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勇于秀自己 达人正当红――省级卫视达人秀节目扫描
作者:陈明

        近几年,省级卫视的受众收视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综艺娱乐类节目是各大省级卫视争夺受众市场的一大利器。继综艺娱乐节目"冲关热"、"麦霸热"、"相亲热"之后,一股"达人风"悄然在省级卫视荧屏中盛行。2009年9月山东卫视《中华达人》以"所有在民间有生命力的文艺形式"为节目核心内容登陆电视荧屏。2010年初浙江卫视推出的"以网罗民间搞笑高手,找到下一个'小沈阳'"为节目宗旨的《谁笑到最后》,5月升级为《谁笑到最后?天下达人》,并向全国征集各路"达人"。上海东方卫视从今年6月至今接连推出两档"达人秀"节目——让世界各国奇人异士表演绝活的《达芬奇密码》及"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的《中国达人秀》。而湖南卫视每周五播出的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版块中也加入了"达人秀"元素,邀请在各领域身怀绝技的嘉宾进行表演。

        "达人"一词,来源于英文"talent",即"专业者"、"有才能的人",在现代多为形容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的俚语。例如:"音乐达人"就是在音乐方面比较杰出的人。在国外较早获得收视成功的以"达人"命名的节目是2006年NBC播出的《美国达人》,这档零门槛的选秀节目成为继《美国偶像》之后一档高人气的平民娱乐节目。在《美国达人》走红后,比赛形式和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英国达人》也受到英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在中国的"达人"秀浪潮中,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是购买《英国达人》版权而出品的。如今,省级卫视频道中以"达人秀"为主的节目,其内容通常是各路人马汇聚一堂,向观众展示各自的才艺绝技。而这些节目的节目形式如何体现?节目有哪些特点?观众的收视特征如何?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做进一步分析。

一、《中国达人秀》――"零门槛"的平民选秀

        《中国达人秀》是上海东方卫视2010年推出的一档选秀节目,在3月就已从广电总局获得选秀牌照,节目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表演类型限制,以挑选出那些平凡而富有才华、拥有梦想并渴望奇迹的"草根"平民走上世界舞台为目的。相比湖南卫视《快乐男声》、青海卫视《花儿朵朵》等选秀节目在2010年3、4月份就已启动,6月底7月初首场全国总决赛,9月初全部比赛结束,《中国达人秀》在7月25日周日21:05才亮相上海东方卫视的荧屏。节目经过6场初赛、3场半决赛及1场总决赛后,于10月10日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圆满收官。节目收视率也呈现"高开高走"的态势,在上海地区收视率从初赛第一场的8.0%、第二场的13.1%、……半决赛第一场的21.2%至总决赛的34.9%(图1),《中国达人秀》也创造了电视节目在上海本地的收视记录;在全国71城市,其收视率同样是呈现"高开高走"的态势,总决赛的收视率在71城市达到了4.3%(图2),且排名居同时段所有频道的首位。

图1 2010年《中国达人秀》在上海地区每期收视率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2 2010年《中国达人秀》在71城市每期收视率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中国达人秀》不是中国大陆电视台引进的第一档特长展示类综艺节目,在上海东方卫视推出该节目之前,国内某些电视台也有一些类似的节目出现。《中国达人秀》节节攀升的收视率、持续广泛的关注度背后,成功的因素或许有以下几点:

1、另辟蹊径

        2010年,许多传媒人士撰文指出选秀节目遭遇"七年之痒",2004年第一届《超级女声》开启了选秀时代,2005年更是发掘出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如今仍然活跃在娱乐圈一线的艺人,同时也奠定了湖南卫视选秀节目领先的地位。随后各家省级卫视纷纷效仿,一时间选秀节目成为省级卫视的必争之地,江苏卫视推出《绝对唱响》、《名师高徒》,上海东方卫视启动《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而一些选秀节目的赛制和流程同质化严重,节目评委也常常是几个熟面孔,负面新闻也通常伴随着某些选秀节目的比赛进程。

        选秀节目的同质化、缺少创新、选手辨识度不高、过多负面消息等让观众难免产生审美疲劳,持续追看的意愿也有所降低。2010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青海卫视《花儿朵朵》、浙江卫视《非同凡响》仍然坚持歌唱类选秀的模式,而东方卫视此次放弃延续《加油!好男儿》、《加油!东方天使》等选男、女偶像的"加油"系列,力图突破中国选秀节目的"瓶颈",另辟新路选择推出一档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表演类型限制的"零门槛"平民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节目不论主题模式、赛制流程、选手类型等与其他省级卫视选秀节目有着很大的差异,节目带给观众一种久违的、新鲜的、与众不同的观看感受。

2、中西合璧

        《中国达人秀》的节目形式、题材并非本土原创,是上海东方卫视购买了欧美当红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版权而出品的,可以说,这是一个"舶来"程度很高的节目模式。无论是舞台还是赛制,甚至是一些节目细节: 三个评委如无必要都将"从一而终",比赛场地定在了高级别的音乐厅,录制现场有超过20个机位拍摄方方面面的情况等,《中国达人秀》都严格遵照了原版节目流程进行制作,而《英国达人》成熟的运作模式与拍摄手法等让《中国达人秀》也有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达人秀》在学习和借鉴《英国达人》成熟的模式基础上,节目也结合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文化、情感等背景进行中国化内容制作。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大多数人崇尚独特个性、思想自我,而崇尚和谐、专注情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因此,《中国达人秀》除了记录选手才艺展现外,节目还和中国百姓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娱乐的同时更多注意到情感要素的发掘和表达,挖掘选手才艺表演背后的价值观、文化内涵等,从平凡人身上发现不平凡的情感和故事。23岁的"袖珍"女孩朱洁和他的男朋友站在舞台上,一句简单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幸福的!"让电视机旁的观众眼眶湿润;"孔雀哥哥"全身插满LED灯的行头是为博病中妻子一笑而潜心研究所得,他的故事让人感动;而失去双臂的刘伟用双脚弹奏优美的钢琴曲,让观众产生深深地敬佩之情。同时,中国人纯朴、善良、智慧、勤劳的美德也在这些选手身上得以体现,"孔雀哥哥"、"无臂男孩"等选手所展现出的中国社会中普通人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等都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让观众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鸣。

3、平民盛宴

        因为是无门槛、无艺术门类限制的草根选秀,任何人都可以在台上表演唱歌、跳舞、魔术、杂技等任何才艺,因此,平民化、多样化也是节目的主要特点之一。目前,在许多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主角通常是明星或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中国达人秀》则是一个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提供展示舞台的节目,参赛选手非常平凡,既有学龄前儿童、大学生、家庭主妇,也有工程师、建筑工人、退休教师等,他们都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原生态、真实不作秀的风格也更容易打动广大老百姓的心。而节目内容方面,既有街舞秀、变脸绝活,又有挑战玛莉亚?凯丽的高音歌唱、用脚进行钢琴曲弹奏等多样化内容,任何才艺都可以在节目舞台上尽情发挥,修车的大爷表演的自行车杂技,民工街舞团的舞姿等让观众在连连惊呼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热情和渴望。

4、立体宣传

        《中国达人秀》节目7月25日开播之前,上海东方卫视在周日同时段播出节目主题内容和《中国达人秀》类似的《达芬奇密码》进行观众收视预热和培育,《达芬奇密码》是一档让世界各国奇人异士表演绝活的节目,参与的选手比《中国达人秀》选手更为专业,节目也是由主持《中国达人秀》的程雷主持。

        《中国达人秀》由海飞丝冠名播出,节目宣传片以海飞丝代言人蔡依林及评委周立波所拍摄的素材为主要宣传播出。《中国达人秀》电视宣传片播出覆盖上海电视台全部13个频道中的10个频道,其中上海台娱乐频道和覆盖全国收视观众的上海东方卫视频道播出时长分列前两位(表1)。节目宣传片在黄金时段的播出时长占据了整个宣传片播出时长的近26%,和2009年上海东方卫视选秀节目《加油!东方天使》相比,其宣传片的播出时长明显更高(图3)。除了前期节目的观众收视预热和密集的宣传片播出之外,上海东方卫视和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都在每天晚间黄金时段制作播出《中国达人秀幕后花絮》、《中国达人秀选手风云录》等专题节目,而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的《新娱乐在线》、上海电视台星尚频道的《左右时尚》等节目每天也会大篇幅地跟踪和报道节目台前、幕后的各种情况,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高收视率新闻节目《新闻透视》、《1/7》,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风言峰语》、《眼界》等也对《中国达人秀》节目所引发的现象或某些特色选手等进行采访和报道,节目与节目之间,节目与频道之间相互互动、紧密合作。

表1 《中国达人秀》在上海各频道电视宣传片播出时长(2010年1月1日-10月10日)

注:本表只显示电视宣传片播出累计时长在15分钟以上的频道信息,上海电视台炫动卡通频道、星尚频道 和五星体育频道也播出了一定时长的宣传节目。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3 《中国达人秀》和《加油!东方天使》电视宣传片播出时长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除了电视等传统媒体,《中国达人秀》宣传和网络等新媒体也是紧密结合的。节目各种相关信息及时公布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百度贴吧、天涯娱乐等都开辟了节目专门的讨论区,节目导演和人气选手去网站聊天室和网友聊天互动;在微博盛行的今天,《中国达人秀》节目组和人气选手也集体开博,在微博上及时发布节目和选手的各种动态。而对于被淘汰的达人以及想要挑战晋级达人的报名者,节目复活赛不设专门比赛,只在"中国达人秀"官网上进行。网上票选最高的两位"复活"达人,和三场半决赛决出的六位达人一起,共同参加总决赛竞争。"铺天盖地"的全方位、立体宣传报道和活动也让《中国达人秀》节目在广大观众中赚取了较高的人气和知晓度。

        在取得高收视的同时,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中国达人秀》,在全国71城市中,借助上海本地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超高的收视率,节目观众一半以上来自于上海本地。《中国达人秀》在上海的收视率数倍高于外地,在全国一些主要城市(沈阳、广州、西安等)的观众收视率也并不是很突出。而"孔雀哥哥"姜仁瑞、"鸭脖夫妇"周彦峰、许娜等才艺略显单薄的"故事型"选手晋级也引起了《中国大人秀》到底是比故事还是比才艺、晋级的"感动达人"过多等争议。如何进一步扩展上海以外区域的收视、挖掘更多有才艺的选手也是《中国达人秀》节目下一季所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

二、《中华达人》――以"民族、原生态民间才艺"为特色

        与《中国达人秀》以选秀为主要形式的季播有所不同,《中华达人》则是一档常态综艺栏目。该节目自2009年9月起在山东卫视周五21:30播出,节目时长1小时,2010年7月24日,节目改在周六16:30播出。《中华达人》题材内容取材于民间,那些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在某一区域流行的、草根化的、带有原生态色彩的民间才艺,都在节目中呈现;民歌、民舞、曲艺、杂技、民乐、魔术、绝技绝活以及五花八门创意十足的表演都纷纷登场。节目中还加入民间文艺扶植基金的奖励, 节目每集会有3位嘉宾评委及现场70位大众评委为选手的表演打分,让节目有更多的悬念和互动性,而得分最高的选手将获得民间文艺扶植基金。通过参与节目,一批才艺突出的人气选手,如反串"贵妃"的男童姜舒原、农民歌手毕会仙、"超级龙套王"边怡宁等也获得了广大电视机前观众的喜爱和关注。节目在每周六下午时段播出,在全国71城市主要吸引的是女性、45-64岁、初高中学历的观众,而55-64岁以上观众的集中度最高为151.6%(表2)。从节目的收视效果来看,《中华达人》在周五晚间时段播出后山东卫视的时段收视率较开播前同时段有所提升,节目改在周六下午时段播出后山东卫视的时段收视与播出前同时段也基本持平(图4)。

表2 《中华达人》观众特征(2010.7.24-9.30,71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图4 《中华达人》开播前后1 收视率比较(71城市)

1 注:周五档数据日期:开播前(2009年5月8日至9月4日),开播后(2009年9月11日至12月31日);周六档数据日期:开播前(2010年5月22日至7月17日),开播后(2010年7月24日至9月25日)。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谁笑到最后?天下达人》――从搞笑达人至天下达人的综艺升级

        921娱乐纵贯线是指浙江卫视每天21:21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带,每周七天,每天播出一档时长1小时左右的娱乐节目,节目形态涵盖美食、冲关游戏、唱歌记歌词等。从2008年8月浙江卫视全新改版至今921娱乐纵贯线全面推出已有两个年头了,浙江卫视21点档综艺节目带也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中:2010年4月《我是大评委》变身为《麦霸英雄汇》;2010年9月《爱唱才会赢》更新为《爱唱才会赢?争分夺秒》,节目从最初的选手通过唱歌、游戏改为参与竞技挑战来赢取公益奖金;而在2010年5月,每周三21:21播出的以网罗民间搞笑达人的《谁笑到最后》也全面升级为《谁笑到最后?天下达人》。

        《谁笑到最后》是浙江卫视2010年1月6日推出的一档为平民展示搞笑才艺而设计的综艺节目。节目以网罗民间搞笑达人、找到下一个"小沈阳"为宗旨,无论是谁,只要你的才艺够夸张、够搞笑、够雷人,你就可以登上这个舞台,一展你的搞笑风采。由于节目一开始定位为寻找民间搞笑达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逐渐产生栏目模式一成不变、选手表演内容雷同,有时候甚至让人感觉成为二人转的专场,这些问题也使得节目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2010年5月26日,节目全面改版,主题内容由之前单纯的搞笑娱乐全面升级为各种达人展示才艺秀的节目。每期节目的表演选手向多元化发展,童星、绝技绝活、平民达人等都可以成为节目舞台的主角,而节目对选手的表演不限形式、不限内容,并引入评审团机制,评审团评委由节目制片人更生、知名艺人、网络红人等10人组成。节目现场10位评委,每人两盏灯,每亮起一盏灯,就代表表演的达人可以获得100元的达人培训基金,但选手必须要达到10盏灯及以上,才能拿走奖金,若获得全部20盏灯,选手将可拿走万元大奖。而评审团评委中设有一位团长和两位副团长,他们在达人表演过程中,有举叉的权利,三人都举叉的话,该达人就要终止表演,并失去赢得奖金的机会。

        从《谁笑到最后?天下达人》在全国71城市收视率来看,2010年1月6日至5月19日《谁笑到最后》的平均收视率为0.77%,节目在全新升级后,四岁及以上所有人的平均收视率为0.69%,而35-64岁人群的收视率要高于所有人,其中55-64岁人群的收视表现最为突出,收视率达到了1.03%。但15-34岁年轻人群收视率相对偏低(图5)。在保持现有优势收视人群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收看,这也是节目提高整体收视率的方向之一。

图5 《谁笑到最后?天下达人》各目标人群收视率(2010.5.26-9.30,71城市)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结语

        随着省级卫视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卫视节目跟风不断、节目同质化问题突出。从"快男快女"、"记歌词"到"相亲",一种节目类型或形式受到观众的喜爱后,此类节目迅速地被复制再复制,许多内容、形式、流程雷同的节目就会纷纷推出。在达人秀正当红的今天,一些节目也都力图在达人秀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如果说《中国达人秀》是选未发掘的"达人",《达芬奇密码》是展示已成名的"达人"为区别的话,那么一些其他同类节目存在辨识度不高、内容同质化的问题,甚至出现同一位选手频繁在不同达人秀节目中串场的局面。电视节目如何能摆脱这种"相似"? 观众短暂的热情不代表对节目的长期认可,如果电视台仍然走不出模仿的老路,只求快不求精、求一时的效益,那么最终导致的是节目生命力短暂、过早走入衰退期,然后再复制再衰退,从而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循环状态。创新是节目的生命力,《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电视台要想节目持续受到关注,就不能固守着一种模式和风格,要始终站在观众需要的最前沿,推陈出新,节目才会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