影响甚至决定着节目的观众总量和收视率的起伏变化。
流出:观众在收看A节目过程中,转台离开,收看其他频道同时段播出的节目,对A节目收视产生负增长效果。
保持:观众在收看A节目过程中,持续收看,对A节目的收视稳定发挥效应。
流入:收看其他频道同时段节目的观众,转台加入,收看A节目,对A节目收视产生正增长效果。
观众离开和加入的数量多少最终决定了节目收视的升高或降低,,观众离开和加入的时间早晚形成了节目收视变化的时段趋势。例如,观众对某些节目形成了收看习惯,在节目开始即如约而至加入收看,节目收视在开播后短时间内即达到一定高度。例如,有的节目由两个版块组成,有的观众收看前版块后离开,有的观众在后版块时加入,观众流向和数量对比、时间差异影响了两个版块的收视变化。例如,在A节目播出中,主要竞争频道的另一个档节目开播,拉动A节目的部分观众离开转向收看竞争节目,A节目的收视下降。节目内容和节奏安排、环节设定、宣传预告、同时段的节目竞争、总开机率变化等,一起影响着观众流动,形成了节目播出进程中的收视变化。
流出:前节目结束后,观众转向其他频道收看,对于前节目播出频道的后续节目收视产生减量效果。
保持:前节目结束后,继续收看同一频道后续时段的节目,对于本频道收视产生稳定效果。
流入:节目开始时,从其他频道之前时段播出的节目转来加入收看,对于频道收视产生增量效果。
节目结束,观众重新进行收看选择,既可以留下收看后续节目,也可以离开收看其他频道的节目。前后节目交界处,观众流动集中,是收视变化的敏感地带,也是频道竞争的交火阵地,一方面可争取其他频道观众,另一方面也需巩固本频道收视。对于巩固收视,吸引观众持续收看首当其冲,尤其当前节目收视较高之时,尽可能更多将前节目的观众保留至后节目,减少前节目结束时的观众流失,避免形成明显的收视"破口"。通常,前后节目观众流失有两个相对明显的原因,一是广告段,二是前后节目观众差异,前节目观众并无收看后节目的需求或偏好,在节目结束后转向收看其他频道。无缝编排和前后节目内容风格统一等节等应对措施着力于形成"顺流",减少观众流失。诚然,前后节目总有差异,后节目也承担着吸纳新观众流入的功能。权衡观众流动的影响,结合竞争局势,有利于频道和节目收视是节目组成和承接的重要任务。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