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在美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2007年增幅高达25%,收益达到200亿美元。但是广告主对于如何在网站之间进行选择比较仍然存在着很多疑问,研究结果的差异性也让他们无所适从。
互联网媒体监测似乎已经渗透到所有互联网爱好者的生活。网络测量的推崇者们会告诉你,互联网媒体监测优于电视、广播或者平面等传统媒体监测服务。互联网的用户通常充满激情而缺乏理性,他们的上网行为具有可监测性,他们更愿意购买个性化产品,当然,他们也非常投入。
但是,电视媒介购买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仍然对网络媒体存在疑问,特别是像NBC的总裁Jeff Zucker这样的人,他们抱怨着无从知晓这一切将会如何发展。他们对互联网持怀疑态度,以至于不敢轻易地让电视编剧们涉足尚未明确的数字市场。
媒介购买者无法确定观众通过互联网收看了电视节目。比如说,在网上播放一集完整的《30 Rock》(中文译名为:我为喜剧狂或超级制作人),如果观众确实看了,但是万一他们删除了电脑里的cookies文件呢?收看行为便无法被知晓。另外,媒介购买亦无法得知观众的身份——是一个55岁的男性还是他17岁女儿?如果此人15岁的儿子从8台不同的电脑登陆到互联网收看同一集《Jackass》,他们也没办法知道。
传统电视除了实时收看,通常在7天内还有重播。但是在互联网上,30天甚至60天的重播都是可以做到的。尽管如此,NBC或者MTV的管理者依然会说,观众在传统电视上对广告的收视体验无疑是优于互联网的——只有少数的几个广告,或者是同一个广告主在某个节目里插播2或3条15秒广告,他们相信观众会记住这些广告。当然,在有线电视网投放广告的千人成本更高,而互联网广告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媒介购买人员可能会抱怨局面的混乱,但是互联网广告的收入一直不断攀升,明确显示出商家对网络广告不计回报的热情和兴趣。也许有一天,那些电视媒体购买者凌晨两点还坐在要打烊的酒吧里懊悔自己当初错了,应该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但愿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