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品牌服务方面目前有很多的维度,移动音频领域有一些新思维。首先要谈到客户投入广告的目的,即为什么要在音频投放广告?或者为什么要在电视投放广告?最终目的是想推动用户的行动,希望用户关注自己的品牌,对自己的品牌产生认同,继而去购买自己的品牌,这是投放广告的内生理由。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能够通过音频的优势,争取到广告主的青睐,让他认同音频可以帮他做到这方面的事情,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可以提升音频在广告市场的竞争力。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推动用户的这种行为呢?
先来看一下美国最大的音频品牌PODCAST的数据,95%的听众可以正确定义品牌的主营业务,就是用户听完以后能够完全明白这个品牌是干什么的;54%的用户愿意购买播客广告产品;30%的用户点击了品牌广告链接,而这个转化是图文广告不能想象的。对于传统广播电台来说,互动方式只有电话,这种方式导致用户收听和行为之间出现了断层,很难马上对接。而这一点在移动音频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依托手机,可以更快地和广告内容进行对接,从而形成新的方式。
由于移动音频的发展,使得节目形式从原来的电台流线型节目,从早到晚一直播放,变成了可选择性的播放,用户可以选择播放不同类型的内容。这就直接导致一个一个的节目被抓了出来,变成了一块一块的分类,有情感类、动漫类、故事类、亲子类、科技类等,通过这种分类,逐渐在这些内容下面形成了一个一个小的社群,这些社群是移动音频领域特别宝贵的财富,在内容和社群之外,移动音频的随时可用性让用户在收听的时候可以随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场景。这种情境下,一定的内容和一定的场景就开始变得可以链接起来,这是移动音频时代带来的两个特别大的特点,即社群和场景,而社群和场景对广告客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首先,社群。如何理解社群?这看起来是一个互联网的新词,但实际上是从每个人一出生就伴随我们一直存在的。一个人总是处在一个社群当中,而每个社群又有固有的规则和行为规范。举个例子,家庭,这是所有人最熟悉也是所有人黏度最高的,虽然之前很少有人从社群这个角度理解家庭,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社群的特点,比如家庭里面有固有的身份和规范,比如爱护子女、孝敬父母等等,这是家庭的行为规范。比如说父亲在教训儿子,儿子顶嘴,母亲就会说,你怎么能这么跟你爸爸说话,这就是什么在起作用,就是社群的行为规范在起作用,不需要一个品牌说你应该怎么说话,如果品牌生硬的这么做,接受度就会下降。而这个社群本身就规定,儿子不能对父亲这么说话,这就是社群规则的力量。社群有固定的身份和行为规则,这个规则如果成为商业消费的推力,起到推动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因此就应该开发那种适应社群行为规则的商业模式,来打动品牌客户。以与TCL合作的一个活动为例,TCL出了一款名为初见的手机,荔枝FM就按照播客社群的行为方式来给手机做匹配的广告推送,具体做法就是:在荔枝FM平台上设置一个"美好宛如初见"为主题的活动,让用户上传跟这个主题有关的节目,这对于感性用户比较多的平台,是很有触动的。这件事情从表面来看,只是一个基础的社群规则的商业活动,但是再往深层次来看,他实际上又打动了用户更深的心理需求,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社群潜规则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发现,有品牌接入的专题活动,比没有品牌接入的专题活动互动量更高一些,为什么这样?一般而言,一个品牌进来之后用户通常都会避而远之,这也是目前很多内容变现时面临的困境。但是如果是通过社群走这个方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每一个播客都有同样的心理,就是希望他在平台上播出的内容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这就需要扩展他的受众面和声量,而平台与品牌进行这种专题活动的时候,平台一定会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推广,这就会比一般的活动得到更大的曝光量,播客也会更愿意和这样的品牌活动进行合作,这也是平台通过两层的社群规则所做出来的专题互动的价值所在。而这种方式其实也得到了很多品牌的认可,包括肯德基,百盛等,甚至还包括一些汽车品牌。
通过这一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善于发现和利用社群规则,强化品牌推动力是移动音频可以做到的事情。
第二,场景。这是目前非常热的一个词,场景电商、场景互联等等,基本上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喜欢说这个。那么目前所说的这些场景,对于移动音频做品牌推广能起到哪些作用?还是以家庭为例,这次从场景的角度来理解家庭,一个人在家里的行为方式和在外面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场景对用户的行为形成的一个推力。再举另外一个例子,一瓶可乐,在小卖部卖2.5元,在夜店可以卖到25元,消费者会觉得这都很正常,但如果这瓶可乐在小卖部要卖到25元的时候,消费者就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究其原因,这就是不同场景对消费者的行为有降低和提高门槛的作用。作为移动音频平台也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场景,从而提升品牌推力,而不仅仅限于由于曝光量和收听量所带来的刺激。涉及到这方面,移动音频目前主要涉及两种类型的产品,一个是线上产品,即在APP端操作的用户场景,另外一个是线下场景,就是用户收听的场景。
1、线上场景
线上场景指的是,在节目播放页这个场景里,评论会以弹幕的形式出现,主播和听众之间会进行一些互动。如果要做品牌服务,就会在这个页面做一个弹幕品牌,品牌广告可以作为一个弹幕的形式出现,这就意味着和用户采用了一样的行为模式,在这个页面上共同进行呈现,会让这个品牌所得到的认同感和互动性比一般的放一个小广告进去要好的多。除了内容,还可以进行视觉定制,使之在弹幕中体现出来,这都属于线上的场景互动。通过这一场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启示是,善于发现和利用社群规则,可以强化品牌推动力(图1)。
图1 线上场景模式
由此想到传统电台,在互动方面是否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的方式。因为以前主要是靠拨打热线电话互动,而在目前互动方式非常多的情况下,拨打热线电话这个门槛就显得非常高,所以是不是能有一种更便捷的方式来实现互动?以车载为例,是否可以通过车载物联的系统进行回复,实时上传,进行互动,把传统电台的内容和车载进行绑定,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户和内容的互动。通过类似这样的互动方式,传统电台就可以抓住上述提到的社群和场景,对提升广告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线下场景
线下场景主要是指收听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场景进行收听,而每一个场景一定有他固有的行为规则。如果把这个规则把握好的话,品牌的进入就会变得特别舒服。以一个面膜广告为例,扫描面膜上面的二维码后,就可以进入一个10-15分钟的节目进行收听。敷面膜后人最好躺下来,此时并不适合看书,也不适合看视频,人会很无聊是这一场景的特点。而这种节目正是捕捉这个场景,适应这一场景的规则而设计的,一个10-15分钟的节目和面膜贴合的非常好。节目听完了,受众知道面膜的时间也到了。因此这个内容明明是广告,但是听了以后,整体的效果非常得体,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线下场景的互动。类似这样的场景其实很多,抓住这样的场景,抓住场景的规则,就是移动音频目前正在发力的地方(图2)。
图2 面膜O2O场景体验强化
实际上,场景和社群是有关联性的。场景有其固有的行为规则,而遵循这一规则的人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社群,反之,社群在遵循规则的时候,也可能把使用规则的地方变成一个场景。比如家庭,就是一个家人社群,办公室就是同事社群,社群和场景存在互相影响的特点。
这就得到了第二个启示,即品牌要善于找到和发现场景,进而参与社群孵化,从而获得强大的社群影响力。
社群创造场景,场景孵化社群,这是移动音频领域特别重要,或者说特别有竞争力的一块,原因在于声音相比于图文和视频,具有更强的情感传导,他创造的黏度比图文和视频更强,相对而言,进入的成本也会更低一些。虽然受众听内容比看视频和图文相对更少,但是受众和内容发出者的关系,则比图文和视频更紧密,这是移动音频有自信做社群和场景特别重要的因素。同时,社群规则和场景规则都会成为用户的行动推力,也会成为音频推动品牌向自身进行广告投放的行为动力。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