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推陈出新,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受众的客观需求。2008年以来,各大电视台尤其是卫视频道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节目,前两年受观众追捧的选秀节目不再一枝独秀,如今电视荧屏中出现了明星参与的《星光魔范生》(安徽卫视)等魔术节目、凸显地方曲艺特色的《明星转起来》(辽宁卫视)节目以及以参赛者搞怪、耍宝而让人捧腹大笑的游戏类节目《智勇大冲关》(湖南卫视)等。在推陈出新的同时,电视节目也越来越重视观众的参与,从早期与电视观众的"零交集",到与观众的频繁互动,再到普通观众个人或家庭成为节目的参与对象,这样一个逐渐向观众、家庭转移的过程,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在各大电视台新一轮节目创意中,以家庭成员为主角的家庭参与类电视节目迅速崛起,占据着许多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家庭参与类节目,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档以老百姓家庭成员参与节目为主要特点的电视节目样式。作为近年来在我国荧屏上迅速升温的一种节目样式,家庭参与类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中期上海电视台的《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在该节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文艺家庭,成为许多人的时代记忆。而前几年涌现的央视二套的《全家总动员》等,以家庭才艺表演为主,穿插着益智、游戏等要素,也为家庭参与类节目成为吸引大量观众目光的节目样式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这两年以家庭参与为主的节目渐成气候,上海东方卫视的《全家都来赛》、湖南卫视《全家一起上》、浙江和江苏地面频道的《我老爸最棒》、《决战小夫妻》等也都获得观众的喜爱。家庭参与类节目应运而生及蓬勃发展,与中国人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外部因素及电视台节目需不断创新等内部因素是分不开的。中国人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家庭观念,追求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希望一家几口能够坐在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这些都是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而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的节目精神与中国这一传统的文化理念颇为吻合。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同时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电视台需要对自己的节目不断改进和创新。在经历了大量明星为主的节目轰炸后,人们逐渐发现,虽然各种明星参与的节目看上去丰富多样,但很多其实展现的都是明星职业秀的固定模式。与此同时,明星们四处作秀及不断曝光的丑闻等负面消息,也使得老百姓对一些明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以老百姓或家庭参与为主的节目形式也顺势成为电视台创新制作节目的一个方向。
纵观这两年以百姓家庭参与为主的节目,主要还是以家庭参与游戏竞技等为主要内容,如湖南卫视《全家一起上》、天津卫视《快乐家游战》、浙江民生休闲频道的《我老爸最棒》、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好汉1个半》、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决战小夫妻》等,也是本文的分析主体类型。而如上海东方卫视《全家都来赛》以展示家庭才艺为主的家庭参与节目相对比较少,是家庭参与节目的一种新的发展,也是引起关注的一个类型。本文以这些家庭参与节目为例,分析节目的主要节目特点、收视情况、观众轮廓等。
家庭参与游戏竞技节目主要内容和流程是以家庭成员为组合进行游戏、知识问答等来争夺奖品或实现家庭的梦想。如:《我老爸最棒》是父子(女)联手闯关各游戏项目,冠军选手还将有资格对着镜头大喊"我老爸最棒"和获得万元大奖;《决战小夫妻》则是通过35岁以下的小夫妻共同完成小游戏、回答日常生活的小常识、猜日常用品的价格等考验夫妻的默契和配合度,胜出者有奖。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2009年1至9月部分家庭参与游戏竞技节目收视表现可以发现:这些节目给各电视频道带来了较高的收视率,各节目在同时段节目中的排名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湖南卫视《全家一起上》、浙江民生休闲频道《我老爸最棒》分别在同时段35中心城市所有省卫视、杭州地区所有频道收视率排行中位居首位(表2)。
通过图1收视比较和图2周走势也可以看出:和前一个月同时段播出的《智勇大冲关》等节目相比,《全家一起上》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都有所下降,而江苏综艺频道接档播出的两档节目周走势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稳定,但其中有些周的节目收视率还是下降明显,最高一期和最低一期节目的收视率差距明显。这也表明这类节目还有较大的收视发展空间,节目还需进一步加强,以吸引更多观众的持续收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通过表3节目的观众构成分析看出: 35城市省卫视节目和地面频道播出节目的观众构成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快乐家游战》和《全家一起上》在35城市的观众主要以女性为主,其中《全家一起上》的女性观众比例达到了56.5%,而地面频道节目在本地市场男、女性观众比例差异不大。
从年龄来看,家庭竞技类节目的老年观众(55岁以上)比例相对不高,主要观众年龄段集中在25-54岁。其中省卫视节目在35城市中主要收视人群是35-54岁的观众,而地面频道节目在本地市场中25-34岁的年轻观众比例较高,三档地面频道节目25-34岁的观众在20%左右。
学历方面,省卫视节目在35城市的观众主要是以初中学历为主,而在杭州、南京这两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节目的大学及以上观众也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决战小夫妻》在南京地区大学及以上观众的比例达到了24.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如今,很多节目的参赛主角是明星、专业人士或独立的平民个体等。明星、专业人士与电视机前观众在生活、思想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感,而独立个体参赛则往往让人觉得缺少凝聚力。《快乐家游战》、《我老爸最棒》等栏目在参赛者的选取上进行了创新,节目参赛者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组成一组联合参赛。而不同节目其着重考验的参赛个体也不同,参赛个体的组合也呈现多样性。如《我老爸最棒》的参赛个体是父子或父女;《决战小夫妻》则是以35岁以下的小夫妻为主要参赛人群;湖南卫视《全家一起上》节目参赛主体则以"3+X"为单位("3"指的是"一家三口",而"X"则指的是一位"祖父母辈"的家庭成员)
家庭游戏竞技为主的节目在节目播出、赛制进程等形式上有一定的多样性。除了《我老爸最棒》固定在每周日晚间20:00在浙江民生休闲频道全年播出外,《全家一起上》、《快乐家游战》等同类型的节目主要还是采用"季播"概念播出,其中江苏综艺频道的《好汉1个半》和《决战小夫妻》还是连续接档播出,而这些节目时长绝大部分都控制在1.5小时左右。节目赛程形式的采用方面,《快乐家游战》等赛程是通过前期赛事的层层筛选,最后决出16组胜利家庭进行年度总冠军的争夺,而《好汉1个半》则采用选秀节目惯用的赛制进程,首先经过全国海选产生了10对父子,这10对父子通过5进4、4进3等淘汰赛、复活赛、对抗赛等12轮比拼,最终产生一对冠军父子。
《全家一起上》、《我老爸最棒》等节目尽管是一个游戏竞技节目,但作为节目核心环节之一的游戏竞技项目的设置是很新颖和有针对性的,且突出亲子、家庭合作等氛围。如:《我老爸最棒》中的"大力金刚"(看谁的老爸有力量)、"人体飞镖"(小孩当飞镖,老爸在高空中把孩子"扔"出去,中标分数高者获胜)、"小鬼当家"(孩子按抢答器,老爸回答,答对多者获胜)和"终极攻防线"(由最后两组角逐,孩子装"弹药",父子发射)四关,这些项目全是针对父亲和7到11岁的孩子设计的。而《全家一起上》中"吹鸡蛋"、"鼻子夹铅笔"、"扔飞盘"、"玻璃金字塔"等数十个比赛项目都十分生活化,很多都是平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或玩耍的项目。针对性和生活化的游戏项目让参赛家庭有一种亲切感,家庭成员都可以零负担的参与到节目当中,享受家庭比拼带来的乐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生活成本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工作、生活忙碌等因素,父亲往往疏忽了跟孩子的交流沟通,而夫妻之间的沟通对话也越来越缺乏,这样长期下去,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很不利。《我老爸最棒》、《决战小夫妻》、《快乐家游战》等节目在比赛进程中都十分注重人性情怀的彰显。节目除了对家庭成员的体力、智力与毅力进行挑战外,家庭成员间凝聚力与默契程度的考验、激发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信任和鼓励才是节目的核心和重点。如:《我老爸最棒》中以父子(女)合作游戏的方式让两人来一次亲密接触,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将透露父亲平时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当输掉比赛后小孩难过落泪,而父亲把他搂在怀里不停地安慰甚至一起流下男儿泪,此时父亲和孩子之间真情流露的展现及浓浓的亲情氛围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一幕。
现阶段电视台制作的家庭参与类节目主要还是以家庭参与游戏竞技等为主要内容,家庭才艺竞技的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并不多,近期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全家都来赛》较具有代表性。
《全家都来赛》每周一至周三晚21:15至22:30在上海东方卫视黄金档直播播出。该节目脱胎于80年代上海的知名栏目《卡西欧杯家庭大奖赛》。节目每期请来六组家庭,才艺表演时只有3位评委全部亮灯的家庭才可以过关,否则即被淘汰。才艺表演过关的家庭有动情30秒追加表现机会来获取梦想基金,基金最高获得者即为本次的才艺冠军,而在梦想基金挑战中落败的家庭则由观众电话票选出本场的人气冠军,最后是人气冠军和才艺冠军再进行PK,由观众电话投票选出本场的日冠军,本场的日冠军和第二名将获得周三周冠军争夺的机会。
从《全家都来赛》时段收视率走势来看:2009年6月29日至9月30日,在35城市,东方卫视全天最高的收视率都是集中在《全家都来赛》时段,与东方卫视改版前三个月时段相比,《全家都来赛》节目所处时段的收视率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节目从21:15至22:00这段时间,收视率是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但从22:00开始,后半段节目的收视率从最高峰开始下降,下降态势一直延续至节目结束。这也凸显《全家都来赛》后半段节目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图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首先,《全家都来赛》紧紧抓住上海世博会契机。《全家都来赛》在节目中增添了"欢唱迎世博"的节目指标,节目中设置倡言家庭梦想、竞答世博知识等环节。来自于全国、全球的才艺家庭,他们在《全家都来赛》的舞台上拿起麦克风,展示家庭风采,和世博"全人类欢聚"的精神内涵相呼应。与上海世博会这一重大事件相结合,使得节目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同时,《全家都来赛》成功融合多种综艺元素。综艺节目中缺少了知识可能会低俗、缺少了歌舞会不热闹、缺少了情感会显得苍白。而《全家都来赛》节目则成功地融合了娱乐、情感、知识、公益、互动等多种综艺元素,节目进行过程中呈现给观众多个收视看点。参赛家庭的动感歌舞和模仿秀娱乐表演赢得观众喝彩、家庭成员的真情故事让观众产生共鸣、世博知识的趣味问答使得观众轻轻松松地获得世博知识,而电话票选冠军则大大提高观众的参与性。多种综艺元素的成功融合也使得节目流程更加明快和紧凑,并且将主持人、选手和观众能够更紧密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获得更多的收视观众。
再有,《全家都来赛》竭力打造"家庭草根"娱乐。"全民娱乐"、"草根娱乐"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方向之一。为了进一步突出"全家"这两个字及让才艺表演的专业性和可看性继续提升,《全家都来赛》节目还携手新民晚报社区版走进社区举行"社区巡回选拔"活动,以街道为单位展开选拔,节目把赛场摆进居民生活的小区内,与"草根"居民积极互动,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而10月21日节目也启动了全国16城市及海外赛区的海选活动。通过海选和社区巡回选拔活动,《全家都来赛》为老百姓提供才艺舞台,得到居民的热捧,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美誉度,同时也为节目甄选了一些具有演艺实力的家庭,为节目储备了一定的参赛家庭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影响深远,老百姓追求的是全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共同享受天伦之乐。因此百姓家庭参与类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该突出"全家"、"家庭"概念,不论是家庭游戏竞技为主的节目,或是展示草根百姓才艺的才艺竞技节目,在给老百姓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更好地用一些有效的手段更多地展示每个参赛家庭的情感、命运、彰显家庭亲情的关怀、凝聚力等。节目环节和内容设计可以千变万化,但人和人性的展现,才是电视节目永恒的主题。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