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媒体融合环境下政风行风类节目的创新特点
作者: 马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普通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及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都有了更高层面的要求。体现在广播和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上,政风行风类节目应需而起,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畅通了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搭建了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促进政府转职能、转作风的重要平台。各级传统媒体都开办了形式多样的政风行风类节目,这些节目尽管运作方法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且始终坚守:就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联系政府与群众的公共话语平台。
   不过,由于节目运营时间较长,加之媒体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政风行风类节目都遇到了发展瓶颈,例如节目的内容难有突破,问政内容隔靴搔痒,被问政的部门疲于应付;再比如市民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倾向于个体问题,缺乏普遍性;从节目自身来看,政风行风类节目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感,使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等等 。在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成熟的政风行风热线类广播电视节目,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主动出击并寻找新的载体和视角,将自身节目资源优势和媒介优势壮大?本文将列举近年来优秀的政风行风类广播电视节目,以期对这一类型节目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运营实践进行探索,提出建议。
   一、发挥传统媒体权威优势,日播形式提升问政效率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依然能保持着自身的地位,除了多年发展起来的庞大的体量外,其权威性优势是其他媒体所不可比拟的。过去传统媒体被定位成是政府的喉舌,时至今日它演变成为集信息载体、舆论机关、公共论坛于一身。民众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传统媒体的发声具有权威的影响力,且这一影响力随着社会舆论的复杂多变而变得越来越清晰。政府要想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利用这一平台搭建起沟通民众的桥梁。
   于政风行风类节目从业人员来说,务必要始终保持以严谨的态度处理群众的反馈和疑问,以维护传统媒体的权威发声。具体来讲首先要认真核查事实:节目采编人员要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在做到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后,按照"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的要求调查核实听众所反映的问题,并尽早将核查结果公布播出。除此之外,传统媒体也肩负着向民众阐明政策法规的重要职责:相当多民众反映的问题都是关系自身权益的政策法规问题。对此,节目人员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个行业的嘉宾认真做好节目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有关政策、法规、条例进行正确阐释的准备,使节目能令人信服地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类问题。"用事实说话"、"用政策服人",使节目的舆论引导功能得以强化,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节目自身的权威形象。
   1、盐城电视台二套《聚焦政风》
   盐城电视台二套《聚焦政风》是由盐城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盐城广播电视台、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整合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全媒体资源,共同搭建的一个政风热线平台。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强势媒体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互动融合,扩大政风行风节目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利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老百姓面对面参与,更好地形成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合力,提升政风行风监督效果;通过督促群众反映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从而推进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和纠风治乱长效机制进一步形成。
   节目组面对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将相关政策在节目中加以宣传介绍;并且,节目经常邀请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直接到节目中解答民众疑问,如水利局、粮食局、司法局、农委等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此外,针对提出的问题,节目开设了"回音壁",由职能部门直接解答,进一步拉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节目每周日傍晚18:35-18:50时段播出,从收视走势上可以明显看出,节目形成了晚间时段的第一个收视高峰。除此之外,《聚焦政风》还在每周一晚间21:20-21:35重播,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图1)。
  

图1 2017年1-7月盐城电视台二套晚间收视走势(16:00-24:00)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除了权威性之外,时效性对于传统媒体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广播媒体。广播大都采用直播的方式,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的时效性最强,可以通过音频第一时间将相关问题进行直播、反馈,跳过了电视媒体相对繁琐的采编、排版等过程,从而抢占了先机。利用这一优势,听众可以对时下发生的最新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广播,缩小直播空间,相对缓解参与嘉宾的紧张感,对于听众提出的问题,可以具体问题落实具体领导回答,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提问与回应的准确性和效率。
   利用广播媒体自身的便捷快速的优势,加之政风行风类节目自身对于时效性的诉求,许多广播类政风行风节目采用了日播的编播方式,这样针对突发事件、新政策实施等等能够及时跟踪,回复市民咨询。只有及时有效地沟通,市民才更愿意参与倾听,节目的影响力才会进一步扩大。日播类型的相关节目如:济南新闻广播FM106.6的《政务监督热线》、山东广播新闻频道FM99.1的《阳光政务热线》、上海新闻广播FM93.4的《市民政务通-直通990》以及江苏新闻综合广播AM702的《政风热线》节目等等。
   2、济南新闻广播FM106.6《政务监督热线》
   由济南市纪委、济南市监察局、济南市广播电视台主办、济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承办的《政务监督热线》节目2003年7月11日开播至今已有十多年,是一档在当地拥有众多忠实听众群的品牌栏目。每天08:00-08:40播出,目前上线单位有180多家,基本实现了所有县、市、区直部门、服务窗口、以及县市区内与民生相关的热点部门的全覆盖。节目聚焦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监督部门、单位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做了大量和有成效的工作。节目充分发挥广播快速便捷、参与性强的优势,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空谈成绩、不回避问题,将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融为一体,为改进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工作、解决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成为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武器。经过十多年的运行,《政务监督热线》已经成为反映全市政风行风状况的晴雨表,在为群众提供"成本低、效率高、方便直接"的解决问题平台、化解群众的不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转变政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纠正和防范不正之风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该频率全天收听走势上可以明显看出节目在早间时段播出对于早高峰的延续性(图2)。
  

图2 2017年1-7月济南新闻广播FM106.6全天收听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勇于直面群众热点问题,多角度利用既有平台优势
   政风行风类节目之所以能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其"接地气"的特性密不可分。所谓"接地气"指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首先要在节目风格上贴近群众,创造"平等"交流的情境,使群众愿意通过平台讲真话、诉真情。政风行风节目的主持人往往是记者型主持人,他们不仅能做到俯下身去倾听群众的心声,还能通过其敏锐的视角、独特的观点和极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帮助群众与嘉宾进行沟通,创造出群众和嘉宾"平等"交流的情境。政风行风节目在政府跟群众之间搭建起的是一座平等交流的桥梁,主持人作为这座桥梁的"中转站"一定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完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既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又要协助相关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 。
   其次要时刻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加强解决群众诉求的执行力。听取群众的诉求、解决群众的困难、采纳群众的意见,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增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单位的上台频率,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安排多次上线,推动问题的解决,提高群众的关注度。
   1、深圳电视台一套(都市频道)《廉正直击》
   《廉正直击》是由深圳市纪委、市监察局和深圳广电集团联合主办的一档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电视专题栏目,节目紧扣"廉正"两字,以"阳光政府守望者"为理念,在展现深圳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以舆论监督为主,以民生类题材为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受到市民的追捧与喜爱,成为深圳市反腐倡廉备受关注的一个媒体品牌。
   百姓生活无小事,节目直击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据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深圳宝安区部分桥梁未建档,少量危桥亟待维修,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问题;空气污染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问题等等,帮助居民发现问题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找到解决方案。
   节目在深圳本地拥有广泛的收视人群,每周日傍晚18:00播出,分期收视大都超过1%,份额普遍高于10%,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图3)。
  

图3 2017年1-8月深圳电视台一套(都市频道)《廉正直击》收视率(%)及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苏州新闻综合频率FM91.1《政风行风热线》
   《政风行风热线》是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广播新闻综合频率与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打造的架设政府与百姓沟通桥梁的热线品牌栏目。节目以提倡政务公开、对政风行风监督建设、解决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宗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1:00在FM91.1苏州新闻广播播出,主要以诉求接听,现场督办、意见征集为主,结合优质的电视、报纸、网络平台资源,征求民意,解决诉求,解答咨询,解读政策,通过FM91.1新闻广播的直播现场为群众搭建更好的反映社情民意的平台。
   节目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跟踪,果断出击:住房问题是百姓关注的所有民生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从房价、保障房、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无一不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针对这类型问题,《政风行风热线》频繁关注,例如节目在收到听众反馈的关于"黟县宏村古民居附近违建住房问题"、"老旧小区每月补助问题"、"关于歙县雄村镇危房改造问题"等等,立即反馈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所有问题在一个月左右得到了妥善的回复。
   利用节目传播广泛的优势,《政风行风热线》还推出了联动节目《民生热线》。周一至周四上午10:00-11:00播出《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周一至周五下午16:00-17:00播出《民生热线》节目联动,从多维度强化平台品牌。对比《政风行风热线》与《民生热线》在不同年龄听众群中的集中度,《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对于55岁及以上年龄层听众的吸引力十分明显,而它的衍生联动节目《民生热线》则更受35-54岁中青年听众青睐(图4)。
  

图4 2017年1-7月苏州新闻综合《政风行风热线》、《民生热线》不同年龄段听众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坚持"走基层、听民声",时刻清楚明白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要办好政风行风类节目必须走出去。由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存在信息不完整、材料短缺等问题,如果不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往往会出现各级职能单位和群众各执一词的情况,无法辨清真相,也容易使问题片面化。作为节目的制作人员,务必要成为一个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坚持实地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要加大对群众诉求的追踪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媒体特性,安排专人对重要诉求事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定期确定需要重点追踪的群众诉求,通报部分群众诉求的解决情况并共同分析追踪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商讨出解决的方法。
   3、河南公共频道《百姓信访》
   信访题材一直是媒体的"雷区",其敏感性也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河南省信访局联合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推出的一档电视信访节目《百姓信访》,以纪实的手法将那些老大难的问题一一"晒"给观众。节目主要展现信访人员的各种诉求;展现信访局面对的各类难题,比如多年累积难解的信访难题,闹访难题等等,令信访局"挠头"的事情。在讲述信访人员的诉求以及信访之路的同时,节目组还派出由百姓调解员、律师或专家组成的信访调解团队,联合当地信访局工作人员,一起推动直至信访事项得以解决。如此一来,既能让观众看到政府为解决信访难题千方百计、协调处理的过程,也能促使信访人员的问题得以解决。
   除了《百姓信访》,河南公共频道针对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出了一系列节目,如通过对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深刻关注,以及对老百姓"情感生活"中所产生矛盾纠纷的深入调解节目《百姓调解》、《百姓关注》;聚焦百姓生活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的打假类节目《百姓315》等等。这一系列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形成了独特定位的品牌栏目带,在郑州市以及河南省范围内,都取得了不俗的口碑与收视成绩。
   针对节目的收视人群,从不同职业类型观众构成和集中度数据中可以看出,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集中度最高,对于节目的喜爱程度最为明显(图5)。
  

图5 2017年1-7月河南公共频道《百姓信访》不同职业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创新永葆节目活力,融合促进互利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近年来政风行风节目在形式、内容、社会功能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在形式上,突破了主持人中心制的藩篱,通过由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台直播,与群众直接对话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了一条与政府部门方便、快捷沟通的渠道,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在内容上,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展开讨论,大胆干预社会生活,在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生活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节目功能上,不局限于对问题的反映与呼吁,形成了由政府部门、听众、媒体、政府纠风办四方组成的工作机制,把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实现了媒体功能的突破。在监督模式上,打破了单一的舆论监督模式,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政监督为核心,三种监督形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了复合监督的模式 。可以说,在节目创新方面,政风行风类节目走在了不断革新的前列。
   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节目需要不断地融合、运用全媒体的力量来拓展自己的发声。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公信力以及多方互动等方面虽然具有独特优势,但其覆盖面毕竟有限,因此,还要积极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优势,优化节目传播效果。
   1、温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反腐纵横》
   温州综合频道《反腐纵横》由温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温州市监察局、温视新闻综合频道联合主办,节目通过大量的热点追踪、案例解析,让观众在故事性叙述、互动性联系的报道中见证城市倡廉进程。
   节目联合温州新闻广播、温州市纪委、监察局联合举办"清廉温州——《行风热线》、《反腐纵横》走基层"活动,直接奔赴各区县,市领导联合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直接面对市民提问,帮助市民解决问题;此外,推出"清廉温州"网上平台,除了节目视频,新闻热点信息外,还开辟了"纪律审查"、"监督曝光"、"网上举报"、"信息公开",第一时间发布监察信息,接受群众举报,形成了一套运行有序的城市廉政监察网。
   节目在温州地区的各个年龄层都拥有一定规模的观众群,从该节目在温州地区各个年龄段观众集中度数据中可以看出,节目不仅仅受到了55岁及以上老年观众的喜爱,35到54岁的中青年观众群也对节目青睐有加;除此之外,干部及公务人员对节目的喜爱程度也十分明显(图6)。
  

图6 2017年1-8月温州新闻综合频道《反腐纵横》不同年龄及职业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成都人民广播电台FM99.8《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
   《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的前身《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由成都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成都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成都传媒集团主办,市纠风办、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承办。每周二、周四上午10:00-11:00播出。节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以促进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为宗旨,以听民声、集民智、解民难为基本功能,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对话、服务民生、听取民意、改善作风。采取市纠风办组织与协调督办,市级各部门(行业)到电台直播间值守,网络平台互动参与的形式,与市民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接听热线电话,接受网民留言,公开政务,解答政策,受理群众投诉,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节目在成都电视台主档新闻和成都主流报纸开设了专栏,上线前公示、上线中联动、上线后督办,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版面,全面扩大问政效应,提升节目知名度 。此外,还通过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成都广播网同步视频、图文字直播,让更多的网络受众关注、了解直播节目的内容。在节目的"可视"方面,除了视频直播节目访谈过程,还尝试对记者调查、暗访、记者连线等内容也采用电视新闻的制作手法,做到有声音、有图像。让广播问政节目通过网络"可视",打破了广播不能看的局限,成为扩大节目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融合也增加了市民参与的互动性。《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设置了热线电话、短信平台、门户网站专栏、官方微博等四种参与方式。每场直播节目中,网友可以通过网络留言,或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主持人通过随时刷屏,及时在节目中传达网友观点,请上线嘉宾在线回复,增加网友的参与度。目前,《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在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的专栏,平均每期节目的点击率近10万人次。
   今年的8月1日起,《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升级为《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更加直面民情民意表达,更加聚焦廉政勤政监督。收听效果反馈,这一期节目确实达到了6月以来收听效果的最高值(图7)。
  

图7 2017年1-8月1日升级前后《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市场份额(%)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
   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是市纪委、市监察局和西安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市政府纠风办、西安新闻广播共同制作播出的舆论监督直播访谈节目。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力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问政联动效力,加快媒体融合步伐,西安广播电视台将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在新闻综合频道进行电视直播,同时实现长安号、榴花直播、无限西安APP的同步直播。通过创新节目形态,将电视节目的贴近性,广播问政的监督时效性和权威性有机结合,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声屏互动,提高节目的可听性、可看性、参与互动性。从《党风政风热线》在电视播出的收视效果来看,高学历层次观众占比最高,且更喜欢收看这档节目(图8)。
  

图8 2017年1-7月西安新闻综合频道《党风政风热线》不同学历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结语
   政风行风类节目搭建起一座"平台",通过热线电话,受众、主持人以及政府部门负责人之间实现了即时互动、同步交流。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保障了群众舆论的充分表达,而且改变了受众与节目之间传统的"主客"关系。作为节目的制作者,面对相对复杂的媒体环境,坚守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感,努力处理好每一条群众的诉求,敢于直面社会热点,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独有优势,并且积极运用借助新媒体浪潮,就一定能够在融合环境下节目的节目竞争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