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电视剧题材播出与收视的地域差异
作者:李红玲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生产、交易和播出的第一大国,电视剧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区电视市场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然而,我国幅员辽阔,电视剧收看环境复杂,地域文化和收视偏好也咸淡不均,甚至可能会导致一部电视剧处于此处热播而在彼处受到冷遇的"冰火两重天",但也出现一部剧风靡各地、全国热播的"山河一片红"。如何解读电视剧的这种地区收视异同现象?异在何处?同在哪里?笔者选取CSM媒介研究2010年1月至4月10日在全国80城市晚间18:00-24:00时段收视率前50名的4000部电视剧,对其各地特征进行汇总简析,谨从题材、时代等角度入手,试图管中窥豹,掀开其地区收视异同规律的一角帷幕。

一、电视剧题材与收视差异

1、电视剧题材的地区收视特点

        电视剧题材是区分电视剧的基本属性,那么,具有地区差异性吗?从CSM的2010年1月至4月10的数据来看,收视表现好的题材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80城市播出了34类电视剧,但进入前50名的题材却仅有6类,不足总量的20%。从这6类电视剧部数分布来看,近代传奇、都市生活和社会伦理最为流行,分别在27、26和16个城市获得最多部数。反特/谍战剧在7个地区进入前50名的次数最多,而军事斗争和言情剧均在2个地区收视最好(图1)。

图1 进入各地收视率前50名的电视剧题材在80城市的分布(18:00-24: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再看近代传奇、都市生活和社会伦理这三个题材电视剧在各地的入选情况,能发现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单一题材收视亮点集中的区域。每个城市进入收视率前50名的电视剧中,近代传奇题材剧在华东地区最受欢迎,舟山地区有16部剧进入前50名,其次是湖州地区有13部,福州和烟台均有12部;其次是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呼和浩特和太原都是最爱收看近代传奇剧的城市。其他地区则是东北的哈尔滨、西北的兰州、西南的重庆和绵阳。

        都市生活剧在华南区域收视表现最好,其次在华东区。在广东的中山、佛山、广州、珠海、汕头、惠州、韶关和梅州,在广西的南宁和柳州,都市生活剧进入前50名的部数最多;华东区则分布在江苏省内南京、苏州、徐州和常州,浙江省的金华和宁波两地;西北区域则是乌鲁木齐、西宁和银川。

        社会伦理剧分布相对分散一些,东北的大连、沈阳和长春,华南的深圳,华中的武汉和洛阳,西北的西安,以及华东区的江苏、江西、浙江和山东的部分城市,都是该类题材收视表现最好的地方(表1)。

表1 进入收视率前50名频次最多的电视剧题材在各地的分布(18:00-24: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电视剧题材高度扎堆的现象,一方面说明我国电视剧呈现出"高播出——高收视"的循环。因为据笔者连续多年研究发现,社会伦理、都市生活和近代传奇剧也是近年来播出量排名靠前的类型;另一方面也说明热播剧正向两条道路发展:一是向贴近百姓生活、充满现代气息、反映人与人之间伦理情感和道德反思的方向充分延展,体现为都市生活剧和社会伦理剧;二是向百姓陌生、新奇但又能看得懂的方向发展,解密近代人物的跌宕命运、传奇故事,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在此之外,在2009年国庆题材热播的惯性基础上,反特/谍战和军事斗争题材尽管阵营有所缩小,但仍然有一定的市场。这一特点在全国各地普遍呈现。

2、类型化题材剧目的地区差异举例

        由于政策的鼓励,2009年军事内容(包括军旅生活、军事斗争、地下斗争、反特/谍战、战争、重大革命、重大历史)的电视剧不仅在数量上出现了井喷,而且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飞跃,以《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解放》为代表的各类军事剧目在制作手法、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等各方面均实现了许多新的突破。2010年以来尽管势头有所削弱,但该类电视剧已经崭露头角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出于收视惯性和播出编排的考虑,仍然有不少相关剧目播出,反特/谍战剧成为其中最耀眼的题材之一。

        从市场区隔来看,军事内容剧在一些崇尚休闲娱乐的城市影响较小——南京、长沙、武汉、济南和北京构成了重点市场;西宁、银川、贵阳、呼和浩特、兰州、昆明、重庆、南昌、大连、哈尔滨等成为潜力市场;太原、石家庄、郑州、天津、宁波、厦门、深圳和广州等地则为饱和市场;上海、成都、合肥、海口等地为边缘市场(图2)。

图2 军事内容剧在部分城市的播出与收视差异比较(200.1.19-2010.4.10,19:30-22: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前两年曾风靡一时的古装剧在近年来有所沉寂,尤其是2009年倡导国庆题材电视剧之后,古装剧似乎更加不被市场看好。然而,不可否认古装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中的地位,2010年以来,古装剧有逐步复苏的端倪。

        从古装剧的收视率和播出量在各核心城市的分布来看,显然可以分为四类市场:一是播出量和收视率都相对较高的重点市场,包括南京、海口、重庆、上海等地;二是收视率高而播出量较低的市场,有进一步开掘的可能性,故称之为潜力市场,包括西宁、银川、济南、杭州、天津、贵阳、宁波、呼和浩特等地;三是播出量较大而收视率却很低的市场,出现了收视天花板,可以称之为饱和市场,有广州、昆明、南昌、武汉、成都、长沙和深圳等;四是无论收视率还是播出量都比较低迷的市场,相对于其他城市被边缘化了,包括石家庄、长春、太原、西安、哈尔滨、大连和厦门,等等(图3)。当然,这些划分仅仅是便于媒介从业人员看清不同市场的差异,是相对的、变动的,不是绝对的、永恒的。

图3 古装剧在部分城市的播出与收视差异比较(2010.1.1-4.10,19:30-22: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地域差别与收视差异

1、地域文化偏好与收视差异

        通常一部电视剧会选择某个或几个地点作为故事发生地,侧重反应其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一是以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为蓝本进行故事演绎、创作,比如2010年播出的《苍穹之昴》、《狼烟北平》、《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等,依托点都是北京及其京味文化,而《牟氏庄园》则是落笔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二是以某地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虚拟若干人物演绎爱恨情仇,例如《北方有佳人》。这类剧目由于契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在当地通常收视较好,而在与此文化距离较大的区域则收视偏差。

        以《老大的幸福》为例。该剧发生在东北某市,聚焦于当地的底层百姓所从事的足疗行业,并以首席足疗师傅老大及其兄弟妹为主角,剧中人物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生活情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当地的地域特色。该剧尽管在全国各地都热播,但毋庸置疑,还是在北方地区收视表现最理想,包括华东、西北、东北乃至华中,收视排名非常喜人。但是在我国华南的广东地区,以及浙江各地,收视较差,排名在前20名之外(表2)。

表2 中央台一套首播《老大的幸福》时在部分地区的收视情况(2010.3.4-2010.3.26)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城乡差别与收视差异

        根据电视剧所反映的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题材,而这些题材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属性有时候会成为地区收视差异的原因。最能看到这种差异的是:农村剧在农村地区相对热播,都市生活剧在都市相对热播。

        农村题材剧以农民为主人公,剧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主要在农村,核心反映的是农民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等。许多城里观众,对农村剧中的乡土对白、折射的生活习惯感觉陌生、不太理解,由于与他们的生活距离较远,他们对这类剧并不太感兴趣。例如,2009年2月中央台一套播出《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第二部》,在大部分省份乡域的收视率超过了城域,尤其是吉林、江西、湖南、福建和辽宁。

        都市生活剧以当前都市家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的情感变化为主要线索,聚焦点在城市。对于农村观众而言,看到的都市生活剧绝对数量远超农村剧,但对于都市剧的喜爱并不如城里人那么明显。2010年《老大的幸福》在中央台一套播出后,对比城乡收视,城里人显然更爱看此剧,许多省份城域的收视率也高于乡域。上海东方卫视播出围绕住房问题讲述现代都市青年的情感故事的《蜗居》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尤其是买不起房的青年和负担高昂月供的房奴们深有共鸣。但是,对于从小居住在"房屋数间、更有点田"的农村人而言,他们对于花如此代价居住这么小的钢筋水泥房子的生活并不能深刻理解,从收视率来看,《蜗居》在乡域的收视率显然不敌城域(表3)。

表3 部分电视剧首播时在各省的城乡收视率差幅比较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然而,对于有些电视剧来说,由于宣传手段或者较高的关注率,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城乡的界限,他们的故事能够被更多人接受,从而出现城乡收视均衡的状态。例如,2010年春节期间中央台一套播出《乡村爱情故事》时,借助赵本山师徒在春晚的高调亮相所带来的顺风车效应,加上前面两部所积攒的人气和期待,该剧不仅在农村获得高收视率,同样也成为城里观众关注的焦点。

三、重点城市的收视差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电视剧的地区差异,面对我国差异巨大的电视市场,就很有必要对细分市场进行更细致的分析。笔者在每个大区域选取一个代表性的重要城市,分别是:华北的北京、华东的上海、华南的广州、华中的长沙、西南的重庆、东北的哈尔滨和西北的西安,剖析其电视剧在播出量、收视热点、频道竞争力的差异。

        这7个城市各类题材播出比重相差不大。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10日,晚间18:00-24:00时段,都市生活和言情剧均以超过10%的份额占据前两位,其次是社会伦理剧比重在8%以上,反特/谍战剧和近代传奇题材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比重在7~8%之间。可见在播出的剧目选择上,大城市电视台比较慎重、趋同。略有不同的是部分城市某个题材的比重略高于其他城市,例如上海的言情剧比重达到11.4%,不仅是频道内第一题材,而且在7个城市中也是最多的;对于追求悠闲生活的广州人而言,要确保都市生活剧的播出量(表4)。

表4 七个重点城市部分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2008.1.1-2010.4.10,18:00-24: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收视效果看,各个城市差异开始显现,但仍有相同之处。大的相同之处是近代传奇、都市生活、社会伦理等题材依旧占据主角地位,然而在每个城市的具体频次分布有较大差异。

        近代传奇题材在北京、重庆、郑州和哈尔滨四地进入前50名的频次最高,在上海入选频次排名第五,在广州排名第三,而在西安仅有2部剧入围。都市生活剧在广州称雄,在上海、西安、北京和哈尔滨也能跻身前三名之内,但在郑州地区差强人意;社会伦理剧是西安各题材中的翘楚,在上海和郑州地区排名第二,但在北京和重庆地区表现较差。上海则是反特/谍战剧收视表现最耀眼的地方。该题材在重庆和郑州也有好的表现,但在广州、西安仅有2部入围当地前50名。言情题材在广州、西安和哈尔滨三地的收视优于其他四地(表5)。

表5 七个重点城市电视剧收视率进入前50名的各题材部数分布(2010.1.1-4.10,18:00-24: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单部电视剧在7个城市的收视表现能较直白地展现地区差异的鸿沟有多深。中央台八套播出的神怪玄幻剧《神话》在各城市的待遇冷热不均。在郑州、重庆和西安三地收视率在前10名之内,在北京排第12名,哈尔滨排名第19名,上海排名第26名,而在广州仅排名第40名(表6)。

表6 中央台八套首播《神话》时在七个重点城市的收视情况(2010.1.2-2010.1.18,19:30-21:4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电视剧在各个城市的收视率也不尽相同。在重庆收视率日走势呈下滑态势,而在西安则步步攀升,最后一日达到最高峰。哈尔滨前一周出现收视高峰,而随后下滑并保持稳定一直到结束。在上海、广州、长沙和北京四地,该剧收视不温不火,走势较为平稳(图4)。

图4 中央台八套首播《神话》时在七个重点城市的收视率日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由于省级卫视具有不同的地缘影响力,同播一部电视剧在当地的收视率表现也有较大差异。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联袂播出《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卫视在北京地区收视率第一名,在上海仅为第46名,而上海卫视在上海排名第12名,在北京地区为26名。由于广州地区独有的特殊竞争环境,其他省的卫视频道在该地通常会遭遇收视"滑铁卢"(表7)。

表7 《媳妇的美好时代》首播时在七个重点城市的收视情况(2010.3.29-4.1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各地电视剧主播频道的实力强弱可以大概了解不同城市电视剧竞争主力的差异。在我国西部、北部等地城市,中央台的影响力很强,而在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当地的地面频道发挥主要作用。在7个城市晚间黄金时段第一档电视剧收视率排名中,能进前5名的频道,上海全部为当地台频道,广州为当地频道和翡翠台,在北京和西安当地频道占据4席,在哈尔滨中央台一套排名第一,黑龙江台和哈尔滨台各占2个名额,郑州则是河南台占3名、中央台一套和中央台八套均跻身其中,重庆是当地的地面频道占3名、外加中央八套和浙江卫视(表8)。从中可见,当地的影视频道和综合频道成为抗衡外来势力的中流砥柱。

表8 七个重点城市播出电视剧的频道收视率排名(19:30-21:30,2月13日除外)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四、题材以外因素与收视差异

        影响电视剧收视的因素除了电视剧本身,例如题材以外,外在播出因素也非常关键,其中,播出平台的差异、频道间的竞争博弈、首重播的轮次和时段安排等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下文就对题材之外的几种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

        目前我国共有46个省级卫视频道,尽管都是全国覆盖,但不同的卫视频道隶属的省级单位不尽相同,竞争实力也差异颇大。大部分省级卫视还是停留在"立足本地、辐射区域、放眼全国"的区域卫视的定位,其影响力也局限在当地或附近几个覆盖辐射较强的区域。对于那些已经实力强劲、在全国影响举足轻重的省级卫视而言,确保大本营是走向全国的保障,因此也同样存在地缘影响力。

         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的省级卫视平台播出,尽管信号发射全国,但通常是当地收视率好于外地。对于许多本地观众而言,通过本地卫视收看电视剧犹如通过本地卫视收看《新闻联播》一样自然、亲切。例如,《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于2009-12-28至2010-1-17通过4家上星频道首播,其中,北京卫视收视排名最好的城市是北京,排名第二,其次是同处北方的呼和浩特和山东潍坊,而在昆明、广州、深圳等南方地区收视排名非常靠后;上海东方卫视在上海排名第12名,在武汉、广州、汕头等地排名80名以后;浙江卫视同样也出现了在本省排名靠前、在广东折戟的现象。而北京、上海两家卫视在本地的收视都较在对方阵地好(表9)。

表9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首播在部分城市所有频道收视率排名(2009.12.28至2010.1.17,,19:30-23: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对于地面频道而言,影响地区收视差异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和省台与地市台的竞争博弈、剧目在不同频道间首重播的轮次和时段安排等等。对于省级地面频道而言,确保中心省会城市是主要"道策",无论是覆盖还是宣传都享有最优的待遇。而这些日积月累的努力转化为竞争力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导致同一频道在省内不同地区的收视差异较大。而对于地市台来说,抢占先机、巧妙编排是抗衡省台赢取市场一杯羹的重要举措。例如,《小姨多鹤》在江苏城市频道播出时,是南京地区的收视冠军,在镇江排名第9,然而在其他地区却不够理想(表10),并不能断言该频道实力不足,而是因为身置复杂竞争环境导致地区收视差异。

表10 电视剧《小姨多鹤》在部分地区的收视情况(2010.1.1-4.10,19:00-22: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综上所述,电视剧的地区收视差异确实存在,但造成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所列举的题材、地域文化、频道竞争力、城乡差异等仅为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无论是何种原因、何种差异,提升电视剧质量、以优秀制作赢取观众是消除地区差异的最佳武器。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