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GDP与收视率
作者:郑维东

        GDP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收视率的热闹不过局限于电视行业。二者之所以还能相联系,是因为广告。广告源自企业营销投入,GDP是企业产出的全部。投入比例总是受制于产出规模,同时产出规模也受投入比例的撬动,所以分析起来不难找到广告与GDP之间某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中国广告市场的分析表明,GDP增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广告增长的基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内GDP增幅预期下调为8%,比2008年实际增幅少1个百分点,这加剧了业界对2009年广告增长的紧缩预期。

        但是另一方面,经济紧缩不能减少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反而有可能使收视率增加。今年春节除夕我国城乡电视观众全天人均收视时间(301分钟)比去年春节除夕当天(288分钟)多出13分钟,应该就是一个例证。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中男性观众这一天的收视时间比去年多出20分钟,而女性仅多出7分钟;农村观众多出23分钟,城市观众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2分钟。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受经济紧缩影响,大批农村外出务工男性人员春节期间纷纷返乡的事实。国外也有类似的观察结论认为,经济不景气将会增加人们看电视的比例。

        收视率很大程度上被电视广告界奉为广告预算制定、分配、交易和最终结算的金标准。如此推论,一方面广告增长放缓甚至紧缩,另一方面收视率水平增加,则市场机制调整的只能是收视点广告价格(CPRP)。假使2009年电视广告保持了与GDP同样的增幅即8%,而2009年整体收视率水平保持不变,如此市场平均的CPRP可以涨价8%。如果考虑收视率增加因素,尽管这个变化会体现于不同的市场结构,但市场平均的CPRP涨幅将低于8%。

        深入分析一下今年8%的GDP增长预期似乎与去年增长9%的内涵还有不同。从去年的物价通胀转为今年的通货紧缩趋势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部署,8%的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消费和进出口驱动退居其次,而广告市场更多与消费及进出口领域相关联。由此可见,2009年电视广告保持与GDP同步的8%的预期增长并不容易。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判断,和去年底各电视台广告招商宣传的口径不同,眼下业界对市场的分析显得更趋理性和现实。事实上经过2009年第一个月的开局,电视台应该多多少少都号了号市场的脉,并开始重新向下调整预期。

        对广告市场的预判变化正在向收视率市场传导。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基本上可以表述为CPRP与GRP(广告总收视点)的乘积。广告客户为了保证足够的传播效果,一般不会下调对GRP的量的要求;如此CPRP价格将成为2009年广告客户与电视台之间对抗的焦点。如果CPRP价格下调,则为维持同等规模的广告收入电视台必须增加广告收视点数。在广告播出时间受限的前提下,收视率大战又将无可避免。

        综上分析,GDP决定广告总量,收视率影响广告分配,二者共同建构了电视市场运营的一种机制。2009年广告总量增幅减缓或者结构调整,必将牵动基于收视率的电视广告分配关系重整。究竟去向如何,尚待更多观察。收视中国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