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电视人口大国,而在众多的电视人口当中,少年儿童由于其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特定的收视兴趣和收视需要,受到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的特别重视。从其本身的数量来看,2009年4-14岁的少年儿童在所有频道的整体观众中所占比重为8.7%,而在专业的少儿频道1中,4-14岁的少年儿童观众所占比重更是高达42.1%。对少年儿童观众收视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也证实,在这一群体的收视过程中,家长的伴随收视同样不容小觑。因而,具有相当规模的青少年群体以及数量更大的青少年父母群体,为青少节目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专业的少儿频道的创办和发展奠定了受众基础。本文从国内青少类节目的资源利用出发,立足于对少儿频道的节目资源、观众特征、收视状况的分析,同时结合代表性少儿频道的发展现状,力图简明勾勒出目前国内少儿频道的播出和收视市场基本状况,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1 本文分析的少儿频道包括名称中带有青少、少儿、儿童、动画、卡通的频道。
与播收两旺的电视剧、新闻、生活服务和综艺节目相比,青少节目无论在播出量还是在收视量上均不属于大众节目的行列。2009年全国149城市青少节目的播出时长为13.6万小时,占所有节目播出总时长的3.5%,人均每天收看时长为7.19分钟,占所有节目收视时长的4.3%。但从近年来青少节目的收视量变化看,在播出比重略有增长的情况下,收视比重在2009年更是增加了近三分之一,使节目的整体资源使用效率跃至22.4%,较前几年明显提升(表1)。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青少节目在保持收视市场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已经逐渐培育起其核心受众群体的收视兴趣和收视习惯。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具体到专业的少儿频道,青少类节目32.3%的播出比重和高达62.9%的收视比重更是显示出频道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核心青少节目资源不仅占节目播出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更是在频道收视中得到了高效的利用,成为频道收视的主导力量。当然,专业少儿频道中生活服务、电视剧、专题和综艺节目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总计达到34.2%,但收视比重仅为18.9%,节目供应和观众收视消费比较显示出供大于求的状态。相较这几类主要的节目类型,我国专业少儿频道中其他类型节目收播比重均不高。
从各级频道来看,上星少儿频道的专业化程度明显更高,其中中央级少儿频道和省级上星少儿频道青少类节目的播出比重均在50%以上,收视比重更是超过65%(中央级少儿频道超过70%)。省台和城市台地面少儿频道相对来说专业化程度不高,青少类节目的播出比重在30%左右,但收视比重高达50%以上,说明频道的核心收视群体对其专业青少节目明显更为关注,收视更为集中。除了青少类节目这一核心节目资源外,中央级少儿频道在生活服务、电视剧和专题节目播出中略有涉猎,而省级上星少儿频道生活服务和综艺类节目的播出比重较高,省台和城市台的地面少儿频道则拿出相当的频道资源播出生活服务、电视剧和专题类节目,除了生活服务节目利用效率不高外,电视剧和专题节目基本也能在频道中得到有效的利用(图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专业的少儿频道的受众定位清晰,4-14岁的少年儿童观众所占比重超过四成,从学历上看以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学生或学龄前儿童为主。除了这一核心群体外,在年龄层和职业上(无业中以退休人员为主)处于儿童父母或祖父母阶段的受众比例也略高,但这群观众在性别和学历上没有明显的区分。从专业少儿频道的受众喜好来看,其核心受众——4-14岁、小学及以下学历、学生中的集中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契合于少儿频道的定位(图2)。
不同级别少儿频道的观众结构差异不大,但地面频道的核心受众较上星频道更为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省台、城市台地面少儿频道节目资源配置上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从观众的集中度来看,中央级少儿频道和省级上星少儿频道对4-14岁、未受过正规教育观众吸引力更强,地面频道更受45-54岁观众的青睐。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少儿频道的全天时段收视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少年观众的特定收视习惯和专业少儿频道的节目编播特点。频道在午间和晚间形成两个非常明显的收视高峰,尤其对于频道的核心受众——4-14岁少年儿童观众来说双高峰更加明显:午高峰多数频道会编排较受少年儿童观众喜爱的动画片,高峰持续时间短但走势陡峭;晚高峰频道一般会编排动画片、青少专题和青少剧场等栏目,高峰相对延续时间较长且依托不同的栏目形成几次突起。除了午晚高峰以外,上午时段频道的收视也形成一定的上扬,许多频道在这一时段重播前日晚间的动画片或剧场,吸引了学龄前儿童的收视;晚间22:00后频道收视陡然下降,与少年儿童观众作息习惯也较为吻合(图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虽然部分未上学的少年儿童观众为频道平时的收视做出了贡献,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休息日才是收视更为集中的时期。无论对于4岁及以上所有观众还是对于4-14岁的重度观众,少儿频道在周一至周四的收视较为平稳,而在周五有一个较小的上升,周六日才是少儿频道真正集中大量收视的时期,4岁及以上所有观众在周末的收视率较平时增长25%以上,4-14岁的少年儿童观众在周末的收视率更是较平时增长40%左右(图4)。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全年不同月份少儿频道的收视趋势来看,寒暑假所在的1、2月份及7、8月份频道的收视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以放假期间少年儿童观众收看电视时间增多为基础,越来越多的专业少儿频道在寒暑假期间打破日常编排格局,针对青少年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需求进行假期编排提高收视。在寒暑假期间,少儿频道除了会大版块集中安排优秀的动画片、儿童电视剧外,还会策划一些专门针对学生观众假期生活的特别行动、竞赛活动和专题系列片,吸引核心受众的收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全年其他月份来看,开学后的9月份和4、5月份通常是少儿频道收视较低的月份(图5)。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自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号召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频道后,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的少儿电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级专业少儿频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节目制作水平上,都较之前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多数频道能形成清晰的频道定位,在节目编排上以青少节目为主打,吸引了青少年观众的收视关注。本文从中央级、省级上星、省级非上星和城市台专业少儿频道中各选取一例,对其受众结构、时段收视和节目构成进行简要的分析,以窥当前我国少儿频道之发展现状。
中央级少儿频道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省级上星少儿频道以北京卡酷动画卫星频道为例,省级、城市地面少儿频道则分别选取在本地竞争力较强的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少儿频道和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从4个少儿频道的受众结构来看,频道4-14岁的受众所占比重均在40%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水平的观众比重都在50%左右,形成了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体的核心受众群,基本实现了准确的受众定位(图6)。从各类受众对4个少儿频道的喜好来看,占频道主体的4-14岁观众、小学及以下学历观众、学生观众的集中度均在200%以上,其中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这几类受众的集中度要更高。
2 对于4个少儿频道的分析,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北京卡酷动画卫星频道基于149城市收视数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和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分别基于福州和武汉的收视数据。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于2003年12月28日,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针对未成年人的频道。目前频道在全天基本形成了以午间的《动漫世界》、《新闻袋袋裤》、《芝麻开门》,晚间的《动画乐翻天》、《动画梦工厂》、《银河剧场》和《动漫世界》为依托的几个收视高峰(图7)。午间12:00首播的《动漫世界》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之日起就推出的经典栏目,主要播放以"名著名篇"和"科普科幻"为内容的世界经典动画作品,曾播出过《托马斯和朋友们》、《海绵宝宝》、《小熊维尼与跳跳虎》、《狮子王》等经典动画片。晚间19:00首播的《动画梦工厂》以推介和播放国产精品动画片为主,打造国产动画品牌形象,播出了《美猴王》、《大耳朵图图》、《神厨小福贵》、《憨八龟的故事》等经典国产动画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构成中,青少类节目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播出比重,而青少节目中又以动画片为主,占据了青少节目一半以上的播出比重,此外播出较多的是青少专题类节目。从收视效果来看,青少类节目的收视比重更是高达71.8%,成为频道绝对的收视主力,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收视比重也超过播出比重成为利用较好的节目资源;青少节目中,动画类节目的收视比重高达60.9%,青少专题、青少表演等其他青少节目收视比重则低于播出比重,资源利用不充分(图8)。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北京卡酷动画卫星频道的前身是北京电视台动画频道,开播于2004年,是我国首个正式开播的专业动画频道,于2007年正式上星播出。目前,频道全天基本形成了以午间时段的《KAKU午喜欢》、晚间时段的《KAKU中国制造》和《KAKU酷片酷映》为支撑的三个收视高峰(图9)。傍晚18:00首播的动画栏目《KAKU中国制造》以播出国产动画片为主,曾播出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快乐东西》、《百变机兽》等精彩动画片,傍晚时段在观众尤其是4-14岁观众中为频道创造了一个不逊于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高峰。晚间20:00首播的动画片剧场《KAKU酷片酷映》则较好的衔接了傍晚时段的收视高峰,将晚间收视推向新高。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作为一个专业的动画频道,北京卡酷动画卫星频道播出的节目中青少节目所占比重超过57%,综艺、生活服务和专题类节目也有少量播出。在青少节目中,动画类节目的播出比重接近65%,青少专题的播出比重接近15%。从收视效果来看,青少节目共获得了超过65%的收视比重,其中动画节目更是深受观众喜爱,获得了超过80%的收视比重(图1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少儿频道,开播于2005年,作为以本地为主要传播市场的专业少儿频道,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从全天收视趋势来看,与少儿频道整体的午间和晚间双收视高峰所不同,福建少儿频道早间8:00左右的收视高峰较为抢眼,7:42开播的《BOBO乐乐园》是一档针对学龄前幼儿的日播电视节目,节目时长30分钟,内嵌由英国BBC制作的"天线宝宝"和本公司自制的幼儿节目,分别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地24个频道播出。午间时段频道的收视高峰则不是很明显,12:17首播的《东西动漫社》是主要依托。晚间时段,频道又以《卡通炫炫》、《宝葫芦动画剧场》和《欢乐剧场》等支撑起晚间收视高峰(图1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各类节目的播出比重来看,福建少儿频道青少类节目的播出比重略低,在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服务和电视剧类节目占据了相当的播出比重。但从收视效果来看,青少类节目的收视比重高达63.3%,成为观众收视时间最长的节目类型。在青少节目中,动画节目是绝对的主力,占青少节目播出总时长的三分之二,而获得的收视比重也超过七成(图12)。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于2005年,经过5年的发展,在本地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频道以晚间时段的动画片、《快乐冲击波》和《快乐剧场》为主要依托形成黄金时段收视高峰,上午时段的《动漫火车》、《欢乐剧场》和午间时段的《快乐冲击波》也成为日间时段的主要收视引领者(图13)。与少儿频道整体的收视走势所不同的是,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午间的收视高峰并不十分突出,收视主要集中于晚间时段。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所播出的节目中,青少节目占据了近一半的播出比重,其中动画类节目又占据了青少节目一半的播出比重,与我国少儿频道以动画为主打的节目播出格局较为相似。从收视效果来看,青少类节目共获得了超过七成的收视比重,其中动画节目的收视比重也超过六成,资源的利用都较为充分,专业青少节目尤其是动画节目还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空间(图14)。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不断扩大的青少年群体以及国家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相关政策,都为专业的少儿频道发展夯实了基础。而经过5-6年的发展,上至中央级、省级上星青少频道,下至省台、城市台青少频道,都相继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发展期,频道受众以4-14岁的少年儿童为主体,专业的青少节目尤其是动画类节目成为频道播出最多的节目资源。受众对专业青少节目的收视需求仍较为旺盛,青少节目尚有较广的发展空间,例如"专业化"程度仍可不断提高,频道的自办栏目整体弱势尚待改善,改变动画剧场中热播的动画片多台一面的情况,丰富频道的核心资源等等。有了发展的根基,频道才有突破自我的后劲,知晓发展的瓶颈,频道方能对症下药寻找突破。我国专业青少频道毕竟处于发展初期,愿其能在巩固现有专业优势的情况下,不断强化频道的个性,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