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和通俗新颖的传播内容,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广播电台节目种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而广播电台文艺节目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融合了娱乐性、知识性和欣赏性于一体,为受众传播着文化娱乐信息。文艺节目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广播媒体的收听率,还关系到百姓的文化生活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等方面。因此,广播电台文艺节目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依据CSM媒介研究2017年全国31城市 四波收听率调查数据,对文艺类频率2017年的收听状况进行简要回顾。
一、文艺类频率市场竞争表现
1、 文艺类频率市场份额位居第五
从各类专业频率所占市场份额对比来看,新闻综合类、交通类、音乐类频率三大频率仍然保持强势竞争优势,以较大幅度领先市场,相比其他类别频率竞争力显著,交通类频率份额提升明显,成为竞争力最强频率,新闻综合类频率份额有所下滑位列第二;文艺类广播频率份额相比去年有所下滑,低于都市生活类频率排在第五名(图1)。
图1 2016-2017年广播收听市场各类专业频率市场份额(%)对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 文艺类频率在家中收听市场竞争力更强
2017年文艺类频率的整体竞争力在所有专业类频率中排名第五,各个场所竞争力前三名的位置都被交通、新闻和音乐三大强势频率占据;从分类别表现来看,在家中文艺类频率竞争表现更强,超过都市生活类频率排在第四的位置(表1)。
表1 2017年各类频率在不同收听场所所占市场份额(%)对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文艺类频率全天市场份额走势较为平稳,与都市生活类频率竞争激烈
各类频率在全天不同时段的竞争表现各有不同,新闻、交通和音乐类频率全天大多时段的竞争力都领先于其他类别频率,新闻综合类频率早间出行高峰前和午间时段竞争力最强,其他多数时段也有较强竞争水平;交通类频率在早间和晚间出行时段表现强势,上午和下午时段也有稳定收听表现;音乐类频率则午间和下午时段表现优异,晚间和后晚间时段竞争力尤为强势。相比之下,文艺类频率市场份额全天走势比较平稳,全天多数时段与都市生活类频率竞争较为激烈,上午9:00-11:00时段,晚间20:00以后时段竞争表现强力超越都市生活类频率(图2)。
图2 2017年各类频率全天市场份额(%)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二、文艺类频率整体收听概况
1、听众日均规模逐年提升,车载市场提升显著
近三年来,文艺类频率日均听众规模呈现逐年提升趋势,整体听众日均到达规模由2015年的5.6%,提升到2017年的6.6%,三年之间整体提升了1个百分点。从不同场所听众规模的变化来看,收听主要场所家中听众量最大,2017年日均听众到达规模为4.7%,相比去年略有下滑,其他各个场所都有较明显提升,其中车载市场提升最为明显,日均听众到达规模为1.8%,相比2016年提升一倍多(图3)。
图3 2015-2017年文艺类频率在不同场所的听众到达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 2、工作日人均收听时长高于周末
从2017年31城市文艺类频率所有场所不同周天人均收听时长对比来看,不同周天收听量整体差异不大,周二受到部分广播台常规设备检修影响,人均收听量有所下滑,人均收听时长在5分钟左右,周五和周六相对其他周天收听更低,分别为5.3和5.1分钟。其他周天基本稳定在5.4分钟左右。文艺类频率工作日整体人均收听时长为5.3分钟,比周末高0.1分钟(图4)。
图4 2017年文艺类频率不同周天人均收听时长(分钟)对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工作日早高峰早于周末,周末收听峰值较工作日突出
2017年文艺类频率工作日与周末全天收听走势大致相似,全天有多个收听高峰出现,收听最高峰值均出现在早间时段。工作日中全天收听最高峰出现在早间8:30-11:00时段,全天收听率最高峰值为0.84%,下午和晚间时段也均有收听小高峰。相比工作日,周末早间时段收听表现低于工作日,收听峰值达到0.93%,下午和晚间高峰时段整体低于工作日(图5)。
图5 2017年文艺类频率工作日与周末收听率(%)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三、文艺类频率受众特征
1、 中老年、中低学历、中低收入听众收听热衷度更为明显
从听众构成来看,2017年,文艺类频率听众性别构成比例差异不大,整体年龄结构与听众构成比例成正比,初高中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为主要收听人群,月收入在2001-4000元的听众占主体。从听众集中度来看,45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学历、月收入在1-3000元的听众对文艺类频率更为喜爱和热衷,其中55岁及以上和月收入在1-2000元的听众人群收听喜好最为明显(图6)。
图6 2017年文艺类频率听众构成(%)及集中度(%)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 不同收听场所重度收听人群各有差异
从各类听众在不同场所收听文艺类频率的热衷程度对比来看,在性别方面,男性在车载市场收听的热衷度更高,而女性更喜好在家中收听;在年龄层面上,在家收听热衷度与听众年龄基本成正比,45岁及以上人群在家收听喜好尤为突出,25-54岁人群在车上收听喜好更为明显;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以下学历者在家中收听偏好更为突出,学历越高车上收听喜好特征越突出;在个人月收入方面,中低收入者在家集中度更高,收入越高车上收听喜好越为明显,4001元及以上月收入者车上收听喜好最为突出(图7)。
图7 2017年文艺类频率不同场所听众集中度(%)对比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 高龄目标听众收听表现更好
从文艺类频率不同目标听众人群收听率表现来看,男女收听表现大致相当,女性听众收听表现略优于男性;听众收听率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收听表现越好,65岁及以上群体收听表现最为突出;初中及以下学历听众收听表现较为优异;月收入在1-3000元的听众收听率相对更高;退休及无业人群收听表现最为明显,学生相对最低(表2)。
表2 2017年文艺类频率在不同目标人群中的收听率(%)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四、文艺类频率在不同地区的收听表现
1、 北方地区城市收听表现较为突出
从不同地区文艺类频率人均收听时长来看,2017年该类频率在全国31城市平均人均收听时长为5.3分钟,不同城市人均收听水平存在较大差异。31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的文艺类频率收听量在平均值以上,北方地区文艺类频率收听表现尤为突出,收听量排名靠前的地区多为北方城市。哈尔滨地区的文艺类频率收听时间最长,人均收听27分钟,天津其次排名第二,人均收听22.4分钟;沈阳地区排名第9,人均收听时长6.1分钟。济南、北京、合肥、太原、成都等城市的文艺类频率的收听表现也均高于平均水平(图8)。
图8 2017年文艺类频率在不同城市的人均收听时长(分钟)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 省级文艺类频率收听表现更为突出
2017年不同城市收听表现各不相同,整体来说省级文艺类频率表现优于市级,多数地区收听表现较好的文艺类频率中省级频率占比居多。在多数城市收听竞争中,文艺类频率大多并不占优,但其中也有一些频率表现强劲,在当地市场中有较强竞争表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FM87.6/CFM93.8)、黑龙江老年少儿广播(FM97龙广爱家频道)FM97、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文艺频率FM98.4、济南故事广播FM104.3、江西故事广播FM96.9、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广播AM567/FM92.1、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AM1098/FM104.6、新疆人民广播电台FM107.4维吾尔语交通文艺广播和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广播维语FM104.6等频率分别在当地竞争表现强劲,其市场份额都进入当地频率的前五名,可与当地其他频率一争高下;其中北京文艺广播表现较为突出,在北京地区以14.4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在当地市场表现强劲。在长春、成都、沈阳、太原、郑州等地均也有文艺类频率份额排名冲进前十,在当地也有相对较强竞争优势(表3)。
表3 2017年文艺类频率在不同城市的市场份额(%)排名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五、典型文艺类节目分析
1、《我们出发吧》
播出频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FM87.6/CFM93.8)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7:30-9:00
节目类型:生活服务资讯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FM87.6/CFM93.8)创建于1994年,覆盖北京市全部城区和郊区市县,以及周边部分省市,是北京广播台八个专业系列频率之一。作为北京最具广泛影响力与传播力的强势媒体之一,该频率具有广泛的听众群和较高的听众忠实度,频率综合实力位居北京广播市场前列。其早间强势节目《我们出发吧》在都市人出行的高峰时间,以明快诙谐的方式,传送及时有用、丰富有趣、健康有益的信息,包括生活服务、演艺、影视、展览、图书、体育等。强调内容的时效性、贴近性、服务性、趣味性。同时设置接地气、好参与的话题,与听众进行实时交流以加强节目的粘性。
《我们出发吧》每天在7:30-9:00时段播出,主持人以风趣活泼的语言播报和点评新鲜资讯并在重点资讯中适当加入热点解读和点评,吸引了早间收听市场的大量听众驻足聆听,撑起早间收听市场(图9)。
图9 2017年北京地区主要频率全天收听率(%)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2、《三味书屋》
播出频率:黑龙江高校广播FM99.3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14:00-16:00
节目类型:故事类
黑龙江高校广播FM99.3成立于2008年10月26日,是全国首家也是当前唯一一家高校广播,频率覆盖哈尔滨地区,各档节目贴近大学生,小说评书轮番播出,深受学生群体喜爱,在午后时段拉起收听高峰,在同时段收听市场中有较强竞争力(图10)。
图10 2017年黑龙江高校广播FM99.3哈尔滨地区全天收听率(%)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3、《海阳现场秀》
播出频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九套节目文艺之声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17:00-18:30
节目类型:综艺脱口秀
《海阳现场秀》2011年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上线,是目前国内广播节目罕见的一档新闻娱乐脱口秀栏目,是中国第一个获得"金话筒"奖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海阳善于在节目中融入声音表演和逗乐的模仿,比如模仿北京话、港台腔、上海话、河南话、各种人物角色的语言等,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简洁有趣的侃谈,而非简单直接的充当意见领袖型。节目本着草根精神加上雅痞情怀,以端正的三观加上对热点事件的专业解读深受听友喜爱。节目联合多个app平台播出,联合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与粉丝互动,不但增强了受众的稳定性和收听粘性,同时也保持了听众良好的收听及互动习惯。
从2017年节目分月市场份额走势来看,节目整体呈现稳中有升趋势,2017年初1月节目平均份额在4%左右,到第四季度平均份额已经在6%以上。节目播出以来在老听众继续驻足的情况下,不断有新听众加入其中,使得节目的影响力更大、更广,市场竞争力更强(图11)。
图11 2017年《海阳现场秀》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及收听率(%)分月走势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结语
纵观2017年广播收听市场,文艺类频率仍以其节目内容多样性和生活娱乐性吸引着大批听众,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已普及人们生活的今天,虽然广播媒体已经丧失了一定的优势,但其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并将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新常态下不断进步,给受众带来更完美的听觉享受。相信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传统广播文艺节目经过脱胎换骨,一定会焕发出无限活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3 CSM Media Research 京ICP备05047992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133号 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隐私保护