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视真人秀逐渐成为电视屏幕上最热的节目类型之一,节目数量呈井喷爆发之势,仅今年上半年卫视在播真人秀就接近了150档,节目内容选题也更趋广泛;同时2016年是体育大年,法国欧洲杯、里约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纷至沓来,加之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激发了全民的体育热情,诸多利好之下,体育真人秀节目迎来了制作高峰。本文基于2016年新播体育真人秀节目收视表现,探索体育真人秀发展现状、特点和前景。
一、体育真人秀发展概况
回溯体育真人秀发展历程,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召开,电视荧屏出现了以湖南卫视《奥运向前冲》、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等一批以游戏闯关为代表的体育真人秀雏形,但早期体育真人秀更加注重的是“赛”而非“秀”。
2013年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和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的播出标志着我国体育真人秀真正迈入了“秀”的阶段,体育真人秀的大幕随之拉开(表1),其后推出的节目包括2014年北京卫视《勇敢的心》和山东卫视《星球大战》以及2015年东方卫视的《报告教练》和深圳卫视《中韩梦之队》,各主流卫视纷纷试水体育真人秀节目,从形式、嘉宾、制作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获得了市场积极的反馈;2016年体育真人秀进一步发展,更多卫视参与、更多节目推出、更大牌的体育明星加入真人秀行列,据业内预测2016年体育真人秀节目将有20来档。
二、体育真人秀收视表现
在体育真人秀井喷的2016年,各级频道共播出多少档节目?卫视播出平台和地面播出平台的节目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下文就进一步对2016年新播的体育真人秀节目在不同平台的播出收视效果进行分析,分别观察他们的收视表现。
(一)卫视体育真人秀收视表现
卫视频道是真人秀播出的主要平台,也是节目创新的主力军,体育真人秀也不例外,梳理2016年新播的体育真人秀节目(表2):截至今年8月卫视共播出体育真人秀16档,其中浙江卫视播出3档,江苏卫视、天津卫视和黑龙江卫视均播出2档,播出量占所有体育真人秀节目的一半;从热播标签观察,冰雪类项目有4档,竞技类节目有7档,这两类播出量超过了总播出量的一半;从播出时期看,1月和8月的是新播体育真人秀较高的月份,新推体育真人秀节目占总量的一半;从新播体育真人秀数量来看,2016年是体育真人秀集中推出的一年,突破业内预测的20多档指日可待。
观察历年体育真人秀收视表现 (图1):体育真人秀节目收视差异较大,收视最高的《来吧冠军》达到1.4%,而有些节目收视低于0.1%;收视超过1%的体育真人秀共有5档,不到总播出量的三成,低于0.5%的有10档,占总播出量近六成;今年收视超过1%的有三档,分别是《来吧冠军》、《非凡搭档》和《我们战斗吧》,冰雪类体育真人秀节目收视普遍较低;2013年播出的两档跳水类体育真人秀收视较好,均超过了1%,2014体育真人秀收视相对不高,2015年《勇敢的心》收视较好,2016年体育真人秀收视参差不齐;从整体收视表现看,明星参与较多的体育真人秀节目收视要高于素人类体育真人秀节目。
2016年卫视新播体育真人秀节目收视差异较大,以收视率1%为线,对比其受众特征差异(图2):性别特征表现趋同,均表现为女性比男性观众更为青睐;分年龄段观察,体育真人秀节目的重度观众为35-54岁,但高收视体育真人秀节目更加受到25-34岁年轻观众的关注,而低收视节目则在4-14岁的低龄观众中更受欢迎;从学历水平看,高收视节目征服了大学以上观众的心,而低学历观众在低收视节目中集中度更为突出。
(二)地面体育真人秀收视表现
地面频道在2016年推出的体育真人秀节目中(表3):播出月份比较集中,1月播出较多,类型以冰雪项目为主,其次是5月和6月,以奥运运动为主题;从播出频道看,省级地面频道和市级频道相对均衡,覆盖地区较为广泛,既有一线中心城市台,也有二线地级城市台,纷纷试水体育真人秀节目;从收视表现看,地面频道体育真人秀节目收视相对不高,首播月收视能达到1%的基本没有,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当然也与地面频道对节目投入、明星选择、播出平台等相关因素不无关系。
以江苏体育休闲频道播出的《叫板冠军》为例,节目以“素人挑战世界冠军”为主题,通过普通人与冠军间的互动竞技,为观众带来乐趣和享受,节目形式与卫视播出的《来吧冠军》极为相似。从观众结构观察(图3),《叫板冠军》与卫视高收视体育真人秀节目目标基本一致:女性观众比重较大并且集中度更高,是收视的主力军;同样瞄准的是25-44岁的年轻观众,同时兼顾55-64岁的老年人群;在学历水平上,初中和大学以上学历观众是节目的主要人群。
三、体育真人秀发展特征
体育真人秀实际上秀的是体育元素,无论是体育项目还是体育明星。在真人秀集中爆发的当下,体育真人秀不仅要体育元素好,而且要“秀”好。历数体育真人秀节目,按照参与主体可以分为明星体育真人秀和素人体育真人秀,从目前播出的体育项目观察,明星体育真人秀节目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按照体育项目又可以划分为专项体育真人秀和综合体育真人秀,2016年收视较高的体育真人秀均为综合体育真人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探索,我们看到:
1、节目数量大幅增长,厚积薄发试水节目市场
通过季播真人秀节目查询系统,检索运动内容季播真人秀 历年播出情况(图4):2012年前运动类真人秀节目数量维持在个位数,2013年至2015年,节目数量有明显增长,2015年达到了17档,2016年节目数量大幅增长,仅上半年运动类季播真人秀就达到了14档,从侧面反映了体育真人秀逐渐成为节目市场的宠儿,节目创作数量呈现集中增长趋势。
2、节目亮点不断,体育明星纷纷触“电”
体育真人秀的元素主要包括体育项目和体育明星,节目创作也紧紧围绕这些体育元素,亮点不断。2013年的《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就抓住了拥有世界梦之队的跳水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其后《星球大战》、《星球者联盟》等都是围绕特色体育项目展开创作的。另外体育明星的加入为节目增添了更多亮点和期待,如《来吧冠军》是网坛一姐李娜的综艺首秀,而中国飞人刘翔则把他的第一次综艺之旅给了《极速前进》,体操冠军李小鹏、杨威,拳击冠军邹市明等也是综艺常客,跳水王子田亮等更是退役转型为娱乐明星的跨界明星,孙杨也在今年签约了娱乐公司,体育明星纷纷触“电”;不仅国内体育明星加盟体育真人秀节目中,国外顶级体育明星如科比、麦迪、梅西、贝克汉姆、巴乔等也被邀请作为节目嘉宾,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
3、节目收视缺憾,“现象级”节目难寻
收视是检验节目效果的重要量化标准,体育真人秀目前还没有“现象级”的节目,究其原因,一方面体育真人秀发展时间不长,相比综艺真人秀的成功模式可供借鉴的较少;另一方面与体育的竞技性和电视的娱乐性不统一密切相关。
我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相比国外个性张扬、富于表现、崇尚个人的性格不同,我国个人表现力要内敛很多;体育举国培养体系下,冠军体育明星的竞技本能深入骨髓,在真人秀节目中显得不善作秀,节目编导的娱乐性要求往往与体育明星的竞技本能融合不顺。同时,不少节目是为搭上奥运年顺风车而匆匆上马的,对体育的理解不深,没能挖掘出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只是将娱乐与体育简单地叠加。娱乐明星与体育明星的组队竞技成为目前体育真人秀的偏方,“体育+综艺”混搭虽有效果,但让体育和综艺明星形成所谓的“默契”,这种人为的“融合”,其实远不如选手的现场即兴反应更为吸引人。
4、试错空间小,节目制播尝试新形式
体育真人秀制作要求更高的专业性,在拍摄难度、技术难度上比一般的明星游戏真人秀要高,每个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专业设定,把体育拍好很不容易,这些对于节目制作是很大的考验。加之近年来,电视整体市场受到新媒体冲击,频道竞争更加激烈,试错空间进一步压缩,节目播出更加谨慎。为了分摊成本和效益最大化,湖北卫视、重庆卫视和黑龙江卫视同步播出体育真人秀《阳光艺体能》,卫视联播点亮播出市场新形式。同时2016是体育大年,不仅新播了大量体育真人秀节目,很多节目也搭上了奥运顺风车,在节目中加入了体育元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极速前进》第三季就邀请到“晶刚”夫妻和“翔”飞人参与节目。在体育真人秀节目播出时,季节性也有明显的体现,在年初冰雪类项目风行,暑期则水上竞技类给观众降温消暑。
在刚刚过去的8月,里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体育真人秀还在继续,在女排拼搏精神指引下,让电视从业者使出洪荒之力,解决好竞技和娱乐统一性,下一站现象级“中国好体育”还远吗?厚积才能薄发,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