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既生动形象又传播广泛的大众媒体,电视较易受到青少年人群的接受,而青少节目也成为了一种观众人群最为集中与忠实的节目类型。近年来,国家级、省级、市级频道纷纷开办专门面向青少年的频道,集中针对青少年人群制作与播出电视节目,一方面推进了青少节目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从积极正面的角度,为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提供了丰富有趣又富含知识的电视节目。本文从整体收播情况、观众特征和各级频道的播出收视竞争入手,通过分析2010年青少节目的播出与收视情况,展现青少节目的现状。
2008年及之前几年,青少节目播出量占所有节目的比例在3.5%以下,收视量占所有节目收视量的3.3%左右,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较为接近,供求相对平衡。2009年-2010年,青少节目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至2010年,青少节目播出量占所有节目播出量的4%左右,收视量占所有节目收视量的4.5%左右,资源利用率也相对较高。青少节目的重度受众4-14岁少年儿童对青少节目的收视比重也是逐年走高(图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2010年青少节目的全天播出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傍晚16:00-19:00时段,而从观众收视量的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午间12:00-13:00与晚间17:00-20:30这两个时段(图2)。从各级频道青少节目收视量的全天分布上看,各级频道大多最倚重于傍晚17:00-19:00时段,而中央级频道和省级地面频道则在19:30-21:00时段的收视比重也相对较高(图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面向大多是学生的青少年观众,青少节目全年的播出量基本稳定,寒暑假期间略有增加。而从4-14岁青少年全年收视量的分布上看, 寒暑假及十一长假期间收视较全年其他时期有明显提升(图4)。假期的闲暇时段,更利于青少节目聚拢青少年观众的收视。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细分具体青少节目的类型,主要划分为动画片、青少专题节目、青少表演节目及其他青少节目。无论从播出总量还是收视总量上看,动画片都是青少节目中的主力军。2010年全年,动画片播出量占所有青少节目的73.5%,四岁及以上所有人动画片的收视比重为75.9%,4-14岁青少年动画片的收视量占其各类节目总收视量的79.7%。其次为青少专题节目,其播出量占青少节目播出总量的10%,收视比重与播出比重较为接近,4-14岁青少年的收视比重略低于四岁及以上所有人。青少表演类节目播出量相对较少,主要表现为面向少年儿童的晚会等节目(图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对比2010年4-14岁青少年收看各类青少节目的份额可以看出,在动画片的收视上,省级上星频道占据最大优势,收视量达到所有频道动画片收视量的47.5%,其次为中央级频道,收视份额为29%。而在青少专题、青少表演及其他青少节目的收视效果上,中央级频道均占据最大优势,尤其是青少表演、青少专题节目,中央级频道的收视份额分别达到89.5%和72.8(图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由于动画片资源的有限,在动画片市场上,通常一部动画片会在多个频道播出一次或多次。2010年,全国播出量最大的动画片是《喜羊羊与灰太狼》1,包括中央台频道、省级卫视频道、省市级地面频道在内的多个频道全年播出该动画片的时长占所有动画片播出总时长的16.91%,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果宝特攻》(表1)。
1: 本文中所提到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羊羊运动会》等一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
从收视份额上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是收视份额最高的动画片,收视份额达到16.86%,与其播出份额相当,同样也较收视份额排名第二位的动画片《海绵宝宝》有突出优势。而《海绵宝宝》作为仅在中央台综合频道与少儿频道播出的动画片,播出份额相对较小,但收视份额相对较高,资源利用较好(表2)。
从2010年主要播出的动画片产地上看 ,国产动画片占据最主要的市场,此外播出量排名前十位的动画片还包括两部日本动画片《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均为重播过多年的经典动画片。从2010年收视份额较高动画片的产地上看,依然是国产动画片占据最大优势,排名前十位的动画片中仅有一部美国动画片,其余均为国产动画片。而这些动画片大多都在中央台频道、省级卫星频道、省市级地面频道等多个频道中播出。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青少专题节目主要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为主,省级卫视、地面频道播出的青少专题节目相对较少,且多为动画片节目前后播出的介绍型节目。从青少年观众对这类节目的收视效果上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多档青少专题节目均受到4-14岁观众的欢迎,包括《大风车》、《智慧树》等多档青少专题节目在全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表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与青少专题节目情况类似,青少表演类节目也主要集中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少儿频道播出。主要的播出内容为面向青少年观众的晚会,包括儿童歌曲大奖赛、六一晚会等表演类节目均受到4-14岁青少年观众的欢迎。此外,湖南卫视2010年5月31日播出的《和未来有约做四好少年2010年度中国少年成长盛典》也在4-14岁儿童青少表演节目收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为专门面向青少年观众的节目,青少节目在观众特征上非常突出的表现为4-14岁的少年儿童所占比重最高且最爱收看。从学历上看,明显地表现为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群更爱收看。此外,作为4-14岁儿童的家长,25-34岁与55-64岁人群的观众构成与集中度也相对较高,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家长陪同收视的特征(图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4-14岁青少年收看青少节目的集中度上看, 4-14岁儿童在6-7岁步入小学之后,收看青少节目的集中度开始下降,至14岁时,除动画片外,其他几类青少节目的集中度已低于100。从各类青少节目4-14岁观众的集中度上看,动画片集中度最高,青少表演类节目集中度相对较低,各类青少节目集中度随年龄增长下降的幅度较为接近。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与思想的成熟,青少节目对其的吸引力逐渐减弱,这其中,动画片的吸引力相对其他几类青少节目而言更为突出(图8)。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作为最早在中国播出青少节目的频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始终坚持傍晚时段播出面向少年儿童的节目,从20世纪80年代的《七巧板》、《米老鼠与唐老鸭》,到后来的《大风车》、《动画城》,再到现在的《第1动画乐园》,小朋友们始终可以在放学后坐在电视机前享受一天之中的轻松时刻。
2010年上半年,中央台综合频道傍晚17:40-18:10播出《动画城》,18:15-18:55播出青少专题节目《智慧树》;下半年改为在17:00-18:00播出《第1动画乐园》的动画片。傍晚的青少节目时段始终受到全国4-14岁少年儿童的欢迎。2010年,中央台综合频道傍晚时段收视较好的动画片包括《虹猫蓝兔光明剑》、《东方神娃》、《美猴王》等(表4)。
此外,中央台综合频道常态时期在周末早间8:30-9:45播出的《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海绵宝宝》等动画片,暑假改为每日早间播出,同样也受到4-14岁儿童的欢迎(图9、表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 此处收视比重指各动画片收视时长占中央台综合频道该时段动画片总收视时长比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中央台频道中,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不仅在4-14岁观众中的收视率居于首位,在4岁及以上所有观众中也排名第五位。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少儿频道,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全天持续播出针对各个年龄段青少年的电视节目,包括动画片、青少专题、青少表演等各类青少节目均有播出。全天收视高峰出现在午间11:30-13:30、晚间18:00-21:00两个时段。晚间节目带包括《动画乐翻天》、《动画梦工场》、《银河剧场》三个动画片时段和《新闻袋袋裤》、《芝麻开门》、《智慧树》、《大风车》四个青少专题节目时段(图10)。
晚间时段动画片以国产动画片为主,包括《大耳朵图图》、《生命之花》、《弹珠传说》等动画片均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喜爱(表6)。
晚间播出的四个青少专题节目各具特色:17:00播出《新闻袋袋裤》,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新闻,分析时事,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17:30播出《芝麻开门》,以微型情景剧的形式向少年儿童讲述科普知识;18:30播出《智慧树》,由主持人串起多个节目板块,带领少年儿童融入表演性游戏节目中;19:30播出老牌少儿节目《大风车》,由多个节目板块组成丰富多彩的儿童杂志类栏目。从这四个节目的观众特征上看,4-13岁儿童更喜爱收看这些节目,而14岁观众的收视集中度相对较低。分年龄观众中,《智慧树》节目更受4-5岁低龄观众喜爱,而《新闻袋袋裤》与《大风车》的观众中6岁儿童收视集中度最高(图1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自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后,我国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创建本地少儿频道,部分大城市还建立了针对少儿观众的省级卫星频道,主要播出面向少年儿童观众的青少节目,为青少年观众提供健康娱乐窗口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青少节目的制作水平。截至2010年,已创建的专业省级上星少儿频道包括北京卡酷动画卫星频道、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上海电视台炫动卡通频道、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优漫卡通卫视。
从观众集中度上看,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类似,这些专业省级上星少儿频道的观众特征鲜明,4-14岁、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观众集中度非常突出,频道定位明确(图12)。从频道全天收视趋势上看,午间和晚间时段为主要的收视高峰,晚间时段以17:30-21:00时段最为突出。但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相比,整体收视水平略低(图13)。从全年收视趋势上看,寒暑假收视高于平时的趋势与青少节目的整体趋势相似(图14)。
从节目内容上看,专业省级上星少儿频道以播出青少节目为主,青少节目播出量占节目总量的一半以上,而这些青少节目也较受4-14岁青少年观众的欢迎,这部分人群青少节目的收视比重在55%-75%之间(图15)。从其播出的具体青少节目内容上看,各专业省级上星少儿频道更倚重于对动画片的播出,播出量均达到其播出青少节目的75%以上,而青少专题、青少表演等类型节目的播出则相对较少。中央台少儿频道青少专题、青少表演类节目的播出比重都高于省级上星少儿频道(图1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自2005年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全国热播以来,这部动画片在全国多个电视台重复多次播出,且始终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2010年,包括浙江卫视、四川卫视、广西卫视、河北卫视等多个综合性省级卫视均持续播出这部动画片,并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2010年全年综合性省级卫视播出青少节目的4-14岁观众人均收视总时长排名中,大量播出这部动画片的这四个卫视频道排名前四位,恰恰也反映出这部动画片在综合性省级卫视播出后取得的不俗效果(表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与其他综合性省级卫视以播出动画片为主要青少节目内容不同,深圳卫视多年来持续播出青少专题类节目《饭没了秀》。节目以小朋友为主角,以真人秀为主要节目形式,突显小朋友天真无邪的可爱本色,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由于节目内容的特点,这个节目不仅吸引4-14岁青少年的目光,更得到了25-54岁中青年观众的青睐,从观众特征上看更像是一个全家同乐的青少节目,在青少专题节目中可谓独树一帜(图1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地面频道的青少节目多以动画片为主,从2010年所有地面频道动画片播出与收视份额排名上可以看出,主要播出与收看的动画片与所有频道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仍然是播出量最大、且最受4-14岁观众欢迎的动画片,而《虹猫蓝兔》、《哆啦A梦》、《果宝特攻》也都是播出与收视均较为突出的动画片(表8)。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目前,所有调查城市频道名称中包含"青少"、"少儿"、"儿童"的地面频道共有27个。其中,"少儿频道"相对较多,其播出青少节目的比重也相对较高,而所播出的青少节目中,也以动画片占最大比重。2010年,重庆电视台少儿频道、深圳电视台六套(少儿频道)、山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上海电视台哈哈少儿频道晚间(18:00-23:00)播出青少节目的比重相对较高,播出比重基本在频道晚间所有节目播出比重的65%以上,而其中,动画片也达到其播出青少节目量的70%以上(表9)。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青少类地面频道收视表现不尽相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少儿频道、济南电视台少儿频道等频道均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均在本省省会城市4-14岁人群的频道收视排名中位列第一。本文将以这两个频道为例,具体了解青少类地面频道播出青少节目的情况。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少儿频道全天收视最高的时段为晚间18:30-22:00,这个时段主要播出的节目为动画片。此外,白天时段播出多档青少类节目,包括《音乐棒棒堂》、《国学小讲堂》、《东西动漫社》、《小神龙俱乐部》、《棒棒好伙伴》等节目也都在4-14岁青少年中取得了较好的收视表现(图18)。
济南电视台少儿频道全天播出多档动画片与青少节目,晚间17:30-19:00时段播出的动画片与电视剧收视效果最好。其后19:30-20:00播出的家庭户外竞技综艺节目《全家都能赛》3也受到了4-14岁青少年观众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图19)。
3: 《全家都能赛》由济南电视台少儿频道于2010年10月30日起开播,是以家庭为参赛单位的冲关竞技类节目,凡家里孩子年龄在5周岁至14周岁的家庭均可报名参加。
注:节目信息摘取自2010-12-22日播出信息。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注:节目信息摘取自2010-12-22日播出信息。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近年来,青少节目播出量逐渐增加,4-14岁青少年观众对青少节目的收视量也逐年增长,加之各级频道纷纷响应广电总局的号召积极开办少儿频道,为青少年观众提供接触面广、内容活泼、知识丰富的电视节目,更进一步推进了青少节目的发展。各类青少节目中,动画片的播出与收视量均最多,包括中央级频道、省级卫星频道、省市级地面频道均大量播出;而青少专题、青少表演等类节目播出量则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中央级频道播出。这些青少节目,大多也都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欢迎。
青少年代表着我们的未来,对青少年的关怀与爱护,既出自人类的本能,也源于我们对更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期待电视屏幕上出现更多优秀的青少节目,以多姿多彩的节目内容伴随少年儿童度过美好的童年时代。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