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视节目创新中的“淡季”,2016年第二季度电视节目创新市场回归常态,各级频道的节目创新节奏明显放缓。与前两年同期相比,常态新节目的创新量逐年下滑,似乎也在向市场释放出一种信号,高品质、大制作、强势品牌,为频道带来更长远的影响力,而数量并不是创新所追求的唯一标准。在地面频道的联合制播探索中,对于节目品质、品牌和影响力的打造也更上一层楼,这些都昭示着电视节目创新市场向着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以2016年第二季度71城市 市场中晚间播出的新节目 为分析对象,从播出、收视和创新特征等方面梳理分析,揭秘电视节目创新的第二季。
一、新节目播出概况
1、 电视节目创新量回落,常态新节目创新比重持续下降
2016年第二季度晚间时段,在71城市电视市场中,各级频道共播出新节目800余档,较第一季度明显回落,与2015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从不同类型新节目的数量分布来看,进入频道日常播出序列的常态新节目不足200档,占新节目总量的21%,较2015年同期下降了6个百分点,成为节目创新市场中名副其实的“淡季”。非常态新节目的创新比例达到79%,其中非节庆性的庆典/颁奖/晚会类新节目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以清明、五.一、六.一、端午、七.一等为主题的节庆假日类新节目也保持着较高的创新量(图1)。
2、上星频道常态新节目创新降温,省级地面频道常态节目创新量激增
在整体市场常态节目创新量低位徘徊的第二季度,各级频道的创新步伐有所不同。省级地面频道常态节目创新活跃,其数量占比在各级频道中遥遥领先,且数值远高于第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省级卫视、中央级频道和城市台常态新节目数量占比均较第一季度明显回落,而城市台第二季度非常态新节目数量占比则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图2),凸显出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不同级别电视媒体在节目创新的路径依赖上的差异和关注点的不同。
3、综艺、专题、青少节目创新集中,中央台及地面频道生活服务节目创新活跃
2016年第二季度,综艺、专题和青少类节目仍然是各级频道创新最为集中的三大类型,其中综艺节目在常态新节目和非常态新节目中的占比均超过三成,是电视节目创新最热点领域。综艺之外,专题和青少类节目也是近年来创新活跃的类型,且非常态节目创新量更大;生活服务类节目则在常态新节目中占据较高的份额(图3)。
第二季度电视市场回归常态,传统节庆期间播出量较大的非常态综艺类节目创新量回落,而日渐成为强势上星频道提升收视率和影响力之利器的常态综艺节目,则在各级频道创新活跃,尤其是省级卫视平台,第二季度常态综艺节目的创新比重高达62%,远高于第一季度的49%。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创新则更集中于中央台和地面频道,其中中央级频道常态生活服务节目的创新比重达三分之一,省、市地面频道常态新节目中也有超过四分之一为生活服务节目(表1)。
4、节目创新集中于21:00-22:00时段,省级卫视逾半数新节目开播于此时段
从各级频道常态新节目播出时段分布来看,21:00-22:00是常态新节目开播最为集中的时段,有近三成的常态新节目在这一时段开播。各级频道基于自身的节目资源配置、受众收视习惯等,在节目创新时段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央级频道常态新节目开播时间平均分布在18:00-21:00之间的三小时中;省级卫视近一半的常态新节目开播时间集中于21:00-22:00时段;省级地面频道27%的常态新节目开播于20:00-21:00时段,城市台25%的常态新节目开播于18:00-19:00时段(表2)。
二、常态新节目收视概况
1、 不同题材真人秀引领上星频道新节目收视,明星仍是高收视“法宝”
2016年第二季度,上星频道首播月平均收视率较高的常态新节目仍高度集中于综艺类,不同题材的真人秀成为引领收视风潮的坐标(表3)。在参与主体的选择上,尽管近两年主流媒体和广电主管部门多方引导,但作为高收视“法宝”的明星并未从荧屏淡去,全明星或星素结合成为强势频道节目创新的主流。具体来看,《花样男团》主推明星旅行纪实,《熟悉的味道》发掘明星美食情感,《我们的法则》立足明星实境生存,《跨界歌王》主推明星跨界演唱,《非凡搭档》以明星环球竞技为主要形式,《透鲜滴星期天》则定位为明星厨艺竞技。《我想和你唱》、《拜托拿稳》、《盖世英雄》以星素结合的形式从音乐互动、游戏互动和EDM音乐等维度开辟收视新空间。
2、 地面频道人文类节目热播,联合制播开辟收视新空间
近年来,随着上星频道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地面频道生存空间日显窘迫,但广大地面媒体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的努力从未停止,在节目的题材上不断向本土贴近,在节目制播上也更多地集结多方的力量,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2016年第二季度,人文类节目在地面频道热播,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六省合力打造的《多彩中国话》以方言知识竞答的形式,为地面媒体电视节目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在收视上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此外,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江西方言大会》主打文化传承方言留声,甄选方言爱好者、方言达人以及特点鲜明的外乡人挑战江西方言,取得了不俗的收视(表4)。
三、节目创新总体特点
1、 体育真人秀开启奥运模式,地面频道加入播出阵营
作为奥运年电视节目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体育类节目在2016年迎来了放量发展,尤其在上星频道层面,从年初的冰雪竞技到足球启蒙,再到形形色色的奥运冠军加盟的体育真人秀,播出收视市场一派繁荣(表5)。随着2016里约奥运会开幕的临近,电视市场中体育真人秀的推新速度明显加快,多档体育真人秀开启奥运模式。浙江卫视《来吧冠军》首创用多项体育竞技项目与综艺节目相结合的新概念,涵盖了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网球等11项大众运动;江苏卫视《非凡搭档》在全球12座体育名城展开一场以奥运为主题的“敢•爱”之旅;天津卫视《智勇双全》将文化益智与体育竞技相结合,在荧屏上掀起一股全民运动风潮。
在年初的冰雪类节目之外,随着奥运的逐步临近,地面频道也加大了体育节目创新力度(表6)。6月,江苏电视台体育休闲频道《叫板冠军》以“素人挑战世界冠军”为看点,吹响了地面频道体育节目创新的号角。这档节目之外,烟台电视台三套《全能少年》中也包含有花样体育争霸赛的环节。此外,湖北生活、陕西广播电视台体育休闲频道、新疆电视台十套联合播出了一档《新三味聊斋》,围绕2016年欧洲杯、美洲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展开讨论,成为体育题材节目的另一种探索尝试。
2、音乐类节目主体跨界搭配突围新方向,团体选秀深挖偶像背后产业链价值
音乐类节目一直是电视荧屏上历经起伏但经久不衰的一个类型。2016年自开年伊始,集成多种创新元素的音乐类节目陆续登场,在内容、元素的推陈出新之外,在创新理念上不断寻找新蓝海,通过素人、专业歌手、非专业歌手的巧妙搭配,寻找音乐节目突围的新方向。从变化脉络上看,之前《我是歌手》主打专业歌手和专业歌手的比拼,《中国好声音》是素人歌者和素人歌者之间的较量,2016年1月开播的《看见你的声音》和《谁是大歌神》,以及5月湖南卫视开播的《我想和你唱》都主推素人与专业歌手之间混合搭档。在此基础上,2016年5月北京卫视《跨界歌王》进一步将对阵的双方均锁定为非专业歌手,让他们突破固有边界,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此外,第二季度的节目中,江苏卫视《盖世英雄》突破传统音乐节目的创新范畴,首次专注于单一音乐类型:电音,“颠覆式”的改编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地面频道中,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快乐大歌神》主推全民综艺K歌,选手的表演时间与累积的公益基金相挂钩,在娱乐的同时不忘公益。
与中国当下繁荣的粉丝经济密切相关,2016年以来偶像团体选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不断推陈出新。第二季度,浙江卫视《蜜蜂少女队》采用了“养成真人秀”的模式,除了邀请吴奇隆和谢霆锋全程指导,还组织了音乐、舞台、造型、经纪等多位不同领域的幕后精英组成“大咖推蜜团”,再加上现代化的蜂巢训练基地和高收视的浙江卫视播出平台,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娱乐产业链,12期节目收视逐步攀升,在完结时达到完美的巅峰(图4)。继《蜜蜂少女队》之后,6月上海东方卫视《加油!美少女》开播。作为十余年前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加油系列”推出的新品,该节目更注重对于选手品德和奋斗精神的培养,也是电视媒体透过偶像团体背后的产业链价值重新吸引年轻观众的一种尝试。节目开播以来,收视走势平稳(图5)。
3、户外真人秀暑期前热力迸发,竞技、纪实成为主要创新方向
2016年开年以来,户外类节目一直保持不温不火发展态势,行至第二季度,随着天气的转暖以及暑期的即将到来,户外真人秀开始迸发出创新热力,在电视荧屏集中推出,6月上星频道共有4档户外真人秀开播(表7)。
观察这些户外真人秀的创新方向,可以发现,经过几年的放量发展和创新探索,当前户外真人秀的创新开始回归最初期的模式,纪实和竞技成为其创新最为集中的两个方向。上星频道六档纪实类户外真人秀,从旅行、生存、航海等角度展开,其中旅行类又囊括海外旅行、拍客旅行、旅行体验等主题,多维度拓展节目的发展空间。竞技类户外真人秀,则从环球竞技、益智竞技、城市品牌推介竞演等视角入手,在体力对决、智力比拼的同时,展现美好的户外风光。
4、情感元素融入节目创新,美食综艺营造阖家欢乐氛围
作为在电视荧屏上驰骋多年的一类节目,美食综艺在从上星到地面的各级频道中均是创新的热门类型。而在近年来对该类节目的创新挖掘中,美食不再是节目的唯一要点,将情感元素融入到节目主题、通过美食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美食营造阖家欢乐的温馨氛围等尝试为节目开辟更为多元的发展空间。
2016年第二季度,浙江卫视《熟悉的味道》打破美食节目的刻板套路,将美食、情感、悬念、综艺等融为一体,揭秘美食背后的情感故事;湖南卫视《透鲜滴星期天》吸收了真人秀的制作手法,对明星组合、游戏环节等做了精心的设计,逐渐成为周日晚间合家欢节目的首选。地面频道中,上海电视台星尚频道《疯狂的冰箱》邀请了多位中西餐以及甜品界的著名大厨作为嘉宾,节目中对各类大厨们爱用的食材以及调味品的介绍更是在播出后引发观众的追捧。这些节目围绕美食这一主题,以情感为出发点,引发不同年龄段受众的交流和反思,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情感的正能量,无疑为表面喧嚣的电视节目市场带来不一样的内涵和反思。
结语
作为从开年向暑期过渡的第二季度,电视节目创新市场稳中有变。在上星频道层面,份额竞争愈演愈烈,明星仍然是节目高收视的一大保障,音乐类节目尝试主体创新,体育真人秀蓄势待发,在上一季度略显沉寂的户外真人秀也在第二季度有所发展。而在地面频道层面,节目创新仍坚守贴近性原则,联合制播的人文类节目为其带来发展曙光。第二季度的收视市场竞争落下帷幕,暑期体育盛筵和综艺大战即将展开,各级频道能否抓住机遇在节目创新市场再造现象级?成为下一个季度有待我们解开的悬念。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