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地面新闻频道面面观
作者:姚洁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通过不同的媒体获取各种资讯,这其中,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2010年,所有调查城市新闻节目的资源利用率达35.4%,依然是最能吸引观众收视的节目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央台和省级卫视在电视剧购买以及综艺节目制作上投资力度的加大,在资源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面频道已将新闻节目作为与上星频道展开收视份额争夺的"主战场"之一。北京、重庆、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市纷纷开办专业新闻频道,而在另外一些地区,部分非专业新闻频道中新闻节目的播出比重也相当可观。这些以播出新闻为主的频道在各地收视表现不一。本文将从节目编排、内容设置等方面,结合相关收视指标,细数直辖市和省会1地面新闻频道的种种表现。

1: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分析主要使用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地区组合,数据范围为2011年第一季度。

一、地面新闻频道收视概述

(一)地面新闻频道概况

        在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有35个频道名称中带有"新闻",但并非所有名称中带有"新闻"的频道都有一定规模的新闻节目播出量。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部分地区,一些名称中未带"新闻"的频道,其新闻节目的播出比重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鉴于此,本文将新闻节目播出比重大于35%的频道作为专业新闻频道进行收视分析(表1)。

表1 2011年第一季度主要地面新闻频道新闻节目收播比及频道收视表现

注:各省台频道的收视率为该频道在省会城市的收视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这些频道中,新闻节目的播出比重都远高于所有调查城市中地面频道新闻节目8.6%的平均播出水平,而观众对于这些频道新闻节目的收视比重也远高于所有调查城市地面频道16.7%的平均收视水平。不过从资源利用率来看,各地面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平均资源利用率为23.3%,低于所有调查城市地面频道95.2%的平均水平。

        从地域分布来看,在这些新闻频道中北方频道并不多见,这可能与中央台频道新闻节目在北方地区影响力较大不无关系。我们也注意到,在成都、昆明这样收视竞争激烈的省会城市,出现了两到三个新闻节目播出量均较大的新闻频道。

        从收视表现来看,重庆、四川、福建的专业新闻频道在本省省会城市收视表现不俗,而在长沙和昆明则是两个新闻节目播出量较大的非专业新闻频道收视名列前茅。

(二)地面新闻频道收视特点

        新闻节目在所有人群中的收视率通常比较稳定,观察这些新闻频道在当地省会城市的周收视表现可以发现,除了在春节期间频道收视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外,其余时期新闻频道的收视率确实波动较小(图1)。

图1 2010年以来主要地面新闻频道周收视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地面新闻频道在当地省会城市的全天收视曲线来看,由于节目编排和观众收视习惯的原因,新闻频道在全天出现两个收视高峰,午间收视高峰出现在12:00-12:30的午间新闻播出时段,晚间收视高峰则出现在大多数本地新闻的播出时段18:45-19:00。相比较而言,地面频道总体在全天也有两个收视高峰,但都略晚于地面新闻频道,分别为12:30-12:45以及19:30-19:45 (图2)。

图2 2011年第一季度地面新闻频道与地面频道全天收视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观众构成角度来看,由于地面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地域性比较强,从内容上更贴近民生,因此女性观众的比例略高,集中度也高。年龄方面,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比例较高,集中度也高。学历方面,地面新闻频道中低学历人群的比例和集中度比较高。与地面新闻频道相比,中央台新闻频道男性和中高学历人群的比例和集中度略高(表2)。

表2 2011年一季度地面新闻频道与中央台新闻频道观众特征比较

注:地面新闻频道地区范围为入选频道当地省会城市,中央新闻频道地区范围为149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地面新闻频道内容及编排特点

(一)地面新闻频道编排特点

1、专业新闻频道——全天大版块、类型化编排

        地面新闻频道中的专业新闻频道在节目编排上一般都是遵循大版块、类型化编排,将全周节目打通。虽然目前还不能做到全天24小时滚动直播,但是这些新闻频道一般会着力打造早、中、傍晚、晚间四大新闻时段,并以这些重要新闻时段为主线,在整点穿插整点新闻,支撑全天节目运转(表3)。

表3 三个专业地面新闻频道全天节目编排概况

        从福建、重庆、广东三个专业新闻频道的全天节目编排可以看出,三个频道都在早间7:00编排播出了主打早新闻,早新闻的时长分别为1小时和1.5小时。午间12:00播出午新闻,午新闻的播出时长相对较短,在30分钟左右。福建新闻频道和重庆新闻频道晚间主打新闻从18点档开始启动,在两个频道的主打新闻《现场》和《天天630》播出前,分别以娱乐新闻和新闻集锦节目"暖场",广东新闻频道晚间新闻启动时间相对较晚,直到19:30才播出主打民生新闻节目《新闻最前线》。这些主打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长都在1个小时以上。在晚间21:00,重庆新闻频道和福建新闻频道都编排播出了夜新闻,对全天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和汇总,广东新闻频道则在深夜23:00重播珠江频道的粤语夜新闻《今日关注》。在这三个新闻频道的白天时段,都穿插播出了《新闻进行时》、《直播重庆》、《正点报道》等即时新闻资讯短节目。

        从三个频道的全天收视曲线来看,福建新闻频道和重庆新闻频道的收视曲线比较接近,全天的收视最高峰出现在傍晚频道主打新闻时段,所不同的是,重庆新闻频道在《天天630》结束后收视率迅速下降,而福建新闻频道在《现场》结束后,依靠《环球报道》、《看东岸》及《F4大搜索》留住了一部分观众。广东新闻频道则在晚间有两个收视高峰,一是19:30《新闻最前线》的播出时段,二是深夜新闻《今日关注》的播出时段(图3) 。

图3 2011年第一季度三个专业地面新闻频道全天收视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非专业新闻频道——着力打造晚间新闻时段字

        在一些新闻节目播出量比较大的非专业新闻频道,频道未如专业新闻频道那样在全天多个时段推出强档新闻,但这些频道都集中精力打造了傍晚的新闻版快。如云南都市频道在晚间17:50播出长达70分钟的民生新闻《都市条形码》,借助这档新闻的良好收视表现,在节目前后分别推出了与"条形码"节目相关的《条形码望远近》和方言新闻《大口马牙》,将《都市条形码》所带来的收视效果向前后延伸;湖南都市频道在傍晚17:00-19:50播出《世界大不同》+《都市1时间》,打造三小时强档新闻版块;而南京新闻综合频道也在晚间17:30-19:40播出《大刚说新闻》、《直播南京》和《周涛讲故事》三档名牌新闻节目,这一长时间的新闻版块为频道带来了晚间第一波收视高峰(图4)。

图4 2011年第一季度三个非专业地面新闻频道全天收视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地面新闻频道节目内容特点

        与中央台新闻频道不同,地面新闻频道主打地域牌。地面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主要将目光锁定在当地百姓关注的新闻资讯和新闻事件上,在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更多地考虑当地观众的欣赏口味。

1、民生新闻:平民视角,百姓关怀

        近年来,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的民生新闻在各地荧屏上发展得红红火火,新闻不再局限于高高在上报道国家大政方针,而是更多地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对于有地缘优势的地面新闻频道来说,由他们所制作的本土民生新闻大多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和情感价值。如重庆新闻频道的《天天630》以"守望社会、舆论监督"作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以"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社会热点"为栏目宗旨;四川新闻资讯频道的《黄金30分》讲述动人新闻故事;云南都市频道的《都市条形码》则是"娓娓道来的街头巷尾事,真实再现昆明百姓的每天的生活"。这些民生新闻节目成功吸引了当地观众,从收视表现来看,各新闻频道强档民生新闻节目在当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表现,也使得地面新闻频道在与中央台新闻频道的竞争中略胜一筹(表4)。

表4 2011年第一季度部分新闻频道主要新闻节目收视表现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各地新闻集锦:奇闻荟粹,轻松逗趣

        除一些以本地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新闻节目外,各新闻频道中也有不少是各地新闻集锦节目,如重庆新闻频道的《网罗天下》、湖南都市频道的《世界大不同》、福建新闻频道的《F4大搜索》等。这些新闻集锦类节目搜罗各地新鲜的奇闻趣事,与传统民生新闻不同,这些新闻集锦节目一般以趣说新闻形式呈现,节目氛围相对比较轻松。新闻集锦类节目的制作成本相对低廉,收视表现却不差(表5),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新闻节目。

表5 2011年第一季度三档新闻集锦节目收视表现

注:《网罗天下》5月2日开播,故《网罗天下》数据日期范围为5月2日-5月18日。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国际新闻:关注全球,内外联动

        国际新闻节目一般只出现在专业地面新闻频道中。如福建新闻频道的《环球报道》、重庆新闻频道的《环球风》、广东新闻频道的《环球报道》、四川新闻资讯频道的《看世界》等。除了国际新闻外,由于地域关系,一些专业新闻频道还推出了以港澳台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节目,如福建新闻频道的《看东岸》和广东新闻频道的《两岸视点》。其中福建新闻频道的《环球报道》,2011年第一季度《环球风》的平均收视率为3.5%,在福州地区所有常规自办栏目收视名列前茅。该节目在国际新闻的采集和编排上也融入了本土化的概念。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后,又有大批福建人到海外工作。福建新闻频道在国际新闻的选择上要求多报道和福建相关的消息,比如美国和东南亚等地新闻的量就比央视报道的要多一些。在涉及海外福建人的新闻上,福建新闻频道实行内外联动,一方面有大通讯社的报道,另一方面,福建新闻频道的记者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相关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家乡采访,形成组合,从报道效果上看,比央视以宏观报道为主的内容更能吸引福建观众,形成错位竞争。

4、时政新闻:时政资讯,及时传达

        时政新闻也是各地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节目中必不可少的节目类型,如重庆新闻频道的《重庆新闻联播》、广东新闻频道的《广东新闻》、福建新闻频道的《福建卫视新闻》等,另有一些时政新闻是包含在某些大版块新闻中的一个小版块,如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直播南京》中就有《时事要闻》这个版块。这些时政新闻及时地将政府的最新时政活动和政策法规传达给广大电视观众,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收视需要。

(三)地面新闻频道节目样态特点

        地面新闻频道新闻节目的节目样态丰富多样,按照新闻节目子属性来分类,上文提到的11个地面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节目中囊括了综合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新闻评论等多种类型,其中综合新闻的播出比重和收视比重最大(表6)。

表6 2011年第一季度地面新闻频道各类新闻收播比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更细化来看,地面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节目包含了综合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故事、新闻访谈和深度报道等多种节目内容样态,这些节目体现出真实性、服务性和越来越强的互动性。

        综合新闻报道在各类新闻节目中播出量比较大,这些节目往往由多个版块组成,涵盖了民生新闻的方方面面。如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的《直播南京》共有4个版块:"第一时间"记者现场叙说新闻,随时直播突发事件;"东升工作室"动真情、讲实话、办实事;"特别关注"讲述百姓故事,聚焦社会热点;"时事要闻"播报时事快讯、追踪富民进程。湖南都市频道的《都市1时间》也包含了一批品牌子版块,内容包含了舆论监督、慈善帮忙、邻里调解、生活资讯服务甚至是百姓收藏等各个方面。

        随着数码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这些传统的综合新闻节目中也逐渐加入了更多的互动元素。我们发现,有多档新闻节目中加入了百姓自拍DV的版块,如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引入了"百姓摄像师"的概念,让老百姓拍自己的身边事、自己的新闻。广东新闻频道的《今日关注》中也有《DV现场》版块,大力发动观众用个人DV第一时间记录事件发生、进展和结局,拓宽了新闻资源空间。另外,《今日关注》还开通了热线、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观众报料平台收集新闻线索,并为此开辟了"报料大搜索"版块。

        除了综合新闻外,还有一些新闻故事、新闻评论和新闻访谈类节目也是各具特色。四川新闻资讯频道的《黄金30分》和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的《周涛讲故事》这两档高收视率节目都为观众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新闻故事。节目所讲述的故事都是本地或周边地区的社会新闻,既有现实性,又有地域贴近性。节目以真实事件为叙述内容,除了主持人的评说之外,当事人的讲述成为故事叙述的主要部分。

        新闻评论一般是以子版块的形式出现在新闻节目中,这些评论节目或是以主持人为特色,或是广泛吸收民意,传达百姓心声。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晚间新闻杂志《九点半》曾经的主持人钟山就是非常著名的新闻评论员,他的新闻评论针砭时弊,言辞犀利,节目中以其名字命名的版块《钟山非常道》不仅有着不俗的收视表现,节目视频被网友传到网上之后,在网络上也拥有了颇高的人气。广东新闻频道的《今日关注》中则是开辟了"一网联通"版块,节目组开设了一个以《今日关注》命名的专题网页,设立观众论坛,及时收集社情民意。 构建节目与观众互动的双向通道。观众可通过热线、短信或网站发表见解或提供相关信息,由编辑先选编,再由主播点评播出。

        新闻访谈类节目近年来也有一些比较新颖的节目样态,广东新闻频道的《超级采访车》就将采访地点从常规的演播室搬到了街头采访车上。主持人由记者们担任,他们邀请普通百姓上车接受采访,就一些关系到社会民生的热点话题发表观点。节目并非采取单一的访谈形式,在主持人与受访者聊天的过程中穿插记者拍摄的报道画面,使得节目的内容更为丰富。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节目形式外,地面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中也运用了方言元素。如广东新闻频道的《超级采访车》、《今日关注》都是方言新闻,云南都市频道方言新闻《大口马牙》中的方言小电影更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年轻的编导们在节目中用方言演起了幽默小电影,表演夸张,妙趣横生,方言小电影的播出也为频道的新闻版块增加了年轻受众(表7)。

表7 《大口马牙》与前节目《都市条形码》观众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结语

        在全国各级频道中,地面新闻频道因其独特性而显得不可替代。虽然这些地面新闻频道中播出的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不同,收视表现各异,但是地域性和贴近性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从内容上看,地面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大多报道本省或本市的社会新闻;从表现形式上看,说新闻、方言新闻在这些新闻节目中并不鲜见,并都能取得不错的收视表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地面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也不断加入各种互动环节,如百姓DV版块,短信、微博互动版块等。依托无可取代的地缘优势,地面新闻频道为本地观众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讲述新闻故事,地面新闻频道的发展之路值得持续关注。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