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研究洞察

2018,躁起来吧!
作者:徐立军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CSM,向各位读者,向各位广电行业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事业进步,万事遂意!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中国电视也迎来第一个甲子,CSM也携手中国电视走过了二十年的春华秋实。在这二十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近9倍,超过德国、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而CSM的视听率调查,也伴随着中国广电行业的进步,跨越了西方发达国家八十多年的调查技术演进历程,也创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视听调查网络。
 
   回顾过去四十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制度的创新与技术的破壁促成了诸多重大变革。而在传媒市场,人类的主观需求与技术的客观影响则成为推动媒介进化的两大原生动力,传统广电也在二者的互动与融合中彰显出与生俱来的禀赋及价值优势。当我们把广播电视放进几百年的现代媒介进化图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广播电视是迄今为止最没有门槛、最让人轻松接受的媒介,无须认字,无须输入。电视则又是唯一的"家庭公用"媒介,具备打透圈层、聚合全民的特殊能量,也是真正大众化的媒介,从而也成为最有效的广告载体。
 
   当下,我们最大的悲剧并不是遭遇了什么毁灭性的打击和替代性的颠覆,而在于我们对自身潜力的不自知。
 
   2018,我们进入新时代。人类需求引导媒介技术向人性化的方向演变,而反过来媒介技术的发展又以其自有的逻辑不断重构人类的需求本身,进而改变媒介的演变方向。新时代必将迎来新广电。
 
   新时代的新广电必将是"线上"的、"智能"的。在线化的电视,让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收看成为一种"特例",时移收视将越来越"日常化";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伴随"特性则助力移动互联网广播通过场景的设计与重构,深入受众生活的每一个情境。智能电视将爆发式增长,观众回归客厅大屏,并为以家庭场景为核心的"客厅经济"复苏带来契机;智能化与音频广播结合,则能够诞生更多的可能,传统广播的瞬时性被颠覆,定制化的自主组合收听模式成为可能。
 
   新时代的新广电必将是"用户化"的、"数据化"的。传统广电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和文化积累,已经与受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而其传统优势内容的价值变现,更需要准确定位受众需求从而直达用户。在融媒体时代,通过内容产品化、营销数据化、观众用户化,打造集忠实用户培养、跨媒体整合营销、用户数据驱动于一体的互动平台,是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关键,亦是延展扩容传媒产业的新起点。
 
   新时代的新广电必将是"开放"的、"共生"的。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当媒体融合既是党的政治任务又是自身生存必须的背景下,广电只靠自己单打天下、独控传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学会与上下游合作,我们应该适应和习惯与别人商量着办事儿的日子。广播电视节目不再仅仅为电视机、收音机而生产,电视机和收音机也不再仅仅传播广播电视节目。只有开放,才能共生,才能让广播电视跨越单纯的视听服务,实现与各个垂直产业的对接,实现教育、游戏、医疗、购物、社交等多方合作多方共赢的"全场景"应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媒介进化生生不息,新时代的新广电则有无限可能。
 
   时不我待,CSM愿与广电同仁一道再出发!
 
   时不我待,2018,躁起来吧!

您的需求将被转发到CSM的邮箱

  • 我是CSM的客户
  • 姓名:
  • 公司:
  • 职务:
  • 领域:
  • 所在城市:
  • 电子信箱:
  • 手机:
  • 需求信息:
  • 预计项目额度(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