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说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1 。除了通过亲身走万里路的方式进行旅游外,电视媒体也提供了另一种不用出门在家也能看世界的可能。对于很多数人来说,旅游的体验正是从这些电视旅游类节目开始的。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103.htm
关于旅游类电视节目的经典记忆应该是开播于1990年4月21日的《正大综艺》,二十年前的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节目宣传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依旧耳熟能详。节目带着全国的观众漫游世界各地,并将旅游过程中的各种新鲜事以问题的方式提给嘉宾,"您猜对了吗?"也成为了《正大综艺》的经典台词。在电视节目类型还很贫乏的年代,这样的旅游与益智游戏结合的综艺节目成为许多观众周末的期待。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电视媒体行业的进步,观众接触到更多丰富多彩的节目,还有许多人已经有能力亲自到各地去体验世界的奇妙,节目的受众逐渐出现了流失,随着节目的收视下滑以及不断的改版,现在的《正大综艺》已经和当年风格不同,但早期的《正大综艺》依旧是许多人心中永远的回忆。
经过20年的变迁,现在的旅游类节目呈现出何种状态,我们从收视率的角度来观察现在的电视荧屏上还有那些旅游节目被观众所关注。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用数据均为CSM媒介研究35中心城市收视数据。
从2009年1-9月35中心城市的观众对于旅游类节目的收视来看,有以下几个特征:
2009年1-9月旅游类节目的人均收视总分钟数为53分钟,平均到每个月还不到6分钟,旅游类节目在观众整体收视中的比重还较低。而9个月人均总收视时间53分钟,只相当于平均每个观众一天收看的电视剧的时间。当然,旅游类节目的总体播出量也不高,9个月所有监播频道累计播出量也就在7500小时左右,只相当于电视剧3-4天的播出量。
从各频道组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省级卫视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为52%,中央级频道占据14.0%的份额,省级地面频道22%,市县级与其他频道占据12%的份额(图1)。而从单频道的份额上看,旅游卫视占据的份额达到43.5%,中央台三套为11.2%,其他频道都低于10%,其他进入前列的卫星频道包括云南卫视和中央台九套(表1)。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5中心城市观众在全天收看旅游类节目的主要时段为21:00-23:00时段。这两个小时所占比重分别为29.3%和12.1%,累计占据了观众全天收看旅游类节目的时间的41.4%(图2)。这样的收看时段选择与旅游卫视的旅游类节目集中安排在该时段有较大关系。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在旅游类节目的市场份额中,卫视频道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主要的播出频道为旅游卫视、CCTV3、CCTV9、云南卫视。四个卫星频道占据了旅游类节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累计达到63%左右。在35个中心城市中的19个占据超过80%以上的份额。从累计份额较低的城市来看,主要的城市多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及南方的主要省份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厦门、南京、杭州、福州等,当地频道旅游节目成为观众的主要收看选择。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更多旅游的机会,由于这类人群对于旅游更为关注,随着人群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本地频道制作更适合本地人群收看的旅游类节目的机会。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从35中心城市旅游类节目观众收视比重超过1%的节目来看,主要节目多为卫星频道播出,这在卫星频道占据旅游类节目超6成的收视份额上也可以得到印证。其中旅游卫视各节目在观众旅游节目收视量中排名前列。CCTV3、云南卫视、CCTV9也都凭借唯一一档节目入围。《旅行者》节目凭借在较多地面频道的播出也获得了较好的排名(表2、表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旅游卫视作为专业的旅游卫星频道,在旅游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对于爱好旅游的观众来说,旅游卫视的频道宣传语耳熟能详,包括"有多远,走多远"、"身未动,心已远"、"让我们一起走吧"、"让脚步从心出发"、"眼界改变世界,行走改变命运"。
旅游卫视以《有多远走多远》作为旅游类节目整个版块的总名称,其中包括在路上、行者、心旅程等多个子板块。这样的形式能够将该时段内播出的不同旅游节目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在这样的统一名称下可以植入更多不同内容的节目,既可以延伸观众的收视时间,又方便观众记忆并形成定期的"约会"(图4)。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旅游卫视的旅游类节目在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心出发,让心灵去旅行。虽然中国的居民目前大多数的旅游目的地仍然是知名的景点,但是旅游卫视这类从心出发的节目会引导着人们旅游层次的不断深入,并逐步形成这样一群旅游者,他们除了欣赏美丽风景之外,更关注旅游所带来的心灵享受。
旅游类节目在整体电视收视市场上属于相对小众的节目类型,其观众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年轻、中高学历、中高收入等人群往往是节目的目标受众,从旅游卫视的观众特征上看,其旅游类节目锁定的核心受众也符合人们的普遍认识,从各类别观众的市场份额对比上看,15-44岁中青年、高中以上学历、白领及学生、个人收入水平较高的观众的份额均高于频道的平均水平(图5)。
旅游卫视除了旅游类节目外,其他节目也都是围绕这类目标受众进行组织与编排,这也是其与其他旅游频道对受众经营的差异之处,其他旅游频道只占有频道播出时间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在新媒体等领域进行交叉覆盖,而旅游卫视则是将受众在不同时段进行拓展,延伸其核心受众在频道的停留时间。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世界各地》栏目开播于1977年,是中央电视台开办最早的栏目之一,也是市场上最早的旅游节目之一。目前主要在CCTV-3每周一19:05-19:25播出。2009年《世界各地》播出的主题内容多为趣闻天下,介绍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在CCTV3平台播出单期效果相比其他旅游节目较高,平均收视率在0.5%左右。在2009年3-6月份,播出的节目为挑战极限类节目,如雪原迷途、怒海覆舟、逃离荒岛等,从收视率角度观察,这一段时间的收视整体较前后都略低,这类选题对于目前大多数观众来说,关注度还略低于那些轻松的选题。从CCTV世界各地官网上的观众的留言来看,很多观众还是怀念早期的环游世界欣赏各地的风景和人文的选题。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TRAVELOGUE》旅游指南是CCTV9的自办栏目,也是国内一档全英文旅游节目,每周二、周三、周五、周六21:30-22:00播出。其在旅游类节目中的收视比重也达到2.8%。纯英文的旅游节目能够获得如此的收视表现也依赖于35-44岁、大学及以上学历、白领人群的关注(图7)。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除了以上卫星频道播出的旅游类节目在较多的地区有较好的收视外,大多频道播出的旅游节目多是在本地有较好表现。表4总结了35中心城市中除以上所列4卫星频道外,旅游节目收视占本地观众旅游节目收视时间10%以上的频道及其播出的节目。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 注:以上节目以现有CSM现有监播频道及监播名称及分类为基础,对于部分广义的旅游节目(包括与旅游相关的美食、专题节目等)由于不属于旅游分类未计入
在以上这些频道播出的旅游节目中,《旅行者》和《9+2旅游大放送》(各频道播出名称不完全相同,如《旅游天下》、《天下旅游》等)两节目通过不同的运作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了更广泛的收视效果。
《旅行者》节目在35城市中获得了累计3.3%的旅游节目份额,位居前列。在成都、上海、银川等城市也为当地地面频道贡献了不错的收视效果,占到本地旅游节目10%以上的份额。
《旅行者》节目是由创立于2000年的旅行者传媒制作发行的。在有监播的频道中,包括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四川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经济生活频道、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公共频道、青岛电视台都市频道、深圳电视台四套(娱乐频道)、湖南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等20多个频道播出该节目,通过地面频道的广泛发行覆盖,将节目内容传递到千家万户。
除了在电视媒体的播出,旅行者传媒还覆盖了广播、杂志、丛书、互联网、手机WAP、会员俱乐部等传媒资源,通过内容的深度挖掘与交叉覆盖,将专业、全面、新鲜、实用的旅游资讯、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提供给喜欢旅游节目的受众,这样一方面能扩大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多渠道的收入来源。
由于拥有多渠道的传播和收入来源,节目能够在节目制作上投入更丰富的资源,整合优秀的旅游编辑、作者、摄影师、知名作家、文史地理专家及电视摄制组亲临世界各旅游热点,与广大中国旅行者共同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资讯与见闻感悟,提供更权威、更专业、更实用的旅游资讯。节目制作品质的提升也能够为节目更好的广告营销提供了帮助。
除了《旅行者》这样的公司运作模式外,《9+2旅游大放送》是目前存在的地面频道旅游节目的另外一种运作模式。《9+2旅游大放送》是2006年1月由中国视协旅游电视委员会、广州电视台策划发起,联合"泛珠"地区各省市电视台加盟共同打造并播出的旅游节目。"9+2"即为"泛珠"地区的9省市加上港澳2个特别行政区。目前加盟电视台包括:广州台、重庆台、昆明台、桂林台、长沙台等,"泛珠"地区的加盟电视台通过形成了开放的互动平台,整合各家电视台的力量,构建一个跨地区的联播平台,针对"泛珠"各地的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实行无障碍的电视旅游传播通道。
节目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版块:精彩推介(旅游特辑):重点推介区域内各地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特色旅游资源及体验 旅游专线等。行家推介:邀请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或旅游业界行家专家,以出镜的形式,对外推介本地的最权威的旅游政策、旅游情报,旅游特色并从各地旅游文化、生态角度分析当地的旅游资源,最明确、直接宣传当地旅游目的地良好旅游大环境。旅游动态:区域内旅游市场、促销活动为焦点,及时传播相关资讯(食、住、行、游、购、娱),宣传当地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与条件,当地气候环境,交通指南等实用性强的服务咨讯。旅游地形象宣传片:一分钟的旅游形象宣传片,其内容主要包括 "9+2"区域内各地的旅游资源代表,是区域内各省市的形象的浓缩。 3
3: 节目内容介绍来自节目官方网站
在表4中列出的当地频道播出的突出旅游节目中,如贵阳电视台一套《天下旅游》、厦门电视台生活频道《旅游天下》等节目都是该联播平台的节目,在当地都有较强的影响力。
除了形成旅游电视联播网外,也扩展了网络等新媒体渠道,打造全新"网络+电视"跨媒体旅游传播平台,网络上的旅游视频还方便了旅游爱好者进行搜索并做出选择。
除了上述两节目在许多地区拥有不错的收视表现外,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有本地表现不错的当地频道制作的旅游节目。在北京台,就有一档老牌旅游节目《四海漫游》,在北京地区拥有广泛的观众,其在北京地区观众旅游类节目的收视时长比重达到46%。在深圳,深圳台五套播出的《天下行》节目也获得了43%的收视比重。在广州,除了南方卫视制作的《潮流假期》也获得18%的份额,香港电视台翡翠台与本港台播出的旅游类节目也获得了很不错的表现,比如《叹尽全世界》、《樱红醉了》、《豪游天下》等节目,从上文中4卫视在广州地区获得了市场份额不足20%也可以证实,广州地区旅游类节目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并没有表现特别突出的节目,每一档旅游节目都能获得其忠实观众的关注。
地面频道播出的旅游节目大多包含以下几类模式:
当然,在模式比较接近的情况下,对于节目细节的把握与差异化创新就显得尤为可贵且重要。比如介绍风景为主的节目,虽然有优美的风光景色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但是要让画面生动起来也离不开优美的文字,片中的介绍性台词应该让观众在只听到声音没有看到画面时也能被吸引,这些细节的把握对于许多节目来说还可以做的更好。再比如对于行走的模式,可以以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切入,有些节目就以亲子的形式出现,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的世界就更加丰富多彩。而对于资讯的节目,则需要节目制作者更细致的体会一个普通旅游者的感受,从他们真实的需求出发,介绍优质的旅游周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搭起旅游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桥梁。
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节目之上,还存在许多与旅游相关的节目,他们将其他元素与旅游相结合,比如人文、美食等,丰富了旅游节目的内容。这类广义的旅游节目,许多也有不错的收视表现。下面我们就以《走遍中国》、《蔡澜食尚》等节目为例看看他们的表现。
4: 由于分类不属于旅游类节目原因,《走遍中国》及《经济旅游全接触》两节目在上文中统计收视时间和计算市场份额时未将其计入旅游类节目中。
CCTV4的《走遍中国》(《走遍中国》节目分类中为专题类,非旅游类)将地理与人文进行结合的旅游类专题节目,每日20:00-20:30播出。通过人文说地理,通过地理说人文。节目走遍祖国各地,用镜头带领观众进入中国的地理空间,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将观众带进人文空间,揭秘历史,叙述故事,解密事件,介绍人物。观众看到的每一期节目,就像是与节目一起共同探索、发现一个新鲜城市的有趣的故事。节目的播出采用专辑的系列化播出形式,或者以某个地区为主题,如北京专辑;或者以某个特定的内容为出发点,如中国自然之谜系列。在各地区的关注点也多集中在当地旅游景点有关的故事,比如在三明市专题中,就包含以下几个主题:沙县小吃里的奥秘、奇特蓝宝石、岩穴里的秘密、漂浮的古堡、溶洞寻踪、连升十二级、沉重的金瓮等。观众对于一个地区的认识就会和这些故事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从节目的收视率看,节目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观众,在2009年各周走势比较稳定(图8)。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对于很多年轻的自助行的旅游者来说,在他们决定去某地旅游前,都会做很多的准备功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一些旅游类的网站上搜索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然后就是会看很多人的游记,尽可能搜集可信度较高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是也掺杂了很多虚假的信息,需要旅游者自己加以辨别。如果有整理好的关于某一旅游线路或者景区的实用信息在电视媒体这一观众熟悉的渠道播出,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样类有资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的旅游资讯类节目更多的只是将关注点集中在景点和路线的介绍上,而忽略了人们在旅行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吃、住、行、购、费用等方面的信息的提供。只要节目以一个普通自助行游客的角度出发。就能将该类节目做的更加丰满,更加实用。
互动类的旅游节目在2007年CCTV2推出的《为您服务-旅游风向标》就出现了。这是一档与观众真实互动的旅游节目,节目以"怎么玩,你做主"的新旅游概念进行制作。栏目提前公布将要拍摄的目的地,向观众征集线索,然后根据热线、网络提供的线索和问题制定拍摄方案,拍摄、制作并播出电视节目,观众提出的线索及问题也将成为节目中的一条明线,使之成为真正的包含观众意见的旅游节目,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实用的旅游方案。
2009年下半年,CCTV2频道还在周末将当时的内容重新精编以《经济旅游全接触》播出,节目中除了包含观众设计的线路外,还包含了按照设计的线路旅游的基本费用构成等信息,对于想按照类似路线旅游的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出行信息。
节目刚开始3个月,9月开始以后收视逐渐上升,但10月基本没有播出,11月再次播出时收视回落,之后又显示攀升趋势,观众对于节目的收视还处于逐渐积累的过程。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5: 《蔡澜时尚》节目分类为饮食类,非旅游类。
随着观众旅游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旅游的关注将不仅仅是风景,各地的美食等信息都是旅游爱好者的关注点。而行走各地并推荐美食的节目也应运而生。
2009年,年近7旬的香港才子蔡澜牵手深圳卫视,打造介绍全球美食的饮食文化节目《蔡澜食尚》,播出时间为深圳卫视周六10:35-11:10、周日11:00-11:40,每周六日上午各半小时。在该节目中,蔡澜牵手内地、香港的美女主持走访世界各地大小著名食肆,品尝名菜,呈现世界各地的极品美食。向观众热力推荐美食新主张。观众可在畅游世界风光的同时,遍尝各地美食。"才子美人、异国美景、极品美食"让旅游爱好者感受到旅游及美食带来的愉悦。
旅游卫视也有一档旅游与美食结合的节目,有多远走多远中的一个版块《品味世界》,也是由香港人Johnny带着观众与他一起感受国外的风景名胜和当地美食。
除了关注旅游过程中的美食,也有国外的旅游节目专门介绍各地具有特色的酒店。相信随着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提升,这类型的节目也将在未来伴随而生。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连续二三十年高速的成长,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衣食等基本需求后,对于旅游等精神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境内游每年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人们对于旅游类节目内容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快速成长,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跟随这些大城市的脚步,进入到对旅游类节目内容需求不断增长的行列,南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已经显现出些许态势,当地的电视媒体也已经逐步开拓这块市场。
虽然旅游类节目在未来仍可能不会像电视剧那样成为电视荧幕最主要的节目类型,但是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电视荧屏,也将继续给已经出行或者即将出行的人们更加丰富的内容,相信随着旅游节目市场空间的扩展和节目制作人员不断的精耕细作、创新开拓,旅游类节目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